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激活创新——圆桌对话”合辑精编

时间: 2017.12.8

「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是一场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验性探索,将秉持跨领域、跨时空、跨文化原则,集成全球学术智慧,联合全球院校与社会各界的领袖学者、科技实验者、未来预测者、设计研究者、社会学者、商界精英等,打造一个专家汇集、智慧碰撞、多元发声、合作共赢的全球「未·未来」平台。“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双一流”建设的艺术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迎接建校百年之际,将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期间,启动「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12月3日-4日,「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第一阶段活动“激活创新——圆桌对话”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举办。为期两天的圆桌对话上,专家学者们就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以下是本次活动的精彩内容汇编。

12月3日上午,「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激活创新——圆桌对话”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拉开帷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本次「未·未来」活动项目策划人宋协伟教授出场作简要活动介绍,他表示,“「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倡导发起‘全球教育共同体’,将秉持‘跨文化、跨领域、跨时空’的原则,集成全球学术智慧,联合国内外各大院校与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们,以‘问题导向、课题实践、教育战略’为步骤,共同开启一场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验性探索,深度探讨与拓展未来教育议题,重新定义未来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延伸传统教育边界,同时并搭建一个专家汇集、智慧碰撞、多元发声、合作共赢的全球化创新艺术设计教育平台,从而促进中国未来艺术设计教育全新模式的构建,推动全球艺术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两天的圆桌对话上,专家学者们就话题进行了讨论,以下是本次对话的部分精彩内容汇编。

西班牙马德里IED设计学院克莱芙·范·希尔登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演讲:怎样以跨专业的方式培训人才?以及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看未来?克莱芙·范·希尔登表示,他热衷于以不同领域内的方法论相结合,从而进行综合实践的方式;推崇在现实生活语境下,为技术找到实现应用化与商业化的契合点;他还提出应从系统的宏观视野看设计的思维角度,而专业化乃至超级专业化可能限制了我们的视野,造成跨界沟通的障碍,并提出应以“批判性思维”进行探索的观念;同时针对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教育”,提出应向下一代传递人的基本价值,社会的基本价值及相关基本概念的倡议。

美国“巨变网络”公司碧西·威廉姆斯,同样为观众抛出两个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设计的生活之中,那么什么是设计?我们又该如何设计出好的设计和好的人生?她从体育与媒体、医疗科技、休闲与旅游、文化、城市生活及自然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对于设计如何在艺术和科技中思考。她认为设计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领导力的创意,领导力就是实现预算范围之内进行想象,看到我们的愿景,并通过不断地学习采取一步步的具体措施。碧西·威廉姆斯最后提出教育不是单一的维度,它是多平台的维度的观点,她认为没有一种方式是直接通向成功的方式,我们需要有不同的途径去探索。

美国库伯联盟建筑学院大卫·格斯坦以“未来是未知的”为主题,提出我们在通向未来的导航过程中该如何创建知识、如何创建新形式的知识、如何面对新形式的转型,尤其是通过艺术教育进行创造的一系列问题。他通过一个固定相机与胶卷相机进行互动的视频,向观众们传递了他对于“知”与“未知”是怎样在转型中进行探索的观点。接下来大卫·格斯坦讲到时代的改变,他认为改变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是问题,时代的转型带给世界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纽约新学院安东尼·邓恩以“如何思考未来”的实验项目开始了本次的话题,他的团队制作了名为“联合微型王国”的一系列虚拟情景,并试图在项目中通过进化控制整个“社会”,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有关世界观的讨论。除此之外,安东尼·邓恩还探讨了作为设计师,如何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发展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探索跨专业的可能性。他认为在21世纪也许还无法就一些边界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但他认为这个过程是在试图提供一些特殊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深入、广泛地思考设计作为催化剂怎样促进跨专业的发展,促进、强化科学领域或者是考古学领域各方面的想象,这样就能够创造出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冯雁的演讲,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机器人怎么真正了解人?怎么让机器人产生和人一样的同感?她表示,同感心是使机器人了解人类情绪,并更周到地服务于人类的重要因素。此外,她也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分成了“价值”和“激发”两个维度。她通过深度学习的系统 Emotion 卷机神经网络模型,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意识到人的语言和情感,并和人类沟通。还提出用面部识别、语音识别、语言的识别、语言理解来了解人的个性。基于以上研究,她通过视频录像向大家展示了像“超级女孩”这样经由深度学习的算法而产生的理解人情绪的机器人,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语调、语音、使用的语言等,把虚拟的人或者是虚拟的系统进行表现。

