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办公楼大使宴会厅就特朗普即将访华接受媒体采访。而崔天凯大使的背后,是一巨幅中国画作品——《灵山秀水·梦江南》,这便是中国画家刘云于2008年受外交部邀请创作的21米大型中国画。
11月2日,“灵山秀水”刘云中国画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省画院承办,湖南逸点艺术机构全程策划,展出刘云近年来创作的60多幅青绿山水中国画作品以及部分文献、视频资料,立体呈现了刘云数十年来在艺术创作上的探索历程。
开幕式上,国务院参事忽培元、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欧阳斌;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夏义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解放军艺术研究院美术系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何家英;著名画家龙瑞、李宝林、田黎明、卢禹舜、袁武等嘉宾悉数出席。
刘云作为湖湘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南省画院院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作品展并有获奖并有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其中,2008年受外交部邀请创作21米大型中国画《灵山秀水·梦江南》永久陈列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办公楼大使宴会厅;2012年受外交部邀请创作大幅中国画作品《潇湘春晖图》永久陈列中国驻冰岛大使馆;2016年外交部收藏中国画《夕阳无语山更静》并陈列于驻香港特派员公署。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首先致辞,他表示,刘云的创作立足于乡土大地,内涵和形式上都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在范院长看来,刘云的创作实践很好地把握了“弘扬传统”与“时代创新”这个主题,也紧紧抓住“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山水画创作的方法论,“刘云先生追求的是如何用中国画语言表现时代的文化精神,如何将自然山水的客观形貌转换为山水艺术的精神内涵。”
在本次展出的《清风掠过塞罕坝》、《九嶷胜状·舜源峰下》等新作就完美的体现了刘云在创作上的精神本质。刘云的创作对象多为家乡风景,山、湖、树、风、月……背景是江南故园的氤氲水汽。对于刘云,是生命摇篮,也是艺术母题。刘云谈到,作为一名画家,画家乡湖南的丘陵山水,画江南的烟云雾岚,风水树月,也是画心中的桃源梦境,每次拿起画笔,沉潜入境、身心入静,在灵山秀水间作精神的漫游,就是从现实家园走向心灵家园的精神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刘云早期从事油画创作并获得广泛认可。本次展览也呈现了刘云早期的油画代表作的文献资料——如《月魂》、《半个月亮》、《红菱船》等,以及一个短片影像,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刘云早年在油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
这批油画文献资料与展厅中展出的中国画作品互相呼应,从中可看出刘云从油画到中国画完美转型的过程与成果。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先生认为,刘云从油画转入中国山水画不过十年,却在不断进取中保持了两大特点:“一个是动人以情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遐想”——这体现其在创作中自觉地承载了时代巨变而精神漂泊赋予山水画的使命,从画动人的乡愁开始,升华自己的感受,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筑造闪耀记忆之光与宁静致远的精神家园;第二个特点是刘云创作中持续坚持了“在跨界与归位中拓展艺术语汇”,薛永年先生指出,“他先是跨越了西与中、油画与国画、又跨越了设色与水墨、北派与南派。而每一次跨越,他都把艺术表现力的拓展落实在中国江南乡梦山水画的归位中。”
刘云一直秉持着的艺术美学与信仰,在他近年来的中国画创作中得到了延续和升华。走进展厅,我们将看到刘云从油画向中国画成功转型的创作脉络,看到他以高度的文化意识、深度的学术思考和优秀的艺术禀赋综合建树的一方崭新的艺术境界,看到刘云内心深处寄予了思念与深情的“灵山秀水”。
据悉,展览将持续展至11月12日。
图文/林佳斌
(作品图为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