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行进之力——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传承谱系”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协办,聚焦广州美院前后七代15位水彩创作者的代表作品100余件,梳理广州美院水彩画六十多年的发展脉络,以此透视一个画种在大半个世纪的繁荣与飞跃。从一代美术先驱李铁夫到处于成长期的年轻水彩艺术家,展览也呈现出一个学府对于水彩创作的改革与创新。本次展览由美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策划,美术批评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杨小彦担任学术主持。
水彩画是最早与中国文化现实产生联系的画种之一,1793年,马戛尔尼率使团觐见乾隆,随团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就以水彩描绘了众多中国的风俗、人文、风景,透过这种艺术形式,西方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国。后来水彩画从岭南开始在中国传播,成为影响中国近代美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乔治·钱纳利在岭南的水彩画创作就影响了外销画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从中国自身内部来看,第一个走出国门学习油画和水彩画的是李铁夫,而他学成归国后一直在岭南创作、活动,更是直接影响到广州美术学院的水彩画形态。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次展览从时空概念上回到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起点,并以此出发在广州美院的创作、教学视野中勾勒出一段中国水彩画的线性历史。
虽然水彩画在中国已经发展已逾百年,但长期以来在学院教学格局中处于基础教学训练的地位,成为油画训练和色彩感知训练的手段,作为艺术的美学主体性处于缺失状态。正如展览策展人殷双喜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所言,本次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不仅是广州美院教学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水彩画届的一件大事,因为水彩画在过去被认为是“小画种”,展览聚焦广州美院水彩画专业的悠久历史以及代代相传,且成为一个大家辈出的特色性画种,发展出独立的美学价值。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林蓝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广州美院七代水彩艺术家的创作特色,并逐渐形成一个学院学科的独特风格,而展览就旨在整理、研究这种传承思想和艺术积淀。
展览作为“传承谱系”的研究,以时间为线索,结合艺术家代表作品,形成整体的历史叙事,也勾勒出七代水彩画家的艺术特色。李铁夫是中国水彩画的先驱,是这一谱系的第一代,其作品存世较少,难得一见,而此次展出的《四川峨嵋》在水彩中透着浓郁的文人山水气息,《瓶花》则彰显出色彩的强力表现。第二代水彩画家王肇民将水彩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成为20世纪中国水彩画的典范和代表,其人体创作,形象饱满而敦实,以方为骨,以圆为肉,松紧有致,人物为空气所包围,突出了形体的结构和固有色,具有油画般的坚实和浑厚,改变了人们对水彩画的传统认知。胡钜湛、陈秀莪是建国后培养出来的艺术家,是广美水彩画谱系第三代,陈秀莪的水彩画花卉、风景、人物兼擅,色彩并不艳丽,但浑然一体,形体在空间中并不突出,而是与空间背景融为一体,作品的整体性非常突出,表现为形色一体,水色相融。而胡巨湛的水彩更注重大场景的氛围表达。更重要的是,他们培育了大量的水彩后继者,使这一谱系传承有序。吴正斌属于广美水彩画谱系中的第四代,他基本功严谨扎实,在描绘对象时有所取舍,既不拘泥于表面细节,又不失对象原有的质感,成功地化水彩本来的轻盈为浑厚,为水彩走向新的可能性提供了独特的契机。谱系第五代水彩画家是现在的创作中坚力量,如广州美院教育学院的学术领头人龙虎、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还有突出人物内在精神状态的写意精神的李燕翔,在创作中注重人生反思的杨培江,他们大胆创新,有力地推进了水彩的发展。陈朝生、许以冠、陈海宁、刘凯,为广州美院水彩谱系的第六代,他们就追求目标看,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陈东锐和李进健则属于水彩画第七代,无论就审美趣味还是风格语言上都有着新生一代的不同,也昭示这水彩画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览在中国美术馆2、6号厅展出,呈现出清晰的艺术脉络,也正如策展人殷双喜教授所描绘的:从早期李铁夫引入西方油画和水彩画的启蒙实践,经王肇民一代画家对造型语言规律的研究,中青辈画家对水彩画语言特色的探索,近年来青年画家对水彩画格局的拓展。广州美院水彩画已经以其坚实的基础,多样化的形式探索,对现实生活的持续关注,对艺术家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入开掘,构建了岭南水彩画的绚丽天地。
展览持续至12月10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