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到一切清单之母,也就是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本质上,WWW就是无限的,因为它时时刻刻都在演化,它是一张网,兼是一座迷宫,而不是一颗秩序井然的树,在所有令人眩晕的事物里,WWW带给我们最神秘、几乎是完全虚拟的晕眩,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一份信息目录,这目录使我们觉得富有而且无所不能,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确认它哪些成分指涉来自真实世界的资料,哪些不是,真相和谬误之间再也没有任何分野。”
——翁贝托·艾柯《无限的清单》大众媒体里的清单「1」
袭来的疫情令各项活动全面按下暂停键,展览展会作为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成为最受冲击的行业之一。业内纷纷开启“自救”模式,无论商业展、学术展还是毕业展,从线下火速转战至线上。网展宛若“网购”,刷刷浏览器便可跨越时空限制,查看到相隔千里的艺术家作品、了解讯息等。
往年人头攒动的毕业展,近期也都搬到线上,无论是漫游式云端虚拟展厅、资料库式的流动相册、还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图文宣传,在给足惊喜的同时也收到大量观众反馈,被诟病地方莫过于云端形式对于作品质感的扼杀、缺少适配性的互动、毫无征兆的卡顿,也令观赏体验打了折扣。显而易见,利用线下展的观念、思路来观看线上展,不免矛盾重重。而另一种声音则全然相反,真正基于互联网思路的云端艺术展、虚拟展厅还未成气候。
来源:裸眼3D新体验-X虚拟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云端小程序相关课程等(图源今日美术馆)
Get Well Soon! 快点好起来!
泰佳·布莱恩&山姆·拉文 2020
来源 “We=Link: 十个小品”
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
《eGovernment.or.kr》Yangachi 2003 (2019年重置) 来源 “We=Link: 十个小品” 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
“线上展览”标准从何处建立?如何区分真伪“虚拟”?究竟是危机时刻的替代品,因无法开办活动或到达现场体验观展的权宜之计,还是被打开的魔盒,成为一种“旧媒新用”的开端?以致完全重塑策展人的思路、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行为?革新观众看展的参与模式?构筑全新的媒介场域?
从线下沉浸回归线上观看,虚拟“倒退”了吗?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线上线下,艺术展览的本义是恒定的——包含公开陈列艺术作品及相应的文献、资料、影像记录,同时营造教育、观赏、社交和服务的等基本要素。在一项原始定义不断被丰富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很多疑惑,旧的概念未被消解,新的内涵不断叠层,艺术融合其他行业,功能全方位增多,综合程度大大增强,演变成混合的空间媒介。
Teamlab团队的系列沉浸展现场 https://art.team-lab.cn/
正历经的工业4.0的时代,新技术令展览“全面性、多元性、综合性”开发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大热的“沉浸式体验展”,结合全方位视听媒体、调动人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营造感官互通,强调全景式体验,从而升华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虚拟情景。典型例子从日本火到中国teamlab团队的系列展,数字化的“杜鹃花、菜花地、蝴蝶花舞、海洋极光”,把自然搬进科技;兰登国际的大型装置作品《雨屋》“淋雨却不被淋湿”的体验足足赚够了眼球,轰动伦敦、纽约、上海等世界各地。不得不说混合空间的“像”是充满吸引力的,亦真亦假难以辨别,以至于观众渐渐接受“虚拟”作为一种新的真实,“沉浸”令享用的成分大于思辨,显然这种虚拟与云端的虚拟全然不同。
Random International,Rain Room 来源:https://www.random-international.com/
从绚烂的“景观”中被赶回屏幕端,因不得已只能在手机或者电脑屏幕前刷刷图样的时候,避免不了心理落差,特别是在网络环境、界面技术支撑困难的情形下,观众叫苦不迭,直呼对作品的“暴殄天物”。譬如此前改为线上的巴塞尔香港博览会(2020年3月20日-3月25日),参会的235家画廊带来2000多件艺术精品,总价高达2.7亿美元,但开展后约20分钟左右,网页陷入卡顿,进入紧急维护;毕业季上多家艺术院校炫技、浮躁的视效令观众抱怨,原本指向性并不清晰的信息交互指示愈发令人找不到北;“点了两下头晕目眩,只好关掉”“电脑发热,除了卡还是卡”,蜂拥而至的“网民”击垮了一个又一个展览,令工程师们措手不及;如此糟糕的交互体验甚至令网友纷纷怀疑线上展模式存在的必要性。这也的确引人思考,线上展就如此了吗?
图片来自各院校毕业季网络宣传视觉效果
线上展与线下展本身就是两种逻辑,多数人遭遇的症结在于目前的线上展基本照搬线下的场景化,却又丢掉了“在场感”,也并非完全遵循互联网的交流、传播模式和运行法则,以及由此引导的一系列具体运转策略。因此,尝试理清真实的虚拟和云端的虚拟,改变固化的思路,以虚拟的方式来理解虚拟,可能是真正促发线上虚拟展览运转的契机。
线上展览和展在线上,怎样“看”才能不别扭?
