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自由如滚雷在路上:鲍勃·迪伦艺术“光/谱”展北京重启

文:Sue Wang    时间: 2020.7.27

2011-Bob-Dylan-Live-In-Beijing01.jpg

2011年4月6日鲍勃·迪伦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演唱会现场 (图:梁爽/中央美术学院)

在仰视与期待中,2011年4月6日,70岁的鲍勃·迪伦(Bob Dylan)第一次站在中国北京的工人体育馆开唱,没有华丽的嗓音,没有绚烂的舞台,他甚至吝于多说一句谢谢,更没有唱广为人知的《答案在风中飘扬》(1963)。就这样,鲍勃·迪伦坚定地保持着与“通俗”的距离和对”主流“的警惕。除了约占三分之一的外国观众,有些慕名“朝圣”的中国观众纷纷费解,鲍勃·迪伦如吟诵般并不轻松的演唱到底在表达什么?为什么他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传奇?作为美国文化的标志人物,他又为何如此卓越?

因语言文化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在隐约间似乎成为了许多中国普通民众深刻理解鲍勃·迪伦的障碍。鲍勃·迪伦的影响力从不仅限于民谣、布鲁斯和摇滚的音乐领域,作为歌手和诗人,他的影响力超越了文化甚至深抵美国社会和精神层面的启迪,正如美国摇滚歌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在1988年鲍勃·迪伦位列摇滚名人堂(Rock & Roll Hall of Fame)时所评述的,“鲍勃以猫王解放身体的方式解放了思想。” 诚然对于鲍勃·迪伦的理解与阐释均无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美国文化历史,他也因“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而在2016年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史无前例的嘉奖也使他被人们誉为“摇滚乐的桂冠诗人”。

bffecc1775eb4f2388175b1e0b8f41fc_th.jpg

 鲍勃·迪伦荣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图片来源:www.nobelprize.org)

除鲍勃·迪伦在音乐与文学领域的巨大成就之外,相对来说他的视觉艺术创作却鲜少在国内被提及。2020年7月25日,鲍勃·迪伦的艺术大展“光/谱”(Retrospectrum)继上海站之后,首次在北京登陆今日美术馆。涵盖油画、丙烯、水彩、粉彩、炭笔素描及金属雕塑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本展集合鲍勃·迪伦六大系列共140余件艺术作品与相关文献资料来呈现鲍勃·迪伦的艺术体系并诠释他的灵感与创造力。

001.jpg

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海报墙 (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一、从明尼苏达州到格林尼治村

“民谣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

它们是图画,是比我能说出的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的图画”

“Folk songs were the way I explored the universe, 

they were pictures and the pictures were worth more than anything I can say. ”

乍入展厅最先纳入视线的就是鲍勃·迪伦人生与艺术创作的起点,一幅通向远方的《铁道》(2007),“铁道”是鲍勃·迪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之一,不仅因为他出生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并成长于希宾镇,幼年时他曾经常等待在铁路道口运矿的火车,还因为在巡演的路途上他曾多次以火车为交通工具,“铁道”及沿线的风景成为了他逐渐成熟的见证,“我从小就见到,听到火车经过,它们总能给我安全感……远处传来的火车声响多多少少让我觉得自在,好比万事俱备,好比我身处某个平坦位置,从未深陷险境,一切都契合得严丝密缝。”

通向远方的《铁道》(2007).jpg

鲍勃·迪伦《铁道》(2007)现场图片/Sue

除了在展览徐徐展开前以八分钟的影像资料为起点浓缩介绍了鲍勃·迪伦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展厅还以史料照片的形式还原了他在1960年初次登台的格林尼治村“Café Wha?”的民谣舞台场景,舞台一角摆着鲍勃·迪伦亲自设计的吉他,屏幕上播放着《答案在风中飘扬》的演唱影像资料。此外,鲍勃·迪伦探讨文字、音乐、图像关系的MV《地下乡愁蓝调》与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朗读缺席感言的声音资料等也均在展览中得以呈现,以多样化的场景切换,展览试图还原鲍勃·迪伦真切而又复杂的经历并体现变革时代对于艺术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005.jpg

