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5次进西藏,究竟是为了画什么?都说西藏是人的一种病,不去治不好。但早在上个世纪六十代,他就进入西藏。他不是为了治疗自己去西藏的游玩梦,而是带着革命的任务去展示西藏的基层民主改革。他15次进入西藏,从被动选派到主动选择。他曾单人匹马踏上五千多公尺的石渠县色须区草原,也走进过曾经贫困的芒康勒布区,他被藏区同胞不惧艰难又乐天知命的积极生活态度所感动,也被雄伟绚丽的自然景观所震撼,【1】他把西藏的历史与面貌一次又一次画到观者的面前。
201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迈入新百年之际,有一位央美老艺术家为我们讲述他进藏十五次的绘画故事,他就是潘世勋先生。潘世勋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淬砺求实,以真为师——潘世勋的速写与油画”展览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承办。这次展览不仅勾起人们对潘世勋先生进入西藏创作故事的兴趣,也揭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他在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道路上的研究与展示。潘世勋曾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他的艺术成就也反映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时代特点。
潘世勋于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58年进入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一画室)学习,师从吴作人与艾中信,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在1960年的上半年,他第一次进入西藏,当时的任务是在日喀则县扎西坚赞村参加基层民主改革,并进行写生与创作采风。或许带有某种巧合,潘世勋的导师吴作人先生,就是中国最早一批进藏,描绘西藏面貌的艺术家,并在1946年创作《藏女负水》。建国后董希文、叶浅予、吴冠中等艺术家都进藏进行写生创作。有关西藏题材的绘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美术与当代美术的重要特征,潘世勋有关西藏的写生与油画创作也具有同样的内涵。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分别以潘世勋最爱的诗人陆游的诗句为题。第一单元为“不到潇湘岂有诗”,第二个单元为“万里因循成久客”,第三个单元为“剪裁妙处非刀尺
”。三个单元的作品都各自汇聚出潘世勋先生艺术的内容与特点,共同构建出八十五岁高龄的潘先生笔耕不辍的真实艺术写照。在潘世勋众多的作品当中,强烈的感受到一些有关其艺术的关键词沉淀在视野的海洋中。以真为师、西藏、速写、材料、技法等等,这些都是理解其作品的关键与核心。潘世勋对陆游诗句的热爱,也感受到二者共有的某些气质。品读陆游的诗句,观赏潘世勋的艺术作品,二者共遇之时,也别有一番风味。
1.写真与速写:不到潇湘岂有诗?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偶读旧稿有感》中由衷感叹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1982年,潘世勋先生在《就深入生活问题答友人》中的开篇中引用了陆游这句诗作为个人创作方式的总结。这句诗很好的表达出,潘世勋对待艺术的态度与方式。在他的历史时代,把生活中真实的对象作为学习的来源,并如实的记录下来,就是最动人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于潘世勋而言,真实其实不仅仅只是写实那样简单,他曾说道:“真不仅仅在于画的真,还在于传达生活中美和感人的东西”,【2】真实是需要传递有关于美与感动的感受,这也是他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坚持的东西。
在他深入生活中的大量速写中,画中的人物,除了准确的动作描绘,更有大量分解研究人物服饰、表情细节和通过不同角度反映同一劳作场景的速写。在这个展览单元,潘世勋的速写作品拼凑出他艺术的轨迹,从铅笔的线条到钢笔的墨线,再到彩色的画笔中,都展示出速写中的变化与要义。从主题来看这个单元的速写作品,分为北方生活、高原生活和南方生活。展览文字介绍说,这是一种看似粗暴,但别有玄机的安排。之所以这样表达,是从潘世勋所接触地域的熟悉的先后程度而言,在南北两种不同人文地理风貌中,更能表现出不同的速写风格在差异化主题的表现方式。仔细观看可以发现,速写风格分为北方生活、高原生活和南方生活,呈现细致而充满个性的特征。
速写作品《部队》在展览中介绍到,这是带有教学性质的速写,在部队教学相对宽松一些。由于年轻时当过兵,并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故画出的一批速写颇能反映当时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遇上一次部队的实战演习,一天画了各种战术科目的六十多张速写。《石姑娘》是潘世勋在70年代在辉县画的一批速写,描绘的是修建辉县水库的“石姑娘”队。石姑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姑娘的典型代表,这组画作生动描写了她们在辉县劈山造田、兴修水利的飒爽英姿。从这幅速写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北方农村生活体验较为深刻,画面塑造较为轻松。【3】
