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居常德,观天下:从“常德画墙”看中国当代壁画的复兴之机

时间: 2017.12.7

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的壁画复兴之路。这批壁画创作一改过去现实主义绘画的主流面貌,融入西方艺术的精髓与东方民族艺术的传统,从语言风格到形式构成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划时代的意义。一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典壁画创作还在持续不断涌现。然而20多年后的今天,壁画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复杂的境地,壁画界出现“找墙难”、“一墙难寻”的局面。不仅如此,在首都机场以及一些大饭店等制作的一大批经典壁画作品,由于建筑空间的修整早已被毁。壁画的经典作品不复存在且难有经典再现的机会。可以说,此时的中国壁画界是消沉的。壁画专业老师数年来不见一幅壁画作品,学生毕业后也开始改行其他画种。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孙韬教授及多位壁画界前辈看来,湖南常德“画壁工程”提供了一次壁画复兴的机会。

2017年12月3日上午,由中央美术学院,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天下常德——常德画墙壁画画稿作品展”在常德市文化馆隆重开幕。展出由全国近百名优秀艺术家为常德画墙精心创作的壁画画稿作品103幅,其中十余幅是壁画界老前辈经典之作的重新组合和再创作。此次画稿展出的同时接受了专家和大众两轮评审。据悉,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常德画墙壁画的工作,此次评审结果公布后后续还有评审工作安排。届时,将有118件作品最终确定下来,并以壁画的形式在沅水南岸常德画墙上整体呈现,主办方希望这批壁画创作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壁画经典,也与江北的“常德诗墙”隔江而望,交相辉映。

“天下常德”:常德画墙壁画的策划理念

“天下常德”作为常德画墙画壁的核心策划概念,是对“天下”和“常德”两个概念意涵梳理结合而来。而早在这个概念提出之前,2015年常德鼎城区委宣传部组织本土专家、学者就“一江两岸·诗画长廊”常德画墙方案进行座谈。2016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孙韬教授参与到在常德市鼎城区委宣传部组织对常德画壁壁画的方案意见征询会,会上他提出: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壁画墙,应该做成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当代最高水准的壁画长廊。后来孙韬教授多次与中国美协壁画艺术委员会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领导、教授联系与沟通,同时带领的团队在常德做了大量的考察工作。最后形成了常德画墙建设建议:动员包括中央美院在内的全国优秀壁画家广泛参与常德画壁的创作工作。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常德画墙画壁有条件成为“中国壁画第一墙”。

常德画墙项目以鼎城区沅江南岸防洪堤为载体,西起桃花源大桥(三桥),东至沅水大桥(一桥)以东300米处,总长约3.756公里。3.7公里长如何反映中国五千年文明,又如何囊括整个常德的文化历史发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在得到范迪安院长的推荐之后参与进项目,他首先思考了这一问题。借助常德本土专家、学者搜集的资料,以及孙韬教授团队前期投入的大量工作,余丁教授及团队在对“常德”这一地名以及常德的文化进行了诸多探索后,提出“天下常德”主题来统一整个画壁项目的策划实施,并由范迪安院长亲自题写这一主题词。

“天下”这个概念最早可见于先秦的文献中,首先作为一个地域空间概念而后演化出“公众百姓”的概念。发展至明末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国”与“天下”进行了辨析:“亡国与亡天下奚辨?”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天下”一词代表着中国民族深厚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天下”的主体则是每一个老百姓。而“常德”,今天最为我们所了解的是位于湘西北部的一个地级市名。“常德”作为一个城市名称,始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作为文化概念则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提出“为天下溪,常德不离”“为天下式,常德不忒”以及“为天下谷,常德乃足”等论断。在此,“常”作为形容词,意为“恒常”、“永恒”。“常德”意即“恒常的德性”,是为一个文化概念。

