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后非遗时代,当代艺术如何在大运河上扬起浪花?

时间: 2019.10.29

大运河从开凿到流淌,从起点到终点,用流水叙述着其时空的变迁。大运河在其历史上独有的功能意义,孕藏着绵长而涌动的文化脉动。大运河的非遗成功,使其身份获得古与今的转换。历史与文化成为大运河后非遗时代的重要特征。艺术作为阐释精神与情感的多元化媒介,让大众从形式去读取自己与所叙之物的万般联想。

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的“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展览”,以一种命题式的方式,切入到对后非遗时代大运河历史、当下、未来相关命题的阐释。正如展览所言,试图以当代艺术的视角重新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现实中的作用与意义。

本次主题性展览确实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让艺术围绕某个命题进行着深入的思考。这也使得展览会走向两个路径,第一条即参展作品与展览主题会有紧密的贴合。第二条即部分作品与参展作品会凸显较强的贴合度。

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展览,鲜明的展览主题,展示出对古老的大运河存在的历史历程的深情爱慕。这条自中国隋代而开凿的大运河,却成为世界上最古老、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在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时,大运河步入其后非遗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大运河的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成为其使命。

如何让观者真切感受到艺术赋予大运河存在的古与今?展览中的某些作品给予观者一定的解答。张琪凯的作品《运河水》 ,一支船上运载着播放着大运河流水的视频。作品似乎表达两层含义,第一:运河之水,视频中播放着作者拍摄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水;第二:运输之水,电视机似乎变成了容器,被安置在老木船中,从而使载舟之水变成了舟中之水,船中貌似运输货物的老电视机,播放着徜徉的河水,似乎颠覆了常规的视角,混淆了现实与真实的界限。他的作品无论从媒介到表达方式,都带有当代艺术表达的特点,只有充满屏幕间的大运河流动的河水,让作品归宿到古与今对大运河的观看方式,观者也得以感受。

章燕紫的作品《炁》,用中国传统精神中独有的水墨元素,唤起对大运河深层根源的探讨。水墨长卷被细丝悬挂于展厅上方空间,展陈的方式创造出作品与主题多元信息的交汇。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大运河的方式,只是处于其中,要么俯视,要么眺望其片刻,最大的现实感官存在于视野的关注,而展览却打破这一习惯。作品更加强调某些精神层面的感知,她认为炁,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一种疗愈能量,一种意识流。河流,大地的经络,流动着带来生机的水和蒸发在半空的炁。退出江湖的河流,往往散发出原本被忽视的意味。炁在自身的经络中流转、循环、生生不息。《炁》作品在表现形态上交系着古与今的审美需求;在表达层面上探寻着物质与精神独有的辩证关系。

展览中部分作品展示着对“水”这一元素的独特表达,使得展览的主题从“大运河”延伸到“水”这种物质特性层面的探讨。陈琦的作品《1963》,融合数字新媒体与古老的水印技艺,建构了一套复杂精密的印制流程系统,共使用九十六块木版,经过九次着色过程,在宽七米八、高三米三五的巨大尺幅内,描绘了一片源于内心深处的水的波涛。何昊远的作品《晶体》表现海在自然条件下蒸发、浓缩逐渐形成了盐的晶体结构,这些承载着众多地理信息和演变历程的矿物如此贴切的阐释了古代人类智慧的形成过程,使艺术家能够利用物化的手段,通过盐产生过程让人目睹历史上的那些智慧结晶如何发生!郑路的《潮骚》作品用不锈钢的材质,展示出滔天巨浪突然被冻结的戏剧场面。让人对放大的潮水形态有着重要感知。

展览中更多的作品是以“水”为一种单纯的物质或者精神媒介,从而引出关于作者所关注的命题。这些作品关注的命题要么极具个性化,要么散发出公共问题的探讨。宋冬的《印水》作品,宋冬一边端坐在冷冽刺骨的拉萨河水中,双手紧握一块用金刚木刻的“水”字大印,一边以虔诚的手势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流动的水面上盖印。在对水独特的感知下,盖下刻有“水”字印的行为既代表了文化的存在,也象征着人们渴望不朽的心理,而印在水上的无痕迹的结果,却有力地证实了存在的虚无与人类徒劳无益的活动。

费俊的《睿•寻》作品极具互动性,观众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艺术家开发的应用程序,搜寻并体验艺术家“移植”在威尼斯桥梁上的来自中国各地水域的 25 座桥梁。《睿•寻》将来自两个国度的桥梁基于其造型和结构上的相似性而关联在一起,既展现了两个文明之间的相通性,又呈现了两个地域之间的差异性。石青的《大运河的能源地理之二:速度图像与能量的消失》讲述的是其2008 年的一段驱车从北京大运河出发至杭州的旅程,用行为和影像、图片来探讨关于运河与能源的游牧实践。2019 年艺术家重新完成一次逆向的大运河之旅。作为一种现代工业之前的能源水路,大运河在今天如何塑造出新的地质转换以及生成的速度图像?艺术家以游记的方式,将这次地理之行与 11 年前的工作展开并置、错位和游动。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呈现于展览之中。

此次“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共邀请了26位/组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的30余件/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多媒体、VR技术等不同媒介。展览从大运河文化、运河沿线非遗、当代艺术这三个核心关键词出发,并努力向观者展示这一明确的主题。

展览中艺术作品对大运河本身注入巨大的关注视角,也使有关大运河外延的概念变得更为宽泛。但这也正是艺术展览与其它命题结合的益处,展览所表达的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标题所给予的概念。从大运河到水,从水到社会,从社会到宇宙万物,大运河的文化符号正在贯通古往今来与其发生的一切。在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时空下,如何用艺术叙述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空间,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美好话题。

文/林路
图/林路、主办方提供

参展艺术家名单(A-Z):白崇民、陈琦、陈陈陈、费俊、何昊远、何云昌、黄锐、梁铨、李勇政、刘佳玉、马军、彭小佳、邱志杰、宋冬、史金淞、石青、石若宜、寿盛楠、王宝菊、无关小组、吴玮禾、 徐冰、张有魁/金善珍、章燕紫、张琪凯、郑路。

展览地点
北京时代美术馆1-4号厅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华熙LIVE东北角)
展览时间
2019.10.27-11.27
开放时间
10:00-22:00
(每周一闭馆,21:30停止入场)
主办单位
北京时代美术馆
协办单位
华熙国际
华熙LIVE•五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