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2018年11月15日,“刘庆和:同尘”个展将在武汉合美术馆展出。
刘庆和,1961年出生于天津, 198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所长。在当代水墨表现空间的道路上,他无疑是开拓者之一,几十年来一直以水墨的语言方式表现当代都市的人物形象和精神状态。刘庆和的作品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创造”,正是这种创造性的表现手法,加之对水墨独钟的情结,塑造出了现在的刘庆和。
本次展览由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担任策展人,展览除了绘画作品的展出外,还将展示部分刘庆和作品的手稿及创作文献,观众们因此能更加全面而直观的感受、体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同时,该展览也是合美术馆第九个关于当代艺术家的研究展。
此次展览将在合美术馆1、2、3号厅分别展出艺术家刘庆和共百余幅作品。展览分为四个主题单元:“粉墨”、“红墙”、“灰%”和“白话”。在1号展厅,艺术家精心营造了一个“粉墨”的舞台:四面灰墙上“悬置”着二十几件作品,围合成一个昏暗的空间,在灯光的衬托下气氛更加暧昧不明;1号展厅副厅的作品“红墙”系列是艺术家对于当下社会里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思考,“大床”、“灼日”,抑或是“红墙”都仿佛在言说一种内心与外部世界的阻隔;2 号展厅的作品《灰 %》是艺术家刘庆和两年来最新的大画,作品笼罩在一片灰色调之中,画面中的界限混沌不清,呈现出一种对于水墨本色的回归;3号展厅的《白话》系列作品多为小幅,几乎以编年体的方式在描绘个体在社会背景下的成长轨迹,编织记忆的碎片,拼接意识的地图。
本次展览主题“同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刘庆和当下的人文心境——真切而超然,这仿佛是一种艺术观,却更像是一种世界观。
图、文/主办方提供
刘庆和:关于“同”尘
对我来说,作品成型和文字成文一样,都是一个随性发生的过程,有时觉得才思泉涌,有时觉得语塞难言,待到作品完成时所表达的主题与最初的意向也许已经偏差了。主题思路不明确的好处是随时可以产生新的“主题”,这个过程中生发出来的新的枝节可以为我的“主题”供给养分,牵引我的思考,使得展览的最终呈现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人生过半,“迷失”的状态本该早成过去,没想到现阶段还很受用,这让我在年龄上还像是没有跨过“不惑”这道坎。一件事情想做又懒得做,最后不得不做,做了又觉得本该做得更好,这其实更像我的样子。
“同尘”展览准备的时间周期比较长,是我一大段时间里内心情绪不断堆积的结果,这个“慢”过程实际上也暗合了"同尘"的意味。敏感滋长出来的不利情绪,被生活一再地麻木着,神情从身体里抽离,留下的只是个空壳,随即,作品解读也就变成了台词背书。我总是试图打破一直以来的惯性,所以就多了纠结和迟疑,但究竟有没有必要以所谓新的内容覆盖曾经熟悉的经验,又成了新的疑问。那是在作品完成的一刹那出现的挫败感,一时间倦意袭来,继而有了逃离的念头儿。而好的状态又是什么呢,未曾实现的都是好的期待吗?一切都是未知,充满变数。
现实生活中的时间线索往往是破碎的,信息、资源被打散重组,以求一个最优方案,我的状态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这次展览我也是把思路里零散的碎片逐渐捏合在一起,呈现了几个不同方向的感受,原本轻慢犹豫的心态却逐渐沉重起来,心仿佛也慢热了。在“同尘”的路上,生活越来越像一个旋转舞台,需要精心设置布景、安排灯光道具,表演也越来越戏剧套路,各种角色、扮相“粉墨”登场,生活的假象让我们模糊了焦点,辨不清来路。大家都主动或被动地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但序幕拉开也终将落幕。“粉墨”过后,裹挟前行的每一个个体,呈现给我的却大都是灰色,“灰%”这个分主题也由此而来。有科学研究表明,到达一定深度的海底世界是无色的,不同于一望无际的蔚蓝海面泛起浪涛,海底深处是没有颜色,没有标识而静止的,就像我们空洞的生存状态。现实生活中,没了颜色会让我们失去辨别力,没有形色对比,你我之间没有参照,一片混沌。逐渐地,灰色成了我们的保护色、安全色。即使再多修辞粉饰、富丽辉煌的幻景都奈何不了时间的褪色,终将成为沉默的灰色,化为虚无。我时常忍不住回望过去,希望来路能帮助我反思当下,“白话”就是回望到那个需要解读、添加注脚的年代,那个不太情愿长大但已经变老的少年,随着时间走到了今天,显现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止步或倒行的消极姿态,与我现在所处的时代似有重叠也似有错落的现实。
定义作品的意义其实也是敏感的,留给别人或留给自己都是难题。就作品来说,在其生成的同时带出来的力量,所能产生的影响就已经说明了作品本身,好与坏都是在作品中感受到的,所以也就都是对的。凡是带有强烈责任感的创作意图,本身就可能在强调自我意识当中强制性宣泄自己、导引观众,这么说来,观众所持有的不同反应都将成为这个作品存在的见证。
刘庆和
2018年4月写于北京T3艺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