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展评|海边“练习曲”:苏醒于我们正经历的生活

时间: 2020.5.27

Featured-Image.gif

“我有意识地将这些练习曲谱写得尽可能的有难度,因为我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在被极其严重的问题所包围,而我们倾向于这种状态是毫无希望的,似乎无法通过做任何事情使一切回归正常。因而,我想这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乐曲,正是提供了一种’不可能’的实例。”
——约翰·凯奇 [1]

“练习曲”,基础、单调、重复、枯燥——这往往是人们对它的直观解读。在音乐领域中,它作用于提升演奏者技术技巧;而在广义艺术领域中,它或是基础绘画技法地反复锤炼,或是基本舞蹈动作的不停训练,或是对某一概念的反复溯源与追问。它是艺术走向多元的原点,也是思想延展至无穷变化的起始。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曲”背后代表的基础性、重复性地练习往往并非意味着简单,反而显示出非比寻常的难度,暗示着音乐家或艺术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来达到最后期望的成果。而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与思考中,实践者们将自己的情感、对周遭的感受以及对社会的反思都付诸于过程中,使得最终的艺术表达得以走向基于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方向。
约翰·凯奇在战后冷战的社会环境中,结合南方星图以及中国易经,创作了使用单手分开演奏、包含了大量随机音符和全音高集合的《星图练习曲》(Etudes Australes)。这组被视作超高难度与极其复杂的练习曲,被凯奇用来隐喻当时几乎“无解”的社会关系,而面对这样的难题,个人、群体与世界能给予怎样的反馈与回应?

展览现场

关注到“练习曲”这一概念可以作为大多数艺术创作的起点,以及以约翰·凯奇《星图练习曲》背后所揭示的艺术家的政治生活宣言,策展人沈宸联合12位艺术家,共同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呈现展览《练习曲》,意图结合当下语境,通过12位艺术家来源广泛、面貌多样的作品重新对“练习曲”所承载的丰富意涵进行回应与构造。[2]

序曲:重复中的困境与变化

展览起始于艺术家王海洋的五组抽象定格动画,其分别探讨了节奏与控制、混沌与感知、时间与欲望、逆转与超越、消耗与新生的主题,亦隐晦地提示了后续展览的发展。

王海洋作品.gif

王海洋此次参展的五件作品:《交流》,《存在的证明》,《我抓住了此刻还是此刻抓住了我》,《无形的手》,《金色呼吸》

单频影像(彩色,有声,循环),2016

在王海洋的作品中,观众往往能够看到大量的重复、循环以及绝对控制中的变化与节奏。这些特点似乎无一不在暗示着版画系毕业的王海洋对“复数性”思维的把控与运用,而在版画思维对环境与节奏绝对精准的控制之下,艺术家在不同主题的阐释中,融入了更为感性的人生经历与情感:不论是《存在的证明》中暗示对抗先天佝偻的白色钙片被纸填满,还是与父亲合作的《交流》记录着父子二人不同的雕刻轨迹,或是代表被橡皮不断擦除的时间刻度的碎屑……这一系列表达使得这组定格动画作品在规定轨迹之下,更具有生命的意味与温度。

1.png

展览现场

2.png

UCCA“新倾向:王海洋“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官网

与2016年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新倾向:王海洋”并排展示这五件定格动画不同,此次展览中,这五件作品被至于暗室之中,邀请观众从俯视、平视以及仰视的不同角度进行体验。视角的不断转化,也使得作品中的变化性被呈现得更为丰富。
随着螺旋上升的空间,第二个展厅中将呈现艺术家Ignacio URIARTE与刘文涛对于基本几何形态以及日常办公材料的研究与思考。被戏称为“办公室艺术家”的Ignacio URIARTE由于白领的工作经验常常与办公用品打交道,因而在他的创作与理念中,单调的“办公用品”以及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是他探索与实践的主要对象。而刘文涛的作品中,不断排列与重复的直线在二维画面中构成了如宇宙般恢弘的空间形式,“有”与“无”之间的转换也催生出某种无限性。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在重复与基础的表达方式中渴求着变化与可能性,而周而复始的重复后也意味着走向一定的困境与混沌,其也往往与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困境息息相关。正是当纷繁复杂的现实经历投射于艺术作品中,所有单调枯燥的表现手法才得以被诉诸情感的温度,艺术家遭遇困境、咀嚼困境继而表达困境,才是变化得以发生的契机。

