2017年9月15日下午,作为“德国8”项目系列展览之一,“摄影的语言—杜塞尔多夫学院”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德国波恩艺术文化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总主办,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本次展览主要呈现以杜塞尔多夫学派为代表的德国当代摄影艺术,是德国当代摄影作品首次在国内系统性的展出。
开幕式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主持,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民生银行办公室主任兼民生美术机构管委会主任陈国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李文华、德国波恩艺术文化基金会主席斯迈林、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太庙美术馆馆长岳洁琼、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元典美术馆馆长谷燕、西门子公司艺术总监弗鲁贺特、参展艺术家代表卡塔琳娜·西维尔丁、安德里亚斯 •穆埃,艺术家王川、缪晓春、王庆松,批评家杨小彦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摄影的语言—杜塞尔多夫学院”展览一共展出了7位当代德国摄影家的53件作品,这些摄影家大部分都是杜塞尔多夫学派的代表。展览以德国摄影师贝歇夫妇 (Bernd und Hilla Becher)为核心,呈现了这对著名艺术伉俪自20世纪70年代推出一系列有关工业建筑的摄影作品。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媒介的摄影在范式上的转向,而作为杜塞尔多夫学派的领军人物,贝歇夫妇的黑白摄影,以严谨的角度构图和高度的风格化,保持着一种客观的“自制”。在德国社会快速发展变革下,这对摄影师夫妇敏锐的察觉到时代的变迁,他们选择大量注定会在“进步”名义下逐渐消失的物象作为拍摄对象,如工业化时代的大工厂、油箱、水塔等。在展示时,同一类型的建筑摄影通常为六幅、九幅或十五幅成组陈列。
整个20世纪60年代,贝歇学院几乎被看作是德国摄影的代名词,贝恩德和西拉· 贝歇夫妇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下一代摄影人。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安德里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坎迪达·霍弗(Candida Höfer)、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托马斯·施特鲁斯(Thomas Struth)等人均曾在贝恩德·贝歇门下修习摄影,本次展览也呈现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展厅中,我们可看到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超大尺寸的摄影作品。以2011年的《曼谷》系列为启始,古斯基开始采用数字合成技术参与创作,成为其标志性特点,并对摄影图像作为纪实文献的有效性提出质疑;2003年创作的《巴黎,法国共产党》和2007年的《神冈探测器》,都采用了宏大空间与微小物品的对比,尤其是后者,在巨大空间下可隐约辨别出角落下微小的技术人员身影,这被认为是一个关于现代科学之美及其潜在危险的隐喻。
受过严格杜塞尔多夫学派训练的摄影家坎迪达·霍弗选择以世界各地极具代表性的室内公共场所未做对象,她镜头下往往为博物馆、剧院、图书馆等室内场景,庄严的视觉冲击力和宁静的变现力是其作品最明显的特征;本次展出托马斯·鲁夫的作品分为肖像系列和星空系列,前者以面无表情的大尺寸肖像跳出纪实摄影的领域,后者则是让观者感受到宛如抽象画的动态意味;托马斯·施特鲁斯的《天堂》系列取材于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日本与德国的森林,巨幅的尺寸,展现了一方未受破坏的原始森林。
除此以外,擅长以实验性方式拓展摄影表达方法的卡特里娜·西弗丁(Katharina Sieverding)和擅长拍摄戏剧式照片的后起之秀安德里亚斯·穆埃(Andreas Mühe)也有优秀作品参加展出。卡特里娜·西弗丁的摄影充满了节奏性的图像序列和戏剧化的交错光影,安德里亚斯·穆埃的作品也极具个人风格,其作品构图和人物景色进过戏剧化的安排,对氛围、人物个性和当代历史的审视从视觉上得到了夸张的处理,作品打破了权力和田园诗的效应,根据感染性。
摄影艺术是有关观看的艺术,它始终关乎观看对象的选择,观看方式的变革。战后的德国摄影艺术家们将作为主体的人的形象和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作为其最重要的对象,在摄影的语言、方法、美学和风格上都做出激烈的变革,营造出一个高度现代性的视觉世界,极大拓宽和加深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观看,创造了新的摄影样式和审美趣味,推动了摄影在介质运用和技术水平在本体层面的发展,也对摄影的社会功能和本质属性界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于民生美术馆展出的“摄影的语言—杜塞尔多夫学院”展,可以被认为是对德国当代摄影艺术50多年来学术脉络的一次经典展示。
展览持续至10月22日。
文/林佳斌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