鲍勃·迪伦探讨文字、音乐、图像关系的MV《地下乡愁蓝调》在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从最底层寒冷的地球小角落出发,为了追随自己的偶像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19岁的鲍勃·迪伦离开家乡来到纽约。纽约格林尼治村的咖啡馆里,当时是很多诗人、音乐家和艺术家的聚集地,鲍勃·迪伦曾在这里演唱并在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中收录了《给伍迪的歌》(Song to Woody)致敬自己的民谣偶像。2019年鲍勃·迪伦再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模拟酒店信笺并冠以黑水牛(Black Buffalo)自己工作室的题头,重新抄录歌词并配以插图,这不仅象征着他对民谣精神的传递,也是自己在路上的纪念,从未停止的巡演路上,类似的酒店信笺上一直记录着他的所思所感。以这种形式创作的作品构成了鲍勃·迪伦的“书写世界”(Mondo Scripto)系列,其中他选择收录了部分自己创作的经典民谣歌词,每幅钢笔手写歌词旁均配有石墨素描。每当现场演出,鲍勃·迪伦经常即兴重写歌词演绎,在音乐与语言的流动中,素描作品表达了他在视觉艺术中的反思和再创作,图像与语言表达不仅具有互文性,更以定格式的场景和讽喻式的意象揭示了美国文化中的意义符号。

《给伍迪的歌》(Song to Woody).jpg

鲍勃·迪伦《给伍迪的歌》(Song to Woody)  现场图片/Sue

二、自由如滚雷在路上

“我一直想着,画画的时候不去刻意为之,

不去自我指涉。把我当时看到的世界客观地表达出来。”

“The Idea was always to do it without affection or self-reference, to provide some kind of panoramic view of the world as I was seeing it at the time.”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2005年完成了关于鲍勃·迪伦的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该片讲述了鲍勃·迪伦从1961年初到纽约,直至1966年完成英国巡演期间六年的时光。1966年,鲍勃·迪伦因骑摩托车遭遇车祸必须进行休养,由此他拿起画笔开始进行绘画创作。 

《没有方向的家》剧照,和安迪·沃霍尔在一起。.jpg

《没有方向的家》剧照,鲍勃·迪伦和安迪·沃霍尔在讨论“猫王”主题作品。

“早期纸本”系列来源于鲍勃·迪伦在1973年出版的《写写画画》(Writings and Drawings),他首次将自己1961年至1972年之间的原创歌曲歌词配以素描插图,而本次展览中呈现的这些早期作品共九幅插图也是首次在北京公开亮相,以极其朴素的黑白线条,他勾勒记录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和身边的世界,真实而又诙谐。

再后来以“填绘留白”(The Drawn Blank Series)之名,鲍勃·迪伦将1989-1992年之间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巡演路上创作的速写集结交由兰登书屋出版。尽管原作已经遗失,鲍勃·迪伦后续对这些速写多次重新进行填色和再创作,基于这些在旅程中记录的肖像、地标、风景以及看似平淡无奇的角落,他以不断变化并生动的方式再现多样而又多彩的生活图景。

鲍勃·迪伦创作铁艺作品工作照 图片来源Halcyon Gallery.jpg

鲍勃·迪伦创作铁艺作品工作照 (图片来源: Halcyon Gallery)

“铁艺”雕塑作品系列展览现场.jpg“铁艺”雕塑作品系列展览现场  图片/Sue

展览主办方之一上海艺仓美术馆馆长余光照先生特别在开幕致辞中提到他对鲍勃·迪伦的“铁艺”雕塑系列作品的推崇。融合了力量与美感,“铁艺”雕塑作品系列是艺术家结合了装饰性和实用性进行的艺术创作,工业化的质感,废旧零件与工具的巧妙组合又仿佛现实性的寓言,被艺术家重新赋予了生命和功用。

坐落于美国61号公路最南端的新奥尔良市是爵士乐的诞生地,而这条公路也被称为“蓝调公路”,因为许多非裔美国音乐家迫于生计都奔波在这条公路上。61号公路与密西西比河平行,纵贯美国中部,穿过鲍勃·迪伦的故乡,直抵美加边境。“新奥尔良”系列(The New Orleans Series)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清冷低沉的色调,每幅画面都极具故事性,在厚重的表达下是冷静的观察和深刻的关切。

006.jpg

今日美术馆“新奥尔良”系列(The New Orleans Series)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从乡下大男孩到聚光灯下的时代歌手,鲍勃·迪伦在1975年再次组织摩托车队带着帕蒂·史密斯(Patty Smith)和艾伦·金斯堡(Alan Kingsburg)等人一起环绕美国中部和北部进行巡演,关于巡演现场的纪录片《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再次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并在2019年6月实现全球首映。这些路上与心中的“混沌与激情”是关于自由与流浪,关于诗歌与远方,再也无法复制的狂欢,也是鲍勃·迪伦心中永恒无尽的公路。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视觉.jpg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视觉海报 (来源:https:https://www.thedigitalfix.com)

三、唯有变化得以永恒

“出路变化莫测,我不知道它将通向哪里,但无论它通向哪里,我都会跟随着它。”

The road out would be treacherous, and I didn’t know where it would lead 

but I followed it anyway.

