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4日下午三点,由今日美术馆策划、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的学术展览项目“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该研究展打破惯有的群展思维模式,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切入,甄选了八位参展艺术家:隋建国、王鲁炎、胡介鸣、姜杰、倪海峰、徐震与没顶公司、蒋志和高伟刚。展览梳理和呈现了这八位艺术家共近50件不同形式的节点性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观念变化轨迹。试图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路径,同时回应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根茎”(Rhizome)一词源自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理念,被比喻为一种复杂的文化隐喻和游牧主义的思维模式,它代表的开放性、多元化的形态和活力恰好吻合中国当代艺术的特征——在融合中不断生长,在生长中产生差异。本次研究展与中国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始终保持开放的活力,在汲取西方营养的同时,不断融合形成开放性与多样性的新的艺术形态。根植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国当代艺术在近十年多年来表现出自主性精神和主体性意识。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观念到语言,多样的艺术实践都有力地诠释和证明了“自主性”——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对艺术表现的自信,对艺术个性的伸张等。
在外在文化激荡与内部文化变革和发展的双重力量促生下,中国当代艺术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多重性。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与流动性正在激发出新兴文化创意的根茎,反映出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基于“根茎”的大主题之下,研究展又聚焦于三个分视点:多重与共生(Multiplicity and Symbiosis),连续与裂变(Continuity and Fission),非线性与再编码(Nonlinearity and Recodification)。
“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由著名策展人黄笃和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及其团队联合策展。策展人黄笃在艺讯网的专访中透露,该展于去年9月份开始着手准备,从原本预计划安排的30-50个艺术家中进行了甄选,目的是区别于以往展览的“大合唱”模式,从而“为观众提供更了解每一位艺术家的机会”,因此八个联合个展研究的模式得以呈现。其二,展览的作品挑选上包含了各种各样丰富的媒介,包括雕塑,摄影,录像,装置和绘画,“我们选取了50、60、70年代的重要艺术家代表,甚至在性别上也有所考虑”。
隋建国、王鲁炎、胡介鸣、姜杰、倪海峰、徐震与没顶公司、蒋志和高伟刚这八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式,以各种各样的姿态活跃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环境中。艺术家的思考和实践展现了其观念、形式、语言与艺术本体、文化语境及社会现实的关系,既有宏观与微观的解析,又有观念与语言的探索,更是社会性与艺术本体的表现。每位艺术家创作特征被集中到如下的关键词:记忆(Memory)、悖论(Paradox)、消费(Consume)、物性(Materiality)、映射(Refraction)、僭越(Transgression)、诗性(Poetic)、交换(Interchange)。
二层展区白色空间内展出了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隋建国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主任和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他早期的艺术观念注重表现物质与物质的关系,即通过对自然物质与工业物质的挪用和转化,从而生成了一种的物质形态,同时也建构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隋建国向艺讯网介绍他选取这些作品参展的想法,“这些作品的挑选首先来自于‘根茎’的主题,但是又会强调作品与空间的关系,现场空间也是我考虑摆放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从1992年的《地罣》到94年以50根火车轨道枕木组合而成的《记忆空间》雕塑装置、97年的《衣钵》、以及较为近期强调创作过程性的《素描卷轴》、《盲人系列》等,隋建国的作品再现了与社会症候和个体记忆密切相关的符号。他一直在拓展雕塑的内涵与外延——将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人工性与新技术相结合,逐渐转向去个体身份,探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并将之纳入一种新的时间与空间的维度。
二层展区另一侧高挑、巨大的黑暗空间内是艺术家胡介鸣的三组装置作品。胡介鸣是当今中国新媒体艺术和录像装置艺术的最重要和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早期的作品都强调了作品与人的互动性,意在分析身体与图像及空间的关系。观众一进展区就会被那幅气势恢弘的影像装置《共时》吸引,不确切的某一个时空中,个人记忆中的图像被唤起,形成了每个个体对视觉文本的共鸣。