目前来说“线上展览”并没有标准化的定义,大众接触到的模式基本分成三类:一是线上集中呈现相关展览的图样和介绍,像动态画册,被当作一种“可视化资料库”;二是类似地图照相技术,真实复映线下美术馆的场景,人们利用手机在箭头引导下可360度全方位“漫游”;三是由于疫情影响后初现端倪或者着重深化的“虚拟展厅”,像“游戏”一样携带互动性质,超越了时空场景限制,最重要的是呈现的作品全都是基于特定的线上模式创作的,也是部分人继续开拓和尝试的方向。
www.chnmuseum.cn
故宫博物院“全景故宫” https://pano.dpm.org.cn/
前两种方式并不陌生,全球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早在前几年已推出互联网展厅,如泰特现代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等等。而受到疫情影响,迫于场域和环境限制更多的美术馆、展览馆、商业策展团队火速转向线上传播。就我国来说,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数据初步统计,已有1300余家博物馆通过国内网站及常用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推出线上展览2000余项,浏览人数超过50亿「2」,故宫博物院的“全景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线上数据库”、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等等都是大热门。
“谷歌艺术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
结合两种方式集成强度最综合、最具代表性的“谷歌艺术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前称谷歌艺术项目 Google Art Project)于2011年起就抢先一步,与世界各地博物馆合作,利用Google街景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并以超高像素拍摄馆内历史名画,供用户观看。据谷歌目前的数据,全球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家美术馆展览馆与之合作。「3」其推出的“十亿像素”技术,以高清分辨率完美呈现和还原艺术品各个细节,大胆地讲,去到实地美术馆,都不可能如此之近地“看清”作品,高清像素下,笔触质感尽显。而谷歌还分类了众多大众化的互动栏目,比如Art Transfer,用户上传照片便能输出梵高或者康定斯基风格的作品照片;“艺术自画像”,上传照片后观众在海量名作之中找到与观众自己的最像的肖像,恰到好处的互动使它并不枯燥。
可以坦言,在技术开发成熟、定位清晰、交互便利的情况下,这种两种云端展示的“资料库”模式,大大提升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便利性、观赏的愉悦性,是令人们拍手称赞的一类,“信息共享”的责任也得到了发挥。但云端在不断被开发的情况下,似乎可能性不止如此。
“不可能的事”?线上虚拟展的祈望
最近一些团队的新虚拟展览引发人们的关注,这些云端展览区别于前两种模式,不仅弥补了被忽视的互联传播规则,也增加了新的交互模式,注入互联性、开放性、游戏性、媒介性、创新性,显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线上虚拟展览”标准范例。此前3月陆续上线了一批线上展,比如今日美术馆“Future云端”APP和小程序看展,2010年开始搭建360全景线上观展,2018年“今日新媒体实验室”启动,倾向调整思路,“实现从策展到执行全方位的线上展览探路,全面启动线上展览模式”;艺术收藏家黄勖夫Michael Xufu Huang及Theresa Xie 共同创建“X虚拟美术馆”也在3月推出,强调了一种游戏的体验,打破“白盒子”,用户可360°进行空间环绕,令人惊喜的是,手机端观展系统联合重力感应,与很多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的确也是将物理空间与虚拟语境的互动向前推进了一步。
今日美术馆“Future云端”APP和小程序看展/相关课程等(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3月30日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在线特展由张尕策展“We=Link: 十个小品”,意图用皆为互联网原生形态倾向的作品,尤其针对多种社交媒体平台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挪用,挖掘移动技术的潜力。几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包含了20万条祝福讯息的一张巨大的电子贺卡《快点好起来!》讯息来源于广受欢迎的众筹网站;赫尔穆特·史密斯《屏幕时间》演变成一个社区时钟,通过每个人的手机背景将陌生人连接起来;叶甫纳的《柯大夫在线》虚拟了一个人工智能医生柯大夫(Dr.Corona与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读音相近),可以在线向柯大夫提问,它的回答是“同情用药”,也指向了日常人们总相互开“心灵鸡汤”的反思等等。
“We=Link: 十个小品” 线上展览
Dr.Corona Online 柯大夫在线 叶甫纳(YE Funa)
来源 “We=Link: 十个小品” 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
又如“「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的六个虚拟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宋协伟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总策划薛天宠、王乃一,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进行学术合作,网龙网络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六小组向线下摹本的展览发出不同挑战,比如「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大胆选择“在危机背景下去虚拟火星做展览”跳脱物理界限、现实场景,令此虚拟真正成为“虚拟”,不再作为某一线下展览的分身;「防灾救助舱」「THE X FACE MASK!」「INOUT/疫蝶效应」等搭建关系平台,作为“网民”的身份可自行参与其中,线上展变成一场没有时间限制的开放平台。
