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支持,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宝甄艺术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共同体——2020年中国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亮相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本次展览由著名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前主任薛永年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葛玉君先生担任策展人。展览基于对疫情及当代艺术生态的深度反思,以 “共同体”为顶层理念,因循“以美育人、学术引擎、时代朝气”这一艺术传承脉络,邀请到几十位中国当代艺术界颇具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联袂擘画出一条当代艺术与美育发展文脉在当下的传承之路,进而探究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所面临或蕴含的潜在话题。此次展览也是献礼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南山建区3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
展览获得高度好评,展览期间深圳市委副书记郑轲、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南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子彬、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大伟、南山区副区长练聪女士、南山文旅广电体育局周保民局长等专程参观展览,并给与高度评价。
纵观“共同体”理念,可上溯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主张人与道、人与物、物与物三个维度的汇聚合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面性和自新性;现代以来,与这一理念更为贴近的案例之一则是上个世纪,德国艺术家博伊斯敏感于二战给世界带来的难以修复的伤痕,极力倡导的“扩展的艺术概念”即“社会雕塑”学说,他谈到,除了人类之外,自然、动物、土壤、森林等这些都是“人类外部的器官”,需与之协同配合,才能实现人类发展的进程;从疫情的爆发直至近些年出现的诸多生态等问题考量,“共同体”更是一个全球化语境下的迫切命题,而作为“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艺术”,以其审美经验性,情感想象性和感性形式性,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着眼于非功利化情感诉求,着眼于内部差异化调整而非外部对立化的排斥,最终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内涵。
此次展览分为“以美育人”“学术引擎”“时代朝气”三个板块,不仅邀请到众多学界泰斗、时代大家,同时邀请到诸位艺术界中坚力量以及部分80后乃至90后的充满“朝气”的青年新锐。从地域来讲,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重庆、西安、南京等多地艺术家,囊括八大美院及清华美院、上海美院、南艺等多个高等学府的学术力量,来构建一个所谓的艺术“共同体”,以反映不同年龄结构的艺术家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体现不同时代命题的艺术创作观。展览融汇了“高学术引领” 、“近生活美学” 、“大数据支撑”三大特色,可谓一次囊括多元化“融创新”诉求的尝试。
本次展览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艺术领域的探索,是“共同体”文脉在当下的延伸。
“共同体 ——2020年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前言
庚子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摆,而正当国内情形刚刚缓解之时,疫情却又迅速在欧美乃至全球弥散开来,并伴随诸多次生效应的出现,对整个人类命运形成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巨大挑战。尽管目前我们或许无法准确对其进行描述,但“2020年”势必成为多年后历史书写者所关注的重要节点。而随着疫情的肆虐,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共同面对的迫切性问题……
实际上,从20世纪开始,对历史的叙述已经由之前“纵向的”“历时性”的时间线索的话语参照逐步调整到一种“横向的”“共时性”的空间场域的阐释系统当中,历史的发展也已不仅仅是从古到今的“线性”脉络的延伸,更是暗含着从“这儿”到“那儿”空间性线索的弥散与拓展。而在我们生活的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迅速更新、虚拟世界兴起、全球化日益深化,这一境遇就更加凸显。在人类享受其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反之,资源短缺、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性延伸,成为整个人类所共同面对的课题。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2012年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初衷。(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也正是基于对疫情的反思与上述思考,促使我们将此次展览的主题调整为“共同体”,进而探究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所面临或蕴含的潜在话题。此次展览也是深圳成立特区40周年、南山建区3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环。
与艺术有关的“共同体”理念,可以上溯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乃“始万物” “生万物” “成万物”,天、地、人三者有机统一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完美的结合,并由此催生出的传统文化(艺术)关照。在艺术领域,大量的文人画题材在某种意义上都蕴含着这种价值观念与生命体验。现代以来,与这一话题更为贴近的案例则是上个世纪,德国艺术家博伊斯敏感于二战给世界带来的难以修复的伤痕,极力倡导的“扩展的艺术概念”(Expanding Concepts of Art)即“社会雕塑”(Soziale Plastik)学说,他谈到,除了人类之外,自然、动物、土壤、森林等这些都是“人类外部的器官”,都是艺术家关注的对象。而我们正在毁掉这些“人类外部器官”。因此,我们应该也只有开始与动物界,与植物界与土地对话,否则我们就无法生存。因为如果失去了我们正在毁灭的这些生灵的协同配合,人类发展的进程就不可能实现……而作为 “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艺术”,以其审美经验性、情感想象性和感性形式性,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着眼于非功利化情感的诉求,着眼于内部的差异化调整而非外部对立化的排斥,甚而着眼,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面对我们共同的语境与问题,展开实践意义上的创作与探索。而本次展览则正是“共同体”文脉在当下的延伸。
