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韩水法:“天才与艺术规则——康德《判断力批判》阐释之一”

时间: 2017.12.29

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判断力批判》是人类美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启发了众多现代哲学家与思想家。2017年12月27日晚,“西方哲学的伟大时刻”系列讲座邀请韩水法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主讲“天才与艺术规则——康德《判断力批判》阐释之一”。李军教授担任主持,为大家介绍了主讲人,韩水法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康德哲学及德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政治哲学,出版多种专著、译著及论文数十篇。此次讲座他以当代视野为大家介绍了康德美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启动了现代哲学的革命,讨论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讨论的是人类道德规范。前者是自然领域,后者是自由领域,二者之间有一道鸿沟,判断力批判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一个目的。在审美领域,人面对自然,同时运用自由的想象力。在康德看来,艺术与审美是人类自由地运用想象力的结果。

韩水法教授进一步通过批判伽达默尔说明了艺术与认识的区别,进而规定审美的领域。伽达默尔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寻找真理。韩水法教授认为他既不理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也无法理解艺术的本质。按照康德的说法,结合自己对艺术的体会,韩水法教授认为艺术是人的心灵情感的自由活动在发现一种理性的规则的一种配合,然后能发掘出一种艺术形式。它与真没有关系,真、善、美在实际的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统一也是偶然的。当然,韩教授指出“真理”本身的翻译也有问题,无论是英文的“Truth”和德文的“Wahrheit”,都不是“真理”而是“真性”——真的东西的性质。艺术并非认识真的东西,这是认识需要完成的任务。

在这里,“美”的定义需要首先被确定。在莱布尼茨、鲍姆加滕和康德那里,审美的哲学本义已经暴露出来,这就是如何感知(感受)的问题,鲍姆加滕将之命名为“Ästhetik”,其意图就是在认识论上将审美与认识区别开来。从哲学上来说,审美从一种附属的或者无所依归的精神活动或者观念活动变成一种具有特定的能力,形式,原理乃至范围的学科,这一点是由康德完成的。德语Ästhetik同时是美学与感性学,是一种全身心的活动,不仅包含理性的原则,还包含感性的接受性。康德三大批判不做经验描述,他所试图讨论的是认识、道德、审美的基本结构;同时康德不描述个人的审美经验,而是寻找审美的内在心灵结构,这个结构在康德看来就是人的内在的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情感。事实上“愉快”的翻译也不够准确,韩水法教授将之译成惬意,他幽默地表示用现在的通用语来说就是“爽”。韩水法认为这一点是能够说明古今中外的艺术的一个一般性解释。

康德开篇就花了很大篇幅来分析审美判断和美的特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的判断力批判》两部分。其中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从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质、量、目的的关系、愉快的情状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利害的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康德哲学中最抽象最难理解的概念,描述了艺术家创作艺术、欣赏艺术的心灵特征。韩水法教授举出一个形象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青年男女要找一个理想情人,没有一本书能够说明什么样的人是完美的爱人或者伴侣,往往是不经意碰到一个人发现他(她)符合你的目的。但是偶然碰到这个人的过程是偶然的、无目的的,不是根据规则或者教条的。这个目的无法预先用理念的方式构建出来,艺术鉴赏与创作即符合这个过程。

“崇高的分析”里包含了康德美学关于天才和艺术的部分,康德在这里着重地讨论了艺术创造。“天才”的定义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能力。在康德看来,“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既然天赋的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制造机能,它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那么,人们就可以这样说: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艺术的高低,与天才的高低相等,与依赖于规则刚好成反比。艺术本身的活动是想象力的自由活动,而这种想象力的自由活动,它是通过一个个体来具体实现的,感性的全部感官与理性的艺术规则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实现出来。美不是认识,通过规则获取必然的知识,艺术创造、鉴赏通过实际的当下的活动把艺术的所有形式构造出来。这个活动就是天才的活动。认识的判断是规定性的判断,先有原则然后进行认识。艺术的判断是反思的判断,看到艺术对象以后才认为这样一种形式是美的。天才的作用在于把自然中蕴含的可能的美的形式、可被鉴赏的形式实践出来。康德的理论解释了艺术创作活动的独特性。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概括来讲,康德从四个方面对天才做出了规定:即天才不循规蹈矩,具有独创性;天才不是靠人传授的,只能从天才的作品中窥见法则;天才仅限于艺术领域,不赋予科学;天才的作品皆具有典范性,可做为他人模仿的范本。

本场讲座韩水法教授从概念入手生动形象地为大家阐释了《判断力批判》的几个重要的美学观念,同时也为康德美学提供了一个当代背景。然而,使用当代性的东西用来解释康德哲学是否合理?现代性的艺术与真理发生联系,这是否与康德的观念相矛盾?李军教授与现场观众一起同主讲人进行了热烈交流。据悉, 2018年1月3日,韩水法教授将为大家带来康德哲学的第二场讲座“审美的维度与浪漫的根源——康德《判断力批判》阐释之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往红椅子报告厅继续聆听康德美学。

文/吴慧霞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