图片来源“「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html
回到本次中央美术学院云端毕业展厅,策划团队延续“「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的思路,但是根据“央美美术馆”非实体展馆进行了调整,又区别于大多数博物馆的拍照复刻场景模式,网龙技术公司结合团队对于krpano、Three.js两套图像引擎的技术融合,使用unity3D引擎最新版本HDRP高精度渲染,高度拟真还原美术馆展示效果。可以看作结合档案式与漫游式两种路径,但与地图照相漫游博物馆不同的是,该馆是无实体拍摄下的虚拟场景,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
中央美术学院云端毕业展 https://art2020.cafa.edu.cn
“火星展给予了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完全开放的空间,让他们不需要考虑能否落地,但如果把一张画贴在火星,可能效果就完全弱下去,艺术家便会自己来转变创作的作品,使它适合在’火星’展出。毕业展不太相同,学生作品种类繁多,原本还设置学生们自行编辑后台,处理自己的作品,但背后技术其实是相当复杂的,我们也通过这两次的实践让人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从个人角度来看,线上线下展也会经历一个分化,不一定非要杂糅在一起。”负责执行的策划人薛天宠如此表示。本次毕业展的线上视觉团队负责人刘治治也提到线上视觉设计的一些不同之处,线上线下视觉是不同系统,相比印刷,线上的标志是”活的“,统一在一个基本矩形线框,并根据不同院系的特质进行符号化的重构和变换,跟随场景的运动趋势调整,在虚拟空间中游走、分散、聚合等等。由此不难发现,线上展览从策划呈现到视觉效果都区别于线下模式,厘清这样一条思路,虚拟和真实的误差才会自动分离,诺大的自由互联世界,虚拟展览的尝试还有更多可探寻的空间。
一旦明确界限意识,真正的线上虚拟展览会与实体空间的展览完全走向两个方向,“在场”与“虚拟”互不干涉。线上展览也不再是线下展览拍摄照片后的替代品,它有自己的法则。所有基于现实空间场馆的策划模式全部将被打破,展览被赋予全新的展示、社交、互动、营销等的能力。
种种例子给予了一些反思和猜想,其一,从概念上来说,“万物互联”提示着平等赋权的内涵,人人都能参与网络生活,也从新的角度向“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命题再次发起了挑战,借由技术的强力支撑注入了不同的诠释。其二,对展览创作的主体包括策展人、艺术家,都需要重新依据互联网思维对展览和作品进行建构,其三,大大脱离了线下场景的固定限制,面积、地域、人数、时间,对于云端来说,配合不断升级的技术服务,仅是一个个数字,这也是最直观的益处。而毫无疑问新的问题又来了,艺术家是在为谁创作作品?观展网民变成了游戏里的“头号玩家”?虚拟空间的“天花板”限度在哪?这或许是下一步才亟待探讨的问题。
Screen Time 屏幕时间
赫尔穆特·史密斯(Helmut Smits) 2019
来源 “We=Link: 十个小品”
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
苏珊·桑塔格 《沉默的美学》写到“每一个时代必须为自己重塑一个’精神性’的计划。到了现代,这个计划最具活力的隐喻之一便是’艺术’”「4」。艺术创作媒介基于技术、文化、材料的更新而改变,遂即影响展览的方式,物质文化、技术进步、艺术家问题意识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但当下技术变化的步伐太过于迅速,以至于“灵光”频频闪动。所有的一切回归的原点还是技术进步与人类本身的关系问题,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曾在《未来设计》中提到的一个口号变化或许给了一些提示:
“科学在发现,
工业在应用,
人类在适应。
——193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题词
人类在规划,
科学在研究,
科技在配合。
——21世纪以人为本的设计箴言”「5」
从人类适应科技到科技配合人类,一切还是要重回“以人为本”的议题,无论线上线下把“人”在首位,“因地制宜”地改变策略才是展览的价值诉求。在这一点上很好打比方,便于操作的界面、顺畅的交互就好比线下展有舒适的场所、适宜的展线,“媒介”作用力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显然这也是目前被观众吐槽最多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再给技术解决多一点时间,给虚拟空间多一点空间。
话说回来,与最近大热的“短视频”带货、助农滞销计划,包括众多院校的网络授课一样,线上虚拟展览看似是“拯救危机”促发的不得已转变,但实则没有技术累积很难到达这一步,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产物”幻化成服务生活的各项媒介,这暗含了科技发展引发转变的必然因素,只不过“危机+机遇”共存,加速了催化之功效。像艾柯在“大众媒体里的清单”提到的万维网“它是一张网,兼是一座迷宫”,天马行空的地方,想象肆意奔流,时刻都在变化,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文/张译之
图片详见标注/致谢展览主办方及艺术家
「1」翁贝托·艾柯《无限的清单》,中央编译出版社,第356页;
「2」国家文物局新闻资讯 http://www.ncha.gov.cn/art/2020/5/18/art_722_160652.html
「3」谷歌艺术与文化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
「4」http://www.susansontag.com/
The Aesthetics of Silence,Every era has to reinvent the project of "spirituality" for itself.In the modern era, one of the most active metaphors for the spiritual project is “art.”
「5」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未来设计》第133页,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