6.png

展览现场

7.png

Ignacio URIARTE,《橡皮筋毯》

地面装置,橡皮筋,尺寸可变 ,2015

8.png

刘文涛,《无题》

布面铅笔 ,Φ200 cm,2016

发展:固有概念、身份与符号地再审视

逐渐上旋的展厅将观者带入艺术家李燎与童文敏对现代生活中“劳动生产”概念的反思。李燎的一系列作品中,通过践行中产阶级提供的“成功经验”——每天完成八件事,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健美的身材,流利的英语,讽刺地呈现了刻板的中产阶级的理想生活以及固有社会评价对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压迫。而童文敏的《工厂项目》系列,则记录了她投身于有规律的、重复性的生产劳作规律中。打铁、睡觉,强制性的工厂生产作息通过录像的不断重复呈现出了一种神经质的荒诞戏剧感。

9.png

李燎 ,《每天八件事》 

胶带,荧光笔,整体尺寸可变 ,2018-2019

10.png

童文敏,《工厂项目-打铁》

行为,中国重庆合伟铁艺厂

单频录像(彩色,有声),10’00”,2016

致谢李琳女士

而在艺术家张子飘与刘诗园的作品中,则更多反映了对女性、母亲身份与既定观念地反问与动摇。在张子飘的绘画中,其区别于艺术史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的躯体被最大程度地解构于画面中,依稀可辨的丰腴女性裸体形态抽象于大面积色彩之中,而极具暧昧与私密的刻画视角则又使画面呈现出极强的空间冲击力。“女性人体”这一经典艺术创作母题,在张子飘的画面中表达了一种细腻的女性情感以及被作为观看对象的女性的自主性。

张子飘 ZHANG Zipiao,Position 02, 2019.jpg

张子飘,《Position 02》

布面油画 ,162×131.5 cm,2019

刘诗园在《见到你真好》中,试图重新通过诗歌的语言来定义一系列被词典、维基百科等规定了意义与阐释的事物。她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话题的讨论往往被规定的语意与阐释所束缚,那么,不同的人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是否可以通过相同的文字来规范解读?如果是这样,那么人基于不同文化语境与人生经历而产生的情感与感受是否就在冰冷的释义中被消解了?这样每个有机体对于事物理解与阐释的自由度又在哪里?通过对事物固有释义地再审视,结合百科全书式地陈列与诗意解读,艺术家提示出了事物的复杂性。而其影像作品《触景生情已不知》记录了一对夫妻在餐桌上的琐碎对话、这场对话中的内容直接指向了影片开头与结尾出现的纷杂的自然图景,暗示着蕴含于日常生活与闲聊中的重重“危机”。

刘诗园 LIU Shiyuan,见到你真好 It's Nice to See You, 2017, 涤纶面料缝纫和综合材料 sewing and mixed media on polyester, 150 × 150 cm.jpg

刘诗园,《见到你真好》

涤纶面料缝纫和综合材料 ,150×150 cm,2017

艺术家们通过反思日常生活中的既定概念与身份,向已被“标签化”、“符号化”的对象与事件发起提问。不论是社会劳动生产中已经习以为常的工作与压迫,或是被某一阶级构建出来的所谓成功学与理想生活,又或是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身份与位置,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偶然被提起的话题,被禁锢的观念与阐释造就了思考的困境,而对其反复的追问则如同逆流之中的勇往无前。克服“习惯性”,往往才能迎来逆转与超越。