潘先生把自己多年的速写经验与心得总结为“速写十要”(在《在工地谈生活速写》一文中),这次展览一方面分享他速写教学的谆谆教诲,另一方面也将此作为观看他速写中精彩所在的一把钥匙。
2.西藏:万里因循成久客
西藏是旅游者的天堂,但对于潘世勋而言是艺术的殿堂。在15次的进藏的经历中,他对西藏也产生独有的情感,成为其日后艺术中不可割舍的部分。对于潘世勋而言,最早的被动选择终成喜爱,万里因循却久成客。在西藏这片雪域高原之上,他记录了翻身把歌唱的西藏人民获取解放的心声;他描绘着分得土地在红日初升时劳作的农民;他表现着新中国藏区牧民安定生活的场景等等。在潘世勋的西藏主题作品中,有天边的美景,有眼前的烟火,西藏的神秘与现实被他的画笔一一揭开面纱。
潘世勋从1960年上半年第一次进藏以来,到2016年的第十五次进藏。在坚持50多年的西藏写生中,潘世勋也记录着西藏地区变化与发展的岁月故事。从其作品中也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在早期的作品中更多关注西藏地区人民在获得解放后的新生活,着重表达出藏区普通牧民的生活新变化,作品的构图凸显出古典的视觉和谐,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怀。作品《翻身曲》与《红日初升》是其第一次西藏写生后创作的作品。《翻身曲》是用炭笔创作的,但画面的结构感十分明显,人物主要在画面上方,画面下方空出三分之一的留白。画面中心是一位吹着笛子的藏族青年,在其身后有一群获得土地,早晨准备下地劳作的农民,聆听着曲子,一只鸟儿也随着歌声出现在画面的右下角。这件作品并不是写生作品,而是从藏区回来后依据记忆的速写,是纪实性的素描。
在进入西藏最初,潘世勋曾在日喀则一个小村参加了刚刚开始的民主改革工作,在贫苦牧民家中同吃、同住并一同劳动,耳闻目睹许多旧时西藏社会状况,和新生活的变化,感受甚深。但那时无法写生,只依据记忆和少量速写,回京后完成一组纪实性的素描。因为画的是曾经与之朝夕相处的人物,虽然草率而成,但笔下不乏真实情感。【4】
《红日初升》是潘世勋西藏题材中最为重要的油画代表作品。作品的名称完美的阐释出这一主题性创作的价值取向,富有设计感的构图让画面具有一种秩序感,从而让人感受到获得解放后的藏区农民,在新制度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新的生产与生活。黄色的土地与柔和的蓝绿色将画面分割为两块,一队耕作的队伍从画面中走来,耗牛的角上装束着红丝带,农民的喜悦无疑如同红色的丝带般。柔和的天空中飞跃着四只欢快愉悦的小鸟,也飞向藏区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西藏地区的变化发展,潘世勋作品中的主题与内容也出现变化。对藏区牧民的生活与肖像题材逐渐变多,画面的色彩凸显出时代的气息,明亮却带有祥和的稳定感。潘世勋对西藏的描绘风格,从最初在稳定的色彩中寻求动感的浪漫主义的风格,到后期从动感的色彩中寻求一种古典式的稳定。后期的作品如《生在寻常牧人家》、《玉树盛装》、《牵狗的藏娃》 都可以感知到这种风格的变化。长时期与藏民一起生活劳作,让他真正地热爱上这片土地,他曾感言“虽然最初进藏是由于历史的‘误会’,但后来的际遇却使我与这块土地结下难解之缘”。【5】
3.材料技法:剪裁妙处非刀尺
潘世勋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就留校任教,在接替学院油画教学的过程中,对油画事业投入全部的关注与热爱。潘世勋对油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教学与研究两个方面。
在教学上,他在数十年的油画教学中,为中国培养出大批的油画人才,并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另一方面,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赴法交流,将西方油画技法材料等相关课程引入新中国油画教学的第一人。他敏锐地察觉到国内对技法材料上的简单化理解限制了中国油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因此他将在扎瓦霍工作室和宾戈斯工作室学习的坦培拉技法、间接画法等古典油画技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素进行了整理与推介,提出“肥盖瘦”等现今油画届已通用的概念和法则,并在学院油画系率先成立技法材料工作室(1994年),启迪与影响了国内多所院校的相关学科建设。【6】在对油画的研究上,潘世勋将油画的技法材料与表现力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倡“学法不为法障”,强调材料技法为主题服务的宗旨,并出版《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三百图》等优化研究专著。潘世勋对油画事业的追求与探索,彰显出一位带有使命感的艺术家独有的气质。
虽然三个关键词与陆游的三句诗能让观者更为快速、清晰的感知潘世勋的艺术生涯。但观者只有在展览的作品前,才会知晓潘世勋,为何进藏15次画他偏爱的西藏故事。
参考资料:
【1-6】展览中文字资料
文/林路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