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展览“编号记:王绮彪1994-2017”于北京展出

时间: 2017.7.24

2017年7月23日,“编号记:王绮彪1994-2017”在马亚诺空间开幕,展出艺术家作品30余件。

展览定名“编号记”,“编号”对王绮彪而言消解了文物头顶的光环而使之成为了“物”本身。2000年王绮彪调入广州艺术博物院,后进入典藏部。典藏部的工作是丰富而枯燥的,常常上万件珍贵文物过手而眼睛却只注意它们的编号。由于这样的工作经历,王绮彪后来的创作几乎都是以编号来命名的。这一方面来自对编号的特殊敏感,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板材本身的特性。

2006年,王绮彪辞去博物馆的工作,开始了在北京的求学之路,直到2009年考入中央美院版画系。备考的3年时光艰辛而充实,在恩师王华祥的飞地艺术坊,王绮彪经历了从怀着满腔热情但对学院派考试技能一无所知到完成考试所需的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全部过程。美术学院的木刻教学一般都从小三角刀开始,日本的木刻刀钢材质量比较高,易于精刻。一把德国产的雕塑刀,阴差阳错的被王绮彪作为版画刻刀用了多年。正因为它与普通版画刻刀的差异变了艺术家创作时手握的方式,姿势由坐着变成站立,扩了人与木板间的距离,视野变得开阔,从而使创作更加自由。在王绮彪整个创作历程中,几乎全部使用的这种刀,它可以刻线,也可以刻面,瞬间用刀挑起板材的夹层,就会形成丰富的板上效果,特别是专业木刻板,材质松软,遇到德国雕塑刀,常常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俗称的“刀味”。

随着对板材的逐渐熟悉,王绮彪在创作中开始省去“木板染色”的步骤,直接在原木色的空板上进行创作。由于不染色的木板不能马上显现出已经刻过的画面,板材本身纹理的美以及蕴含其中的可能性便显露出来,形象本身与纹理的走势相结合,画面开始更加概括简练。创作者与板材之间的关系也开始由单纯的材料运用转变为相互理解和感受。每一块板材在出厂时都会印一个流水号和一行广告语。它们是大工业时代流水线上的产物,同时又兼具廉价性和唯一性。在创作中王绮彪刻意保留了这些独一无二的工业号码,将其转换身份成为作品的编号,这是一个有趣的转换:它建筑了一种可读性与不可读性之间的桥梁,作品进一步的摆脱了抒情的陷阱,形成一种对峙,观者在进入画面的同时又猛然间的被拉出,同时感到一种带有幽默感的冷静的荒谬。

2009-2012年,4年时间里王绮彪完成了333张木刻创作,几乎穷尽了板上所有的可能性,完成了记录性和语言性的双重建构。用他的话说:“我终于消解完了,消解到材料本身就可以自我表达。”这个由器入道的过程无疑是痛苦而艰辛的,如同殉道者,“在板材上刮刻,就像刮掉身上的赘肉,最后肉身消失,留下来的就是要表达的东西。

编/杨钟慧

展览信息

展览名:编号记:王绮彪1994-2017
策展人:张然
总策划:杨雷
联合主办:象外
展期:2017年7月19日-8月27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园区798东街马亚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