高潮:逆转与超越

除了人们熟知的“口腔计划”与“柠檬计划”系列作品以及其背后充满符号性的身份指涉外,此次展览还呈现了艺术家何翔宇的一件影像作品《暗花》。从环境记录视角到高处坠落的水滴不时重重砸落于放在地面上的屏幕,艺术家完成了一次从第三视角与第一视角相互转换的视觉效果,透过屏幕观看的观众会在不经意间直观地感受到水滴砸下突然又暴力的冲击,画面在水滴的拍打下不断变化与重组。观众作为主体,从看似把握一切环境到突如其来面临冲击,艺术家暗示了危机来临时刻的不可预测性。

展览现场

杨健的作品依据《欢乐颂》的两节主要旋律音高设定了一组高度不一的避雷针装置。艺术家借用了主流科学家所信奉的生命起源于闪电击中了大海的观点:闪电自天空而降,看似灾难性的危机之中,新的生命力孕育其中。而一把本应立足于土壤的梯子立于高处,似乎直通云端;而本该伫立于高处的避雷针却被置于低处,高低视角的翻转、危机与生机的共存,逻辑悖论与冲突的背后或许才是感知真相的途径。
艺术家王拓的《审问》则以静帧、旁白、双线叙事的形式,呈现了一段身份置换的反转情节:地方纪检委官员将当初面试职位时的心理技巧逐渐运用于日后的审问工作中去,“被”审问者潜移默化掌握了主动权,成为了“审问者”;而取材于英格玛·伯格曼1966年的电影《假面》的第二条故事线,则讲述了失语演员与一直企图使她说话的护士之间的身份转换,在漫长的陪伴中,护士最终“像一块清空了所有数据的磁盘”,归于寂静。一边是熟悉的现实情境,一边是将故事发展推向极端,二者在旁白的串联下相互交织,身在其中之人面临着境遇的置换,而静帧画面组成的动态影像则需要观众自行在脑海中补充更多细节,共同将叙事推至反转的临界点。

13.png

王拓 WANG Tuo,审问 The Interrogation , 2017.jpeg

王拓,《审问》

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18'35",2017

当从外部环境回归人自身,一切的身份转换与剧情反转似乎都将归于对自我的内省与认知。Vajiko Chachkhiani的影像作品《冬日未至》讲述了一个男人看到海中捞起的一座如英雄纪念碑般的人物雕塑,他尔后发现自己与雕塑面部惊人吻合。男子用车拖行着雕塑一路前行,雕塑在与地面的剧烈摩擦下逐渐支离破碎。艺术家似乎在透过影片隐喻个体从自我历史中的解脱,然而他又困惑于人真的能够超脱于过往历史经验实现真正的自由吗?这些抚育着个体成长的历史、文化、经验与环境,不正是塑造了个体存在于世界、与世界交流的面貌吗?个体周遭的公共与私人领域又是如何干预着人的意识?[3]当我们试图摈弃过往带给我们的印记和困顿以追求绝对的解放和自由,实际上是再一次的面对与回归自我。

Vajiko CHACHKHIANI,冬日未至 Winter Which Was Not There,2017.png

Vajiko CHACHKHIANI,《冬日未至》

单频影像(彩色,有声) ,10'40",2017

终章:“看见”生命的回归

展览结束于建筑最底层的来自于Christine Sun KIM的两组作品,虽然位于底层最后一个展厅,但得益于螺旋上升的建筑形制和巨幅的体量,观众可以从各层展厅中对者两组作品进行不同视角地体验。艺术家Kim先天患有听觉障碍,而在她的艺术创作中却与一直与声音产生着深切的关联。建筑内侧环绕一周的巨幅“Eye Spot”在美国手语语言体系中意为“I see”(我看见,我明白),是Kim为新生女儿讲述行走的节奏与姿态的一件作品。当观众由下到上再到下地环绕整个艺术空间,“Eye Spot”一直伴随着人们漫步,一点点去发现、去体会、去思考。“One Week of Lullabies for Roux”则是Kim邀请艺术家朋友为女儿谱写的一组“特殊”的观念性摇篮曲,Kim在女儿出生后开始思考如何抚养一名听觉正常的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听觉经验,以及这种听觉经验能够带来怎样的感官与情绪反馈。观众静坐在环形的剧场一般的空间中,戴上耳机,感受着重复的鼾声,轻微的吟唱,“Eye Spot”在视线仰望的顶端徐步而行,整个空间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气息。

