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彼得·盖勒森(Peter Callesen):西方当代纸雕大师的“白色世界”

时间: 2018.1.7

2018年1月4日下午,丹麦著名艺术家彼得·盖勒森(Peter Callesen)在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进行讲座“Peter Callesen的白色世界”。讲座得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特邀乔晓光教授担任讲座主持并进行对话。1月6日,彼得·盖勒森纸雕艺术展“白色世界”在798艺术区丹麦文化中心开幕。

艺术家彼得·盖勒森1967年出生于丹麦,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与奥胡斯艺术学院、奥胡斯建筑学院,在丹麦、英国、韩国、德国等许多国家举办了个展。艺术家以A4纸雕创作而知名,同时也进行建筑设计与艺术装置的创作。此次讲座彼得·盖勒森从“纸”出发,诠释了其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对生命、空间的思考。

彼得首先介绍了自己最早在伦敦进行的表演艺术《城堡》(Castle)。艺术家用纸板箱和胶带建造了一个城堡,艺术家乔装成国王。伦敦潮湿多雨的天气很快使得城堡倾倒坍塌,艺术家需要不断地进行修复与重建。然而彼得所要传达的正是这种“与不可能作斗争”的想法,这也体现在了他之后的许多作品之中。来自安徒生故乡丹麦的彼得作品中带有童话的回忆。之后在芬兰赫尔辛基进行的《梦之宫殿》(Palace of Dreams)是艺术家早期艺术的延续,关联着童年记忆,同时试图重新解读经典童话。彼得用小船来接送观众到城堡进行独自体验。这个漂浮的白色城堡是艺术家为观众建立的进行沉思冥想的自由王国与童话世界。

在哥本哈根进行的装置艺术 《地球》(Earth)表达了主题“我们在天上看到一个旋转的地球”,以一种荒谬反思的手法表达了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艺术是发现你从来没有在意的东西。”对于彼得而言,有趣的、有意思的艺术应当有这样一个效果,它能够使人意识到、发现新的事物,这些东西要么教人反思,要么使人更具智慧。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意大利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的作品《世界基座》(Socle Du Monde),表现了想象力之强大能够把整个世界颠覆过来,或者从颠覆的状态将其还原。彼得的很多作品都受到皮耶罗·曼佐尼的启发——极具创意,同时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实在的艺术作品。

彼得主要介绍了自己的A4剪纸艺术作品。《不能进入的城堡》(Impenetrable Castle)是艺术家第一个A4剪纸艺术作品。艺术家试图用一张A4纸将“梦之宫殿”复制出来,这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但半年后他做了出来,后来的一系列A4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有的作品都用一张A4纸完成,可能会剪掉某一部分不用,但从来没有加上一些东西。

《顺流而下》(Down the River)还试图将空间拓展到纸外。彼得的所有作品中都对细节进行刻画,这件作品中小船与人上演意外来临前的瞬间,给观众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局和无限的想象。彼得将普通的白纸,变成了一个个故事,观众运用想象力将自己变成故事里的一个小人进行观看与想象。《单双人床》(Single Double Bed)表达了爱、思念或是孤独的主题,将二维转变成三维空间。彼得的很多作品都与光影、轮廓与三维空间打交道,寓意了一种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表达了对从一种生命状态到另一种的转变的深层次关注。

彼得作品中一个典型主题即悲剧浪漫主义。《雪迹》(Traces in Snow)中人的脚印与熊的脚印交汇在某处,混乱发生之后只有熊的脚印留了下来,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Friedrich)也是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他有很多作品表现人与自然的斗争,彼得也反复使用了这个主题。彼得的作品还包含了对生命、死亡、宗教、历史、本源的思考,他从小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去表现其中的矛盾、张力与叙事思考,这不仅表现在他的A4作品中,也表现在大画框剪纸艺术的创作中。除此之外,彼得还创作了一些大型剪纸艺术。

随后,彼得·盖勒森与乔晓光教授进行了对话,各自呈现了对中西方纸文化历史和传承的思考。讲座最后,乔晓光教授也阐释了自己对于彼得·盖勒森选择A4纸作为创作对象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A4纸是全世界通用的符号,彼得先生选择了看起来非常普通,却是全球化时代最具广泛性的纸张代表。彼得先生所追寻的“纸的不可能性”,正是在寻找纸的最陌生的多种可能性的表达。纸张创造最初有两个基本功能——传达与复制,乔教授从这两个角度对彼得的艺术进行解释。艺术家打破平面与二维空间创造三维空间,这种新的表达来源正是纸的脆弱、敏感,同时以此追求表达的永恒、时间或者大家更关注的普遍性问题。而彼得的大型剪纸艺术正是对建筑空间的复制。其实他的创作并没有离开两千年前纸发明之初两个基本功能。彼得创作的意义在于在这个简单的平面艺术上,在A4纸可能消失的时候,提供了一个陌生化世界:在白色的纸张之上,他发现了死亡、悲伤,同时背后蕴藏了美好、温情与希望。他是矛盾的,他发现了纸张所承载思想的深刻性,发现人生的混深性,发现了纸张表达的灰色和混沌地带,他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文/吴慧霞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