南非开普敦大学的Hasso Plattner设计思维学院创始院长理查德·佩雷斯的演讲,与大家探讨了关于如何将设计推向未知领域的命题。他描述了设计思维研究所的发展脉络,以及他所在开普敦大学原有的教学模式及其直面的复杂性,提出了如何理解设计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他分享了平时的教学经验,有关于教育学生们怎么彼此互动,怎么分享专业语言,跟别人讲述自己的创意。他还提出了“新常态”和“双钻石模型”两个概念,前者是有关应对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后者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思维状态、思维模式。此外,佩雷斯谈到,学校希望把直觉性思维和分析式思维相互平衡起来的尝试,希望不要对传统的设计进行颠覆性的改变,而是让学生们领会传统设计的工艺与过程。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阿什利·霍尔作“设计五个未知的未来”的主题演讲,他首先谈及了自己基于非线性教育这一话题的观点。21世纪的学生们面对非常复杂的环境与现实问题,他希望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头脑进一步得到扩张和训练。他的第二个观点是为失败去设计,希望学生在失败后有弹性和韧性,去欣赏失败,也能够从失败的角度理解成功,发现成功需要做什么。他的第三个观点是为了保护未来进行设计。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科技、颠覆性创新的风险,我们应该在公共空间里使用科技保护自己的身份、行为。第四是创意的共同集会。未来是教授、学生和人工智能的三角关系,对于设计类院校而言,十五年之后可能就会拥有具有创意能力的软件,录取学生时也会测试这种辅助智能的能力,这样的未来正在发生。他的第五个观点是“全球化的教育是否正在抹杀设计的多样性?”,很多会议告诉人们如何设计,导致设计越来越类似,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实现更多形式的设计。未来,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化设计的中心,担负巨大的责任。所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合作,让学生分析如何让一些事情、物件拥有本地化的文化和身份。最后,他鼓励人们面对全球化进行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合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皮尔·毛希丁·沙提克的演讲,从一系列以难民危机为核心完成的设计切入,列举了众多设计者基于关乎难民危机的供给、生存、身份、性别等众多方面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所进行的设计,而以这一全球性公共问题出发进行探讨。媒体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人类共识趋同语境下,人类似乎渐入一种混乱状态的趋向,而“混乱”与“一致”也正是谈到跨文本、跨边界、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时候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德国波茨坦应用科学大学鲍里斯·穆勒首先用一个Google的3D模型,引入了对城市复杂性创作的实用性的探讨,从历史环境的角度去解释设计与科学标准的关系,并列举了相关事例,分别是莫拉达对可视化语言概念的探索,人与动物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研究,强调可视化技术实际上是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一个结构。鲍里斯·穆勒还对设计师如何与科学家合作做出一些具体分析,从学生项目shifting maps,内嵌活体细胞3d打印科学项目,coins联合创作以及气候变化可视化项目中强调了设计与科学之间合作的巨大潜力,阐述了增强现实的研究对于人们理解数据的帮助。

随后,会议进入了由大卫·格鲁斯曼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他谈到对于设计的理解存在个体差异性,提出了关于设计思维的问题;皮尔·毛希丁·沙提克从物理与哲学意义两个方面来思考设计思维,将设计思维看作一种指导人们走向解决方案的工作方法;理查德·佩雷斯谈到,“不管我们为谁设计,我们要一起设计”,他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跨界合作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而布鲁斯·茅则具体提到了分散化设计思维的方法,并以建筑领域为例做出诠释。

在问答环节,来自北京服装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同济大学等学生,通过直播视频听会,提出了关于智能穿戴的设备、未来的生活方式、传统艺术在未来的角色、智能机器所结合的技能教育、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人类的未来生存领域、设计领域女性话语权、AI的学科引入等问题。