展览现场

当我无法听见世界上的声音时,我期待可以教你慢慢去“看见”行走途中时间的节奏与韵律;我对世界的理解源于文本和视觉,但我希望你可以听到比美妙音乐更能震动身心的摇篮曲。这大概是一个母亲对新生儿的温柔,是新的生命对世界的好奇与第一次认知,回归的生命在此刻得以彼此慰藉。
展览由此而终。事实上,“练习曲”这个词汇背后蕴含的“基本”与“重复”等概念,在阿那亚艺术中心特有的建筑形制下,作为线索串联起了所有的作品。然而,基础而重复的动作仅仅是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与追溯的第一步,其作品背后催生出来的符号、语境、身份则在起点之上,基于个体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历史文化背景,向着无限的变化与潜能生长。应当说,在线索的作用之外,其更是为不同故事的发展与世界观的演绎提供了一个初始平台。“练习曲”,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是陷入困境的思考,是对自我与环境的不断反思,是超越也是回归。
当我们再度回顾《星图练习曲》,凯奇谈到这组非基于和弦的乐曲却能允许和弦的进入,它怪异、艰涩、离经叛道,如果用政治术语该如何表述?“它允许一种态度在社会上被广泛表达,允许机构、组织、群体在一个没有民族分裂的世界中团结在一起。”[4]1982年,当钢琴独奏家格雷特·苏尔坦首次完整演奏了《星图练习曲》,“不可能”的实例被打破,凯奇理想化的政治宣言似乎得到了一个出口,无解的难题也终会迎来转机。凯奇的创作尝试与背后的宣言在今天仍旧能够给艺术创作与思考提供启示:个人面临的困境与混沌将会走向所有人都参与其中的自然以及社会。当重复性地训练、既定的思维和信息以及所处的生活与社会使创作与思考走向趋近于“无解”的临界点,艺术家个体如何面对自我内省,找到出口,继而在困顿中实现超越?大概如凯奇所言:“……肯定这种生活。并非试图从混乱中获得秩序或是去展示创作中的进步,而仅仅是从我们正经历的生活中苏醒。”[5]
注释:
[1] 转译自詹姆斯·普里切特《约翰·凯奇的音乐》中约翰·凯奇在采访中对《星图练习曲》社会隐喻的论述(J. Pritchett, The Music of John C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98)。
[2] 引自展览前言。
[3] 编译自Winter which was not there | Vajiko Chachkiani at Crawford Art Gallery, Cork
Source: https://visualartists.ie/events/winter-which-was-not-there-vajiko-chachkiani-at-crawford-art-gallery-cork/
Accessed on May 26, 2020.
[4] 编译自Richard Kostelanetz, Conversing with Cage, Rutledge, 2003, P90。
[5] 参考展览前言,原文出自John Cage, Silence: Lectures and Writings,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1973,P95.

文/周纬萌
图片除标注外由主办方提供

展览摄影:在野照物所


关于展览:

poster.png

练习曲
展览时间:2020.5.23-8.23
展览地点:阿那亚艺术中心
艺术家:Vajiko CHACHKHIANI,何翔宇,Christine Sun KIM,李燎,刘诗园,刘文涛,童文敏,Ignacio URIARTE,王海洋,王拓,杨健,张子飘
策展人:沈宸
主办:阿那亚
联合主办:空白空间

16.png

特别项目:由on paper策划的《a one and a two 艺术家书项目》将与展览“练习曲”同期展出,呈现艺术家程昱峥,高露迪,韩磊,简策,蒋志,鞠婷,刘文涛,刘辛夷,蒲英玮,谭天,渣巴,翟倞,郑毅,钟云舒的“艺术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