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聚焦“看与读:批评家与读者”——第十一届中国批评家年会在福建漳州举办

时间: 2017.12.27

2017年12月20日至22日,第十一届中国批评家年会在福建漳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批评家共聚漳州,为中国当代艺术把脉,讨论中国美术批评的现状与未来。从2007年至今,中国批评家年会始终坚持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立场,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和反省,在业界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术批评界一年一度的盛会。

2017年第十一届批评家年会在福建漳州举行,与漳州的地缘文化有密切联系。正如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伟泽在12月20日第十一届中国批评家年会开幕式上发言中所介绍,漳州自古文风鼎盛,文脉绵长,文人辈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这方水土曾经孕育了林语堂、许地山、沈耀初、徐竹初等一批中国重要的文人、艺术家和学者,这是漳州传统以来的地缘文化优势。而当下,当代艺术也成为了漳州地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陈志光、邱志杰为代表的漳州籍当代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从卡塞尔走来”、“世界观·观世界”等大型当代艺术展览以及各方有利因素的介入使得漳州逐渐发展成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本届中国批评家年会在漳州举办,既为漳州当代艺术文化发展添上重要的一笔,也为结合地缘文化开展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带来新契机。

本届年会主题为“看与读:批评家与读者”,设有三个分议题,分别是“阅读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身份、种族、性别与批评解读”、“批评家与读者”。当代艺术的开放性使解释文本可以有不同方式和答案,读者难以像对待传统艺术那样,找到明确的准则去理解和辨识其优劣,艺术家将选择权交给了观众,批评家则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对话关系。而年会的主题明确指出了当代艺术的创造与观看、批评阐释与阅读之间相互交叉的多重关系,就这些复杂的关系问题充分展开讨论,使批评家从读者阅读的视角出发,明确写作和批评价值,在当下开放的当代艺术语境中尤具意义。出席本届年会的批评家结构较之往年有了明显的改变,青年学者、女性学者的比例增多,不同地域、代际和性别的批评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使得本届中国批评家年会的讨论既具有深度,也具有广度,既具有扎实的学术水准,也具有年轻多样的视角。

四场主题报告,直指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问题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批评家王林,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马钦忠,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副主席凌敏,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副主任滕宇宁分别在12月20日上午与12月21日上午作主题报告,由轮值主席徐虹主持报告展开。

马钦忠: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面临“发明”意义的问题

12月20日上午,马钦忠首先进行了主题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发明“艺术意义”的当代艺术批评》。马钦忠在发言中直指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所面临的问题:艺术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批评家和艺术的“合谋”,为了赞美而有评无批地对艺术作品的意义进行“发明”。“发明”意义的写作方式是培养学习者进入艺术圈的工具,但是是否有助于观众理解当代艺术的真正内涵却值得怀疑。艺术批评的写作意义也逐渐变成对某物的某一“物性”到艺术性的解释,但是如何挑选这一“物性”使之成为艺术呢,其中标准是什么呢?这都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王林: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共生性

王林的发言在马钦忠之后,他的主题为《孟璐究竟怎样来构建中国当代艺术?——读杨诘苍<这不是一个“中国城展览”—深读“1989后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此文是王林读了艺术家杨诘苍对策展人孟璐在古根海姆美术馆所策划的展览的“1989年之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的评价文章之后的回应,他认为杨诘苍的文章充满了对孟璐的“恭维”之嫌,却无视了中国当代艺术两代批评家的辛苦奉献。

对于此类海外机构与策展人掌握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艺术家贬低国内批评家所作贡献的现象,王林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是众多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不畏艰险、努力工作的结果,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是一种在地在场的历史共生关系。中国的后89艺术并不仅仅是几位美籍移民学者一手打造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话语权应该由谁来掌握?这是值得批评家、艺术家和读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凌敏: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应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批评潮流

12月21日上午,凌敏从历史溯源、组织构架等角度,对国际艺术批评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ciation of Art Critics,以下简称AICA)情况进行介绍。AICA有着60年的历史,举办了50次年会,协会成员有6600人之多,遍布65个国家和地区,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艺术批评家组织。而国际艺术评奖是AICA设立的一个奖项,该奖项向全球评论者公开征集中、英文艺术评论,申请者所提交的稿件须针对当年在全世界任何地区举办的某个当代艺术展览撰写相关评论,具有一定的分量。

凌敏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尤其是青年艺术批评家应发挥语言和媒体时代的信息优势,更加积极参与到国际艺术批评的潮流当中,加强交流,以国际艺术批评协会为窗口和平台,共同深入到各个国家和地区,领略不同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不断提升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和当代艺术的高度和水平。

滕宇宁:2017年度批评情况

滕宇宁在凌敏之后进行发言报告,她的发言旨在对过去一年的艺术批评进行回顾。滕宇宁首先汇报了2017年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调查情况:2017年度截至12月初,共收集当代艺术展览信息3884条,出席第一现场收集510桩展览的材料,收集并阅读文献3173篇。此外还有大量研讨会、公教活动、话题讨论、人事变动乃至人生意外等等信息,没有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但也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档案存储。

在这些庞杂的信息之中,她将“分歧”和“分化”作为2017年度的中国当代艺术关键词,对过去一年艺术圈所面临的问题和冲突、流行趋势等现象进行的阐述。滕宇宁以2017年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之中可以看出“水墨”、“影像”、“科技”等高亮词汇在2017年的频繁出现,而在批评界中对于高亮高频词汇的讨论声音却较弱为切入点,说明了由于学识背景和代际差异,艺术批评之间存在观点的相对性,即分歧意见,也存在讨论领域区别,即分化讨论的现象。

三大讨论主题,众批评家共议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现状与未来

12月20日下午,参会的批评家围绕年会的一大主题和三大分论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批评家邓平祥担任讨论会主持。讨论内容涉及批评话语权、批评家与读者、批评意义与资料等话题。

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由谁掌握?

