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德国8丨战后德国艺术的全景展示:“德国8”大展全面开展

时间: 2017.9.18

2017年9月17日下午,“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大型展览总开幕式在北京太庙隆重举办,意味着这场预热已久的艺术文化盛宴全面开幕。这是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也是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德国艺术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由范迪安与瓦尔特·斯迈林担任总策划,艺术项目对战后的德国艺术进行全景展示,观众可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红砖美术馆、元典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近距离观看不同主题的德国艺术,七场展览以及一场学术论坛形成有效的互联互动,共同呈现德国战后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呈现的德国艺术品质。

展览总开幕式在古老的皇家殿堂太庙举行。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德国联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德国驻中国大使柯慕贤,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郑浩,中国教育部体卫艺术司副司长万丽君,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徐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中央美院教授、著名艺术家詹建俊、钟涵,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德国8”总策展人瓦尔特•斯迈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岳洁琼、李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元典美术馆馆长谷燕,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刚,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中央美术学院干部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德国的参展艺术家、社会各界代表等。“德国8”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主持展览开幕式。

德国联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尔为展览开幕致辞,他表示展览能在中国紫禁城的太庙开幕体现出开放的文化姿态,虽然中德两国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但两国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入,两年前在德国举办的“中国8”全面展示中国艺术,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极大关注与喜爱,相信作为“中国8”项目的回访,“德国8”也将受到喜爱,并促进中德文化、关系伸展到更深的领域。当今世界应当反对壁垒,不仅要加强经济交流,更要加强文化来往,在理解分歧的基础上平等交流,艺术是一面镜子,能反映时代、文化的特征,同时视觉艺术也有效降低文化交流的门槛,相信“德国8”不仅是两国友好合作的标志,也将成为两国继续开展对话与合作的动力。

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中国8”展览在德国展出的盛况,并提到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全方位开展,形成了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今天开幕的“德国8”又是一个成功典范,为中国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了解德国文化艺术及其发展历程的宝贵机会。雒树刚部长还提到文化交流是近年来中德关系新的亮点,为庆祝2017年中德建交45周年,双方都举办了一系列庆祝建交文化活动。今年5月,刘延东副总理与加布里尔副总理在北京正式启动了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这个机制的成立体现了中德两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信心与决心。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文化是心灵交流的桥梁,中德有着深厚、悠久的文化传统,希望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信念,共同促进文化交流互建。

“德国8”项目的各馆展览是彼此独立的艺术呈现,同时又构成一个关于“德国艺术”的整体。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德国8”总策展人瓦尔特•斯迈林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各个展览的主题,共同总结二战后70年德国艺术发生的事情,展览见证艺术所带来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提到展览在这个充满历史的空间启动是一个了不起的瞬间,是历史、现实、未来在此相遇,人们通过艺术共同见证。德国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来说是重要的,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提到展览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要向中国比较全景的介绍二战以来德国艺术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很多特色可称之为当代艺术中的德国性,也就是德国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特征;二是通过这样的展览建立起中德艺术界研究专家学者们更加宽广的平台,使这个平台能够面向未来增进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

太庙艺术馆也是“德国8”展览项目“记忆的痕迹—德国当代绘画杰作”的展示场馆。展览汇集了德国当代艺术史上一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的力作,包括乔治·巴塞利兹经典的“倒置绘画”,新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格哈德·里希特主旨丰富、风格多样的系列绘画,安塞姆·基弗渗透着对历史及文化的反省与思考的大型绘画与装置艺术作品,观念艺术先锋约瑟夫·博伊斯的纸上作品,新莱比锡画派的领军人物尼奥·劳赫写实风格的图像寓言,马库斯·吕佩尔茨风格鲜明的系列油画和大型木雕作品,昆特·福尔格使用多种材料创作的综合性摄影作品,A.R.彭克兼容多个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视觉创造,西格玛·波尔克充满社会关切和深刻哲思“图像文本”,昆特·约克强调突破边界的装置绘画。这些艺术家分属1960年以来德国几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他们通过各自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延续了欧洲长久以来的绘画传统,掀起艺术史上“绘画的回归”的讨论;另一方面,他们立足本土、关注历史和当下的社会现实,将对时代的关切融入到对绘画和艺术语言的革新探索,以兼容并蓄的风格拓宽了当代艺术发展的维度。

德国文化有着理性的哲学思辨,二战后在美国主导的艺术秩序中,在文化废墟中立足深厚传统,探索出具有“德国性”的从当代到现代的进程路径与方式。“德国8”艺术项目作为一个全景展示,是一种观照与思考,更是中德艺术之间的深度交流,这对这个开放多元的图像时代的艺术发展也有着某种维度的启发。展览在北京的七大美术馆同时展出,其中太庙艺术馆“记忆的痕迹—德国当代绘画杰作”持续至10月20日。

文/张文志
图/任劭坤、范功庆、刘佳、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