尽管已至古稀之年,鲍勃·迪伦一直保持着与时代共振不衰的创造力。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使所有人意识到自我与他者在危机面前的无奈,鲍勃·迪伦也因疫情的蔓延暂停了在日本的巡演而居家隔离。美国时间3月27日午夜,鲍勃·迪伦睽违八年再次发表时长约16分56秒的原创新歌 《Murder Most Foul》,歌名取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台词,“最卑鄙的谋杀”,这如“史诗般的散文诗”以意识流的形式引经据典地回顾了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与事件,以肯尼迪被刺杀的历史事件为开端,其后所引发的音乐、艺术和文化的震荡如回忆、如告诫、如启示。

芸芸众生中,有人奉鲍勃·迪伦为先知,也有人称他为背叛者,然而任谁也无法否认他从不停歇不愿重复的脚步。“平凡之路”(The Beaten Road)系列也是鲍勃·迪伦的系列近作,这些图景式碎片化的作品看似是他记录着旅行中美国公路沿线的风景,其中更折射着艺术家浓厚的怀旧乡情和欣然坚持在路上的执着。

展览现场 2.jpg

展览现场    图片/Sue

除了公路沿线,鲍勃·迪伦也以画笔记录了对他影响至深的城市场景,由24幅小画拼接的美国风貌全景式装置跨越了艺术家从乡村到城市,从日出到日落,从沙滩到雪山,不愿停驻的跋涉。《无尽公路 III》(Endless Highway III)是鲍勃·迪伦2016年创作的作品,公路通向着未知的出口,长日将尽中晚霞有如燃烧的火焰,“沉入时光深处雾气氤氲的废墟,远远越过冻僵的寒叶,穿出阴森悚栗的树林,来到多风的沙滩,与狂乱伤悲的扭曲界域,遥遥隔开……且让我忘记今日直到明天来临……”(Down the foggy ruins of time, far past the frozen leaves/The haunted, frightented trees, out to the windy beach/Far from the twisted reach of crasy sorrow…Let me forget about today until tomorrow)(引自《Mr.Tambourine Man》歌词),这如诗行板抽象而迷幻的自由,就是鲍勃·迪伦向往而不断变幻的远方。

《纪念碑谷日落》,三联画,274.4 × 124.3 cm,鲍勃·迪伦,布面丙烯,2019.png

鲍勃·迪伦《纪念碑谷日落》三联画,274.4 × 124.3 cm,鲍勃·迪伦,布面丙烯,2019 (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纪念碑谷日落》(Sunset, Monument Valley [triptych])是本次展览中惟一在展的三联画。纪念碑谷位于美国纳瓦霍(Navajo)印地安保留区,处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与犹他州交界,这里也是美国西部的象征。在通向日落壮丽景观的公路上,鲍勃·迪伦绘入了自己的蓝色座驾,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永远年轻”的牛仔,跟随己心,无畏边界。

结语:

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次展览几经波折终于正式定档于2020年7月25日正式向公众预约开放,展期将一直持续到10月18日。2020年是如此的特别,总让人在感念中不免唏嘘,对于后疫情时代下美术馆的面貌,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坦言她一直在思考,并希望藉由本展与观众分享鲍勃·迪伦“充满力量与希望的艺术创作”,“希望对公众的响应总在每一个 ‘今日’开始,愿我们大家都像一颗滚石,永远年轻。”

鲍勃·迪伦《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 2018.jpg

鲍勃·迪伦《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 2018 (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也许从这个展览中你并不能完全获得自己想要知晓的答案,但它仍不失为打开理解之门的线索,穿越风起云涌的美国六十年代,观看鲍勃·迪伦眼中的美国图景,从混沌中去试图更深刻地感知跨越文化的表达与理解。时代仍然在变化,面对或“丧”或“燃”的现实,我们终究可以找到自己的出口,我们也将继续在路上。

参考文献:

[1]Dylon, B. CHRONICLES: Volume One [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4.

[2]  鲍勃·迪伦.编年史[M].徐振锋/吴宏凯.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3]  Flanagan, B. 孙孟晋.光/谱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Z].上海:艺仓美术馆,2019.


文/Su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