此次涵盖中国当代艺术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精品创作的“共同体 ——2020年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某种意义上尝试以一种具有“融意义”的艺术共同体的形式呈现(“融”与“共同体”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性)。其表现为,一方面以“高学术引领”的学术展览为根本契机;同时,则是走向大众,面向多元化、多层级审美倾向的一次展示,具有“近生活美学”的意义与内涵;其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则是“大数据支撑”,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技术革新语境中,在“艺术与科技”创新的交融中,结合线上、线下,融入艺术市场在内的立体式推广机制。当然,对于本次展览的意义则是融合以上三个特征,在“美育具有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所开展的一场关于“艺术与时代命题”、“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日常大众”等多元化“融创新”诉求的一次尝试。
所谓“高学术引领”是强调以学术为本、为根,以学术带动其他方面的综合提升。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在“美育”板块邀请到美术界泰斗戴泽、邵大箴、薛永年等先生参展以传承美育精神。他们从20世纪上半叶走来,是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以及美育工作的历史见证者与推动者。他们作品的参展无疑从纵向梳理出一条艺术史与美育发展文脉在当下的传承之路,使我们在反思当下艺术发展美术教育现状的同时,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溯源点。进而充分理解“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意绘传世之作”的精神内涵。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二则是“传帮带——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美学精神的视觉呈现”,除上述老先生外,包括邱振中、何多苓、许钦松、丁一林、马路、井士剑、金日龙、冯斌、庞茂琨、王颖生、卢禹舜、陈湘波、刘万鸣等时代大家,第二板块“学术引擎”则以中间力量为主导,包括摄影领域的王川、姚璐;中国画板块的丘挺、刘西洁、王巍、王德芳、白璎、叶芃、潘一见、颜开、廖勤、朱小坤;油画界的郑金岩、雷小洲、石煜、师进滇、刘明才、桑德罗﹒特劳蒂、武宏、康蕾、来源、马佳伟、刘顺华、李卓等各大美院的重要师资为此次展览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展览还邀请了部分80后乃至90后的充满“朝气”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如孙博、王启凡、王之言、冷文、郑驰、王盟、裴振宇、曾胡林、钟鼐、许京甫、帅鹰、肖婷婷等活跃的青年新锐艺术家,体现艺术传承及时代风貌。从地域来讲,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重庆、西安、南京等多地艺术家,囊括八大美院及清华美院、上海美院、南艺等多个高等学府的学术力量,来构建一个所谓的艺术“共同体”,以反映不同年龄结构的艺术家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体现不同时代命题的艺术创作观。此次展览亮点之三则是,表达“凝练时代精神”的主题。一方面一部分艺术家敏感于疫情的紧迫性,塑造出来发自内心的针对这一时期疫情泛滥状况的思考,另一方面,参展的作品中,有部分是表现深圳发展成就的,如《港珠澳大桥》等,深刻反映在深圳成立特区40年,南山建区30年的卓越成果,以及众多对当下生活体验的描述。来探讨美术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近生活美学”则是指使艺术走出象牙之塔,走进大众生活。此次展览是一次较为立体的呈现,既有对时代问题深切把握的重要题材,同时也有对艺术本质深入追问的学术思考,更有与当下日常生活近距离接触的青年画家的情感体验,与当下多元化的艺术生态、价值诉求充分契合。走进大众,回归日常,传递生活美学。通过不断征集和遴选师出拥有天赋才华的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将兼具艺术之美和升值属性的潜力型原创艺术真品带给千家万户,从而引领艺术品消费习惯的变革和风尚。青年板块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全国专业美术学院毕业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在传承学习优秀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包,吸纳国内外各种优秀艺术成果,将艺术理念不断开拓和延伸,表现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风格独特又充满新意,表现各自成长历程中的生命体验,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其三,所谓“大数据支撑”指的是“艺术+”互联网、区块链生态的打造。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采取艺术品与移动电商相结合的模式,构筑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艺术创意平台。探讨艺术与市场、艺术与资产配置、艺术与大众日常消费之间的关联,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更意味着助力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功能,为艺术学子的优秀创作转化为市场提供更为多元、有力且可能的支撑……
最后,预祝展览成功!并祝愿疫情早日烟消云散,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共同”在丛中笑!
葛玉君(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20年5月1日
图、文/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