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在崇尚写实的大背景下成长的画家,王克举最初以乡土写实油画进入到公众视野。走到今天,王克举的绘画创作经历了多次艺术嬗变与升华。从1997年到现在整整二十年的绘画历程,王克举称之为“这是一个由写生到创作的转换过程”。在画画这件事上,他总是乐此不疲。2017年,王克举的绘画写生创作足迹就近及河北南戴河、河北章石岩、山东威海、上海朱家角、海南文昌,远到捷克、美国旧金山,并创作了百余幅新作。2018年1月6日,由势象空间主办的“创格”王克举个展,集中展示了这批架上新作中的精品原作近50幅。展览同时通过文集和创作年表的形式梳理了王克举自1997年以来创作的重要作品、写生绘画稿,以及大量写生照片等。
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自2007年开始观看王克举的展览,2016年在香港观看其个展后开始萌生为他策划展览的想法。李大钧欣赏王克举的艺术,他认为王克举可称为中国当代油画的色彩派,他过滤了传统的光色理论,笔触粗犷,直写。在色彩、构成、韵度的复合重叠中赋予一件作品整体灵气和鲜活视感,形成了王氏风格很强的辨识度,进而形成一种气质。此次展览定名“创格”,是李大钧基于自己多年来对王克举的观看和阅读提出。刚刚过去的一年,对王克举来说是忙碌的。他在全力创作作品之余,还在中国美术馆、筑中美术馆等举办了几场展览。可以说,无论是风景油画、写意油画、当代艺术的各种邀请展、联展,王克举都活跃其中。在2018年年初策划举办王克举个展“创格”,李大钧在接受艺讯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是对王克举过去作品的一个总结交代,也体现了他在2017年创作作品中呈现出的一种新的绘画面貌。创格,即创造新的风格,在李大钧看来,“创格”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王克举的新作从艺术本体语言来看,体现出一种新的风格,此次展览的举办可以说是对这种新风格的推广,是一种创格的推广。
2017年的这批对景写生新作如何“创格”?王克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在2015-2016年因为追求传统的意境,画了很多色调深沉的作品。而近两年来对书法美学理论的阅读中,体悟到了书法这一项古老艺术的魅力,受之影响,自己的创作中开始逐步有了一些书写因素在其中。在2017年的新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锦绣太行—嶂石岩》《放生桥下鱼儿欢》《陆安大裂谷系列》等等。具体到新旧风格的对比上,王克举直言,以前自己的作品多采用勾线后填色创作而成,金石味很重,而现在的作品多先涂颜色,后勾线,线的书写性更强。甚者,他会将两者在适当之处结合使用,创作的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绘画面貌。
不仅如此,“格”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意味着一种品格与格调。在王克举看来,作品风格有雅俗之分,只有具有品格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意即作品的品格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好坏。王克举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受山川蒙养,又因自身苦行僧式的磨砺,俨然形成了相当干净、质拙、纯粹的品性,这在作品上体现为一种绘画格调。正如策展人在前言文字中所述:现在的王克举,他作品中的“格”既不是乡土的,也不是学院或写意的,而是当代的,一种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个性创作,充沛着活力和正能量。捧着随同此次展览出版的《王克举新作展画集》,细细品读,这种干净、质拙、纯粹的绘画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王克举创造的新世界风景之中。
从1980年代一路走来,王克举形成的写实风格,对西方艺术从传统到现代转换过程的分析,以及对中国油画在几代艺术家那里所形成的时代特征的深入研究,进而寻找到与心灵感悟相对应的景物主题,对画面重新建立了新秩序。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何处?对此,不少资深评论家、策展人都对王克举的创作乃至内在精神根源进行了分析。用王克举自己的话来说,这源自于他对自然律动的感动,他将自己在面对自然写生创作时的感动加之在绘画表达方式的新探索之中。王克举对于艺术探索的持久动力迫使其破除墨守陈规、锐意进取,也使得他的艺术创作取得了众人肯定的成绩,这无不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下艺术创作有着诸多的启示。
未来,王克举将呈现怎样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艺术家的创作脉络来看,王克举现在及未来的新作,将越来越是一种创格,一种属于他的个人风格。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2月6日。“创格——王克举新作展”也将开启势象空间2018年的展览序幕。
文、图/杨钟慧(作品图由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
主办:势象空间
协办:在艺APP
策展人:李大钧
展览地点:势象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吉里国际艺术区E2)
展览时间:2018年1月6日——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