常德画墙以沅水南岸防洪堤为载体,以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为线索,以常德特有的“德”文化体系为核心,从《道德经》中的文字提炼出“天下溪、天下谷、天下式”三种意象,由画墙现有的三座阁楼作为分割式的连接,串联为三个主题和叙事线索,反映出“常德”这个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文化发展脉络。余丁教授在接受艺讯网采访时直言,十九大以后,“德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天下常德”寓意以恒久的德性为人类做出贡献,常德画墙的建设正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画墙壁画的题材宏观角度来看囊括了五千年文明,微观又着眼于湖湘文明,而中华文明折射在湖湘文明之中,正可谓“居常德观天下,立常德画天下”。

目前,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的带领下,全国几代壁画家振奋精神,通过自己的新构思,也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梳理,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壁画创作设计稿。据悉,一些被毁的经典壁画作品也将在此次画墙壁画中再现。可以说,此次展览体现了当代中国壁画创作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壁画第一墙”:常德画墙壁画的历史意义

回归到壁画本身来探讨常德画墙壁画未来可能产生的历史意义。90年代中期以来,壁画上墙的数目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是文化的失落造成的,也有观点指出这是社会问题所致。壁画作为人类绘画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自人类诞生之初就有了壁画。当壁画还是洞穴壁画和墓室壁画的形态时,墙面很多。但是社会发展至今,一方面由于人类文明开化,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存环境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要求,社会发展也遵循着规定的模式,可供作壁画的墙面越来越少。就此笔者专访了常德画壁壁画总指挥孙韬教授,在他看来,出现这一现象要归于:壁画的承包商、建筑师以及艺术家。

壁画作为一门公共艺术,依附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之上,往往被纳入一项工程的管理项目之中。这些建筑墙面被一些工商注册的公司所承包,艺术家要作壁画就需要去投标,应付各种人事以及制作繁杂的标书、表单。壁画运作的复杂流程,以及工程的暗箱操作,使得一些真正的壁画家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受到包豪斯极简主义设计的影响,一些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忽略壁画的设置,这也直接导致了墙面的稀缺。再则,一些壁画家的观念局限在壁画就是在墙上画画,而创作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不容修改。这样的情形就导致了社会不需要壁画,壁画家也不需要社会。

说到“找墙难”,也许有人会辩驳中国有如此之多的墙面何来“找墙难”。孙韬教授在采访中谈到,80年代中国的地铁壁画绘制工作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确实解决了一些壁画家绘制壁画的愿望。但是地铁的过往人群固定在工薪阶层,壁画往往装饰性较强,难以形成真正连贯的文化系统。常德画墙壁画的观众多元,而且壁画集中,可以说在中国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一面墙,它是一面“文化墙”。

另外,壁画作为一项委托人的订件,在主题上对艺术家的创作有一定的约束。常德画墙壁画作为政府的专项采购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孙韬教授认为,作为一个宏大主题的壁画项目,常德画墙壁画对于创作者来说相对而言是自由的。而具体到每个创作者,主题的限定是无可避免的。他相信艺术家可以利用多种表现手法,很好地把握主题。

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壁画创作活动当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项目。首都机场原候机楼60000平方米,三层空间有贵宾厅、休息厅、中餐厅、西餐厅等十多个厅。壁画主要安置在候机楼里,共有七幅大型壁画。作品从1979年春天开始创作到当年9月26日落成,历时270多天,这批壁画作品由张仃主持完成,主要创作人员来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同时汇集了17个省市的40多位美术工作者参与创作。而此次常德画墙壁画的创作,无论是从绘画空间、工程规模还是团队建设可以说都是可以比拟甚至超首都机场壁画建设团队的,未来这支建设队伍还将继续壮大,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周宇舫教授,设计学院费俊教授、王川教授等将组织团队参与到整个壁画大的建筑环境,交互设计以及多媒体设计当中。

“常德壁画建设能不能带来壁画艺术的一次复兴?”——这是此次画展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主要探讨的问题。就目前画稿的质量来看,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还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研讨会上常德方面的领导以及壁画界的一些老教授、年轻教师对于常德画墙壁画的后续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天下常德”壁画项目从真正着手实施到现在已经快一年时间,这段时间形成的各项专家意见,并进行了多次画稿画作评审工作,一切都在积极地向前发展。正如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孙韬教授及多位壁画界前辈的认知,湖南常德“画壁工程”为中国当代壁画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复兴之机。

文、图/杨钟慧
编/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