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精选近现代名家大师作品207件展出,其中齐白石32件、傅抱石19件,叶浅予23件,李可染12件,徐悲鸿7件,林风眠8件,庞熏琹7件,吴作人42件,吴冠中38件,再加上从晚清赵之谦、何绍基肇始,到民国初年海派的任伯年、吴昌硕诸家19件。据悉,展览中多件作品系首次走出地下藏品库与公众见面。
古往今来,总有人发问“美”是什么,人们给出的美的定义也各有千秋。而此次展览“美在新时代”并没有对美的定义进行探讨,而是用展览的形式开宗明义地呈现一批体现了各个时代美的作品,也将一套有着自身历史发展脉络的作品在新时代呈现出来,对百年来由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再到社会主义美术的发展演变脉络进行梳理。
清末民初,以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诸为代表的海派画家在上海聚集,一扫明清以来画坛的摹古沿袭风气,为当时中国画坛提供了新的审美观念与创作方法,为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美术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革。1918年,留学日本的吕澂给陈独秀的通信在新青年杂志上以“美术革命”为题发表,陈独秀回复吕澂时同样以“美术革命”为标题发表在同一期的《新青年》上。陈独秀将问题的焦点放在了中国画上,将矛头直指“四王”,几乎同时康有为也喊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自此,有关“中国画衰败”“中国画变革”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争论不休。围绕这一问题,近代以来,一批美术大家用自己的绘画实践为中国画的发展问题给出了答案。展览以海派作品为出发点,用6个展厅呈现了自海派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画家留学欧美,为中国画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开启了一扇大门,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及近代西方美术的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相融合,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中国画的新路子,使传统的中国画焕发了新的生机。徐悲鸿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性。此次展出的徐悲鸿作品《奔马》(1944年),用饱含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一匹正在奔跑的马生动的呈现在观者面前。而另外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继承并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样是用国画技法来画家禽,与徐悲鸿的写实技法不一样的是,齐白石的作品《公鸡》(1935年)弱化了对于形体结构的交代,而是用墨的浓淡来表现画面两只幼鸡在公鸡爪间逗留的场景。
从时间线索来看,这些成画年代跨度逾百年的作品,题材从传统花鸟山水画逐步过渡到表现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平涂风格的蔬果、以及实景写生的山水绘画等。尤其是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的一批画家,纷纷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火热的生活,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都在表现农民、祖国的新河山。如叶浅予的《民族大团结》(1953年),傅抱石的《黄河清》(1960年)等等,他们的画中出现的高压电线架、民族大团结、祖国的大好河山等都是对新时代风貌的表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这批大师的作品不仅是为所处时代所创作,也是为未来时代所创作。他们提供的图像范式以及在中国美术的发展上做出的努力是当代画家应该学习和发扬的。这些中国美术的大师和精英无不底蕴深厚,并由深层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激发出弘道精神,无论在国画、油画中都体现出正大、至刚、至中、至正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中国人亲近自然,赞美自然,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百年以来,民族艺术是如何跨越世纪、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激荡中顽强奋进以及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价值观念的变革,思潮的碰撞,生命理想的涌动和由此释放出的美术创造活力在此次展览得到了全面呈现。
据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介绍,这批作品大多是艺术家、艺术家家属捐赠而来。美术馆2号展厅展出的“老舍、胡絜青藏画”,从二人家属捐赠的作品中遴选出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陈师曾等名家作品19件展出,仅仅这批捐赠就以突出的时代特性和卓越的艺术水平,展现了中国20世纪以来多样的艺术面貌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沿革与流变。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将捐赠和馆藏作品拿出来,是对美术家本人的回报,也是对人民、对党的回报。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这些经典铸造了历史的辉煌,闪耀着时代的光芒,给我们在新时代创作美术予以启迪。展览将展出至11月26日。
文、图/杨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