黑暗墙面置放了影像装置《残影-昼&夜》,胡介鸣向艺讯网透露了这些照片的素材故事:“一部分是来源于我与家人的照片,但我以另外一种身份对这些图片的故事进行再次编写,并用现代媒介书写的手段展示出来,看起来仿佛在读别人的故事。另外大部分是13年至16年,陆陆续续从网上购买或者收集的老照片”。133件小作品布满了三面展墙,而中间摆放的一件装置《与快乐有关》散发着旋律,由钢琴、电视播放器、动态乐谱组成。胡介鸣尝试对来自内部生理的关注和分析,将生理图表、手势、建筑空间、身份和五线谱转换成视觉经验杂糅的综合体验中。他的艺术创作驻足于时间、时空、历史、记忆的交替更迭,利用众多媒介,综合了摄影、录像或数字互动技术,持续提出了艺术家的观点和质疑。
倪海峰、徐震-没顶公司、姜杰的作品摆放在三层展区。倪海峰的创作始于八十年代中期,是观念艺术小组“红70%黑25%白5%”的成员之一。倪海峰通过照片、装置、录像等媒介找到了自己的语言逻辑——从书写到代码再到交换,将日常编码经由艺术家赋予的观念而发展成有意义的艺术形式。他试图颠覆“主导经济秩序”的现状, 并抵制有关意义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倪海峰的艺术提供了一种解读政治和社会的新纬度。 徐震于2009年创建了没顶公司(MadeIn Company),是一个以生产与消费为新模式的当代艺术公司。如今他的名字已经与这个团体紧密相连,以“徐震-没顶公司”作为创作者而出现。徐震-没顶公司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和生产方式带动和激发了一大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参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朝气蓬勃的想象力和自由灵活的方法和广泛多样媒介的运用,创作出了与自己生存感受相关的新作品。像《双重游戏》就是一个生动例证,不仅暗指日常台球博弈与中东地缘政治博弈的双重博弈,而且揭示了博弈与人类发展相伴是无处不在的东西。
姜杰是本次参展的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1991年姜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作为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女雕塑家,生命和性别问题一直是她艺术关注的核心。她从女性的经验出发审视和表现了生命(婴儿或儿童)的弱小和脆弱感,既是微观化的再现,又是心理性的触动。
现场展出的这件作品《她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就是一个具体的案例。作品中的人、马、猪等哺乳动物以刚出生的状态混杂在一块并瘫躺铺垫的稻草堆中,一种被抛弃被虐待的生命形式显现出来,在呈现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会激发观者内心深处的悲悯。姜杰向艺讯网解释了这件作品的出处,波兰女诗人申博尔斯卡的诗句是她的灵感来源:“他们卑微的灵魂并不会在夜里来恐吓我们,他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
另一件装置作品《小于一顿半》体量较大,它的主体看起来如同一条白色蚁后,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抽象的物,还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殖器。姜杰说,现场从白色墙体外凿出一个梭形的孔洞是专门为这个作品搭建的展览方式,表面还缠满了透明丝线。观者可以对装置雕塑自行解读,像姜杰自己描述的那样,“希望大家都去看这个作品,通过讲出来的东西并不能完全概括它所传递给每个人的意义”。无论如何,它似乎隐喻了艺术家对性别支配性的批判。因此,姜杰的艺术在视觉艺术意义上给人在纠结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一种话语霸权的分析。
进入四层展区,来自艺术家蒋志的拥有鲜明个性语言同时又包含诗性的摄影作品进入我们的视野。他长期、深入关注众多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总是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蒋志的艺术语言多元,已超越了易于引起观者共鸣的空泛的个人情感和文化态度,从社会和个人的心理深层批判性地介入艺术创作和社会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四层展区另两位位艺术家分别是高伟刚和王鲁炎。
高伟刚通常在特定地点进行装置艺术创作,其理念在于模糊主观参与和客观状态之间的界限,以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高伟刚往往从日常生活出发,采用形而上的方法和策略,让作品变得单纯和富有观念意义,让观者易于进入其形态、物质及美学的感受。然而,他的作品主题或态度却传递出另一个冲突的信息,所造成的反差让人不禁思考——“不要只愿意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事情”。王鲁炎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他通过其作品对悖论的视觉表现试图在现实世界中有意识制造一种反现实的距离,并通过这种距离感,现实的经验和预期的目标在被不断否定中得到了进一步审视,给观者提供了与自身经验相关的诸多的启示和理解。
八位艺术家每个人的树状成长轨迹与其他人又共建起一个更加复杂而多元的共生图景,既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从线性的发展到非线性的裂变,又再现了艺术家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中的理性判断和感性想象的活力。晏燕向艺讯网传递了有关该展策划的更多想法,“这八个案例虽不足以完全概括和展现艺术活动的全貌,但接下来我们团队也会做更多的研究性系列展览进行扩充,我们希望本次的展览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一个角度、一种方式”。
据悉,该展将持续至3月4日。
文编/张译之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