最后,演讲嘉宾与相关的院校一起制订了课题。冯燕的课题——“有同理心的机器人”,选择的学校是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和江南大学;理查德·佩雷斯的课题——“全新的工作方式”,选择的院校是开普敦大学设计思考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阿什利·霍尔的课题是——“设计五个未知的未来”,选择的院校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皮尔·沙提克的课题——“设计与媒体的换位”,选择的院校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鲍里斯·穆勒的课题——“设计科学—论设计和科学的过去与未来关系”,选择的院校是德国波茨坦应用科学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新疆艺术学院。几组课题将分别由国外专家与所选院校师生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课题研究。

下午,美国“巨变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斯·茅、《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三位全场最具影响力嘉宾的发表精彩演讲,全球近六十所国际高等艺术设计高校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互动讨论。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高度肯定此次圆桌对话的创新模式和现实意义,为十六位对话嘉宾颁发了专家荣誉证书。

在视频连线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负责人伊藤穰一介绍了他在当下所关注的事情和研究的方向,他提到,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而“自适应系统”指本体需要在事情发生的时候进行自我调整,人类创造了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却还没有一套自适应的机制。当他谈到人工智能时引用了一位MIT数学家的比喻——将政府比做自动机器,把大公司比喻为机器的一部分,人在政府与公司中又是机器的一部分。他表示,艺术和设计可以为这部正在运转的系统带来一些变化,而领域内的从业者也应该了解如何让科技去帮助我们的艺术和设计走向正确的方向。伊藤穰一还谈到了自身对于现代与教育的看法,并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说明了有热情的“主动学习”效果会超过传统“被教育”的观点,他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完成项目从而更快乐地学习。

国际设计组织联合会ico-D(2015-2017)主席大卫·格鲁斯曼在其主题演讲中表达,身在金字塔顶端的讲者们和中央美术学院尖端艺术设计高校拥有更大的责任,需要为设计教育领域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人类现在处在一个不断演进的环境之中,从不同的视角讨论未来的设计教育才会更有意义。他同时提出设计和设计教育的基础是具有全球性、普世性的,设计教育是动态不断改变的,人们需要有效地传播设计价值。设计不应该服务于经济利益,而要关注循环,以及共享经济。最后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OEM与ODM的区别,并给予了观者很好的建议。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艾伦·萨耶格的主题演讲中率先介绍了他任教的哈佛大学的情况,其间引出“响应式环境”的概念。随后他通过若干实例,切入本次关于交互技术问题的探讨。首先他引出在一千个梦的故事中,技术的泛滥比技术的缺乏更复杂棘手的现状;第二,介绍的是虚拟现实设备给人带来的浸入式体验;第三,以学生参观博物馆时依赖电子设备为例,强调正确体验空间的重要性;第四,介绍了对文艺复兴时期对透视法有很大影响的设备;第五,萨耶格则通过视频引出每个人在同一个场景中看到的东西也会不同的结论;最后,他向观众展示了几件装置作品,其中的设计方式与思维都引发了作品和社会影响之间的思考。通过这些典型的例子,艾伦·萨耶格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交互技术下的城市有机化议题。

日本东京大学斯普特尼子!用亲和的语言和充满幻想的电影片段,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红线”牵引的妙趣未来。她着重向观众介绍了她的互动设计项目——通过IPS干细胞技术让同性恋人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甚至通过技术可以“设计”出自己孩子的样貌与喜好。这种由基因工程编码的遗传信息会改变人类的未来,她也由此发问,社会、道德与宗教价值能否接受这样的未来?人们做好准备了吗?斯普特尼子!希望可以通过艺术与科技交织成一个生物科技时代的“神话”,在跨领域合作中突出设计师的价值,从而创造出更为进步的未来科学神话。