王林先生所作《孟璐究竟怎样来构建中国当代艺术?——读杨诘苍<这不是一个“中国城展览”—深读“1989后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的报告引起与会批评家的激烈讨论。批评家陈孝信、贾方舟明确表示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战场”在国内。而皮道坚则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还处在边缘状态,其话语权不在国内批评家手中,但年轻一代的批评家拥有外语能力,希望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走向国际推广中国的当代艺术。

殷双喜、俞可、管郁达、朱青生、顾振清等人则对构建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提供了建设性的想法。殷双喜认为,当代艺术的批评也是资本和权力的博弈场,当代艺术的话语权来自于政治制度和资本制度,对此要有清醒的认知。俞可认为,中国之所以缺乏在当代艺术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主要是因为我们缺乏专业的批评家、策展人或是美术馆机制。管郁达则表示不论当代艺术的主战场在哪里,我们应该避免“侯瀚如现象”,即对西方的盲目追崇,也要避免固步自封。朱青生认为我们应该研究西方、学习西方,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用新媒体技术所创造的艺术引领世界。顾振清认为艺术批评的主场和客场之分,作为主场的我们需要自我批评,而客场的专业性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场的两位女性学者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翟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如何在全球发生是个伪命题,并不存在普遍有效的话语权,有效的话语权仅存在于艺术发生的本土。艾雷尔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主场的问题不在于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引领世界艺术,我们需要转换研究的视角,没有必要从权力的角度谈论艺术,而可以讨论艺术的区域性。

新时代下的批评家与读者

青年批评家郑娜、葛秀支、滕宇宁、游江、徐树东、台湾批评家张礼豪等人均关注当下新媒体、新技术下艺术批评该何为的问题。滕宇宁认为,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我们处在一个读者更为广泛的时代,中国批评家应将国际读者也当成自己的读者,建立中国与西方艺术批评的平等对话。张礼豪认为,艺术批评应该被大众读懂,批评家经常在不阅读原文而只是阅读译本的情况下引用西方理论,很容易将原意复杂化甚至误解,导致了我们的读者对艺术批评的一头雾水,为读者写作是艺术批评家的责任和义务,批评家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

游江和徐东树则将批评与教育想联系:游江认为,批评家和读者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展览的叙述之中,公共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美术馆的教育活动之中,也体现在对于艺术批评文本的解释之中。徐东树谈到,远离文化中心的年轻的艺术家和读者并不知道一线的批评家在做什么,作为教师的批评家则有责任和义务将新的艺术与艺术批评动态、艺术批评的写作原理和方法教给新一代的学生。

艺术批评的意义与资料档案

关于艺术批评的意义的讨论,由马钦忠所作《发明“艺术意义”的当代艺术批评》引发而来。批评家殷双喜对马钦忠的观点作出补充,他认为:艺术批评确实越来越有“发明”意义的味道,但是批评家怎么准确地、深刻地进行一种命名,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意义的生产和“发明”是很有必要的,不能一概抹杀,重要的是为观众和读者生产什么样的意义。王端廷的观点与殷双喜不谋而合,他认为伟大的批评家发现伟大的艺术价值,但怎样发现艺术的意义、认定和肯定哪种意义是艺术批评家应该首要关注的话题。李晓峰则提出了艺术批评的底线,他认为批评有三条底线:诚实、朴实,不要专制霸道、自以为是。

对于艺术批评的材料、文献、档案的梳理的重要性也被在场多为批评家提及。台湾学者黄海鸣谈到了台湾地区美术馆开始注重对历史的挖掘,展览开始档案化。张光华认为在今天大数据的时代,强调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作用,以前我们触摸的是第一手的原生资料,而现在我们接触的是媒体转译的资料,那么转译资料能还原原生资料到什么程度呢?在当下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原生资料呢?这都是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经过两天热烈的主题报告与学术研讨后,12月21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批评家年会闭幕。据悉,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批评家年会将移师上海举行,年会轮值主席将由学术委员李晓峰担任。

图、文/钟钰炜

第十一届中国批评家年会出席人员(共47人,排名不分先后):

组委会主任、轮值主席、主题报告主持: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

组委会副主任:艺术家 陈志光

学术主持与研讨会主持:批评家 邓平祥

开幕主持:中国批评家年会秘书长 杨卫

年会学术委员(29人):贾方舟、杨卫、徐虹、邓平祥、皮道坚、朱青生、王端廷、殷双喜、葛秀支、郭红梅、艾蕾尔、谭维、邱敏、李晓峰、马钦忠、管郁达、杨小彦、王林、王小箭、陈孝信、俞可、陈默、刘淳、滕宇宁、郑荔、张光华、郑娜、游江

特邀嘉宾(3人):顾振清、翟晶、凌敏
台湾学者(4人):黄海鸣、张礼豪、石瑞仁、黄茜芳

福建学者(11人):陈志光、李豫闽、吴亦虞、徐东树、汤跃滨、蔡森成、蓝达文、杨天生、王燕成、林玉梅、李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