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纸的故乡,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传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历史长河中,纸也一直作为文化的记录载体贯穿其中,不仅体现为书写的载体,更体现为中国文人在宣纸上的泼墨挥毫。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纸进一步拓展成为艺术表现语言和艺术本体,不少艺术家以纸作为媒介、手段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从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纸艺术”。为更好的促进纸艺术的研究、创作、展示及教育,吉林师范大学率先成立中国纸艺术研究所,并于2018年1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专家、媒体见面会,探讨成立中国纸艺术研究所的契机、意义以及即将展开的具体工作。
原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钱林祥,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藏书家、古纸研究专家、故宫特聘研究员韦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国龙,香港画廊协会主席李安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委会秘书长彦风,古纸文献专家李阳泉,81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艺术家章红兵,艺术家王雷,北京师范大学韩慧荣,北京理工大学梁绸,北京服装学院李栋,吉林师范大学校长杨景海、副校长车广波、人事处处长马春宏、美术学院院长陈文国、美术研究所所长陈思等嘉宾出席见面会。
吉林师范大学校长杨景海在见面会上提到成立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旨在依托高校教育职能,对中国传统纸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艺术活力。同时也立志将中国纸艺术研究所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纸艺术研究基地、学术中心,促进中国纸艺术的创新融合发展。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纸艺术文化的研究平台,平台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在纸艺术领域的空白。中国纸雕艺术家李洪波受聘为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所长。张国龙、韦力、吴洪亮、彦风、李阳泉、王雷受聘成为研究所专家。
李洪波详细阐释了中国纸艺术研究所的未来规划和发展重心,将立足当代弘扬传统,致力打造展示中国纸艺术的平台,承当中国纸艺术国际推广的先锋,建设纸艺术展示与教学的试验场。具体工作包括:整理中国纸艺术文化的历史脉络,建设纸艺术图象数据库,推进中国纸艺术的研究与出版工作;推进中国纸艺术的国际展示与传播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纸艺术,为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以纸为媒介培养优秀的艺术教育从业者及艺术家,为社会提供简便易行的艺术教育手段;建设中国纸艺术博物馆,筹建国际纸艺术驻留、创作、教学多元结合的艺术家工坊。目前,一些工作已经开始起步,已经开始编撰《中国传统纸艺术》《中国当代纸艺术》《中国文房文献集成——纸文献》,2018年7月将与新西兰梅西大学进行交流展览项目,9月将举办“中国纸艺术展”。今后每年将举办一次中国优秀纸艺术个案研究展。2019年拟定举办“国际纸艺术双年展”。
中国纸艺术研究所的成立以及工作展望颇受艺术界期待,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钱林祥期待中国纸艺术博物馆的建立,并认为能促进学界对于美术馆藏品分类的新思考,目前美术馆基本按照国、油、版、雕逻辑进行藏品分类管理,若以材质进行分类,或许更有利于藏品的管理和保管。不同的分类必将带来不同的艺术研究、博物馆研究课题。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吴洪亮认为对纸艺术展览研究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寻根,更是思考以纸的形式创造艺术的可能性以及给整个艺术行业带来的新思考与冲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国龙认为纸艺术的研究推动了纸从物质到媒介的转变,放在学院教育的背景下,则是思考如何面对新媒体、新技术、新态势。如何把纸作为一种媒介来使用?这不仅是使用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遗产体系的继续延伸。
从艺术创作的载体到创作的媒介语言,中国纸艺术在国际艺术舞台日渐崛起,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徐冰、吕胜中等艺术家就致力于纸艺术的探索,并培养了一大批以纸为媒介进行创作的青年艺术家,艺术家李洪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李洪波执掌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组建基础教学、科研团队,着力打造融教学、科研、展览、传播、产业相结合的特色平台,必将推动中国纸艺术的活跃发展。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