在美国当代艺术家加里·希尔的演讲中,首先介绍了他的作品“墙之洞”,以及后续延伸出的其他两个作品的工作原理,他提出互动性作品可以通过感知以一种潜意识的方式影响人的选择。接着,他又引出了“迷幻思维实验”,实验中产生心理响应的“波”在思维中回荡,通过人的灵性,感受到相互连接的体验。他探讨了本体论的问题,追溯艺术的基础,探索身体、空间、时间的概念。加里·希尔通过分析短视频中的叙事语言,表示从无知的深度中可以对人们的思绪带来递延性的记忆。接着,他介绍了雕塑“自己声音的盒子”和“视频监控”两个例子,分别可以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影像,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再次呈现。

布鲁斯·茅认为,设计真正的DNA是同理心,设计师应该了解人们真实的感受,并把他们的问题表达出来。基于世界迅速变化,学生真正需要被教育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以该目标为主,进行具有创意精神的教育实验,让学生在四年里学到的不是课程,而是体验。设计师在“通行经济”、“市场经济”、“图像经济”、“信息经济”、“材料经济”、“生活经济”和“军事经济”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需要有领导力的设计,让人们产生动力走向一个方向,将未来可视化,以一种有系统的方式将我们看到的未来变成现实。作为设计师要去拥抱失败,不断地生产出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设计新常态”和 “SNAP”概念,希望经由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可以授人以渔。作为一个设计师,不能只是愤世嫉俗,要执着于解决问题。

凯文·凯利表示,未来大环境第一个大趋势是一切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地被创造;第二个潮流是数据分享将在一个液态的、流动的环境中使人发现未来走向;第三个特点是即时性,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第四个是“追踪”,为给人类提供个性化或是定制化的服务;第五个趋势是“认知化”,关于人工智能的认知的两点标准,为能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而影响我们的生活;第六个趋势是“互动”,他曾经和斯皮尔伯格合作制作过一个电影使用的技术手段,探讨“体验是新的货币”这一观点,在体验经济中,虚拟现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增强体验,和其他人在一起的共同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第七是分享,从分享经济到合作,实现庞大的人群一起依托便捷的媒介进行合作的一些构想;第八是“屏幕化”,人类被屏幕包围并被屏幕追踪、回看;第九点趋势,以Google为例,说明人类现在获得答案越来越便宜,这意味着真正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而能够提出好的问题的人,才是未来创新型的人才;第十点趋势,从二十年后回顾,2017年是最好的一年,我们能去做一些新的东西,现在就是开始的时间。

范迪安院长表示,这次圆桌对话形成了一次有关“未来”的头脑风暴和思想交汇,各位专家在发言中提出的大量“关键词”,使人意识到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全球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文化的发展就是在关于“未来”的畅想和探索中积累形成的,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学说中就有着许多关于“未来”的认知。“天网”一词似乎预示了今天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天”和“人”是两个世界,人类的努力就在于探究“天”这一自然世界的奥秘和找到“天”与“人”也就是自然与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天圆地方”这一概念表明了人对宇宙、天体及其运行规律的认知,“天人感应”这一概念表明了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神秘而可能的关联,而“天人合一”这一概念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境界,也是我们今天与越来越多的“第二自然”相处应有的境界。这三个层次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人类面临“类人”的挑战,人工智能在信息储存和数字运算上已经超过人类,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正在成为新的态势,如果加上智能情感,则将严峻地挑战人的世界。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学发明和新兴技术,将其引入艺术创意与应用设计,形成新的艺术形态,服务生活需求,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在艺术创造上尤其要坚持文化关切,看重手工劳作的价值,要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今天的创造,形成人的创造性与科技发展“共生”的关系。“未来”的“未”充满着不可知性和可能性,而中国象形文字的“未”字就是一株扎根大地并且生发繁枝的树木,这意味着在不可知的世界里充满了生命力。

12月3日-12月4日,「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第一阶段活动“激活创新——圆桌对话”第三、四场在现场与线上的激烈的思维碰撞中结束,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公布了“问题与课题”系列学术合作活动的导师及其指导院校名单,并代表本次活动策划方做了大会的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到场演讲嘉宾和国内外支持院校对本次圆桌对话的支持,并向嘉宾及参与计划的各院校师生观众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明年五月份来中央美术学院参加“未·未来”第二阶段“教学实践——青年之为”的讨论。

文/设计学院
编/艺讯网
图/「未·未来」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