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思维善变、有恐惧和焦虑的生物,今天绘画的魅力可能就和人这个物种的瑕疵有关系。”
——仇晓飞
人都是有瑕疵的,艺术的魅力可能就藏在这些瑕疵的对立面上,并变幻出全然不同的景观图像,启发新的哲思。艺术家仇晓飞1977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他有着良好的创作素养和基础功底,其创作端点经常源于个人家庭记忆和日常经验,却又不仅仅限于这些眼前的浅近图景,而试图从思维和意识的更深远之处,追寻表象之下的涌动暗流。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最新策划的艺术家仇晓飞个案研究展分为两个阶段,展览的第一个阶段“Part I:赤”(2020.9.12-10.21)近期已开幕。该两阶段的研究展将在四个月内呈现仇晓飞的最新创作,以及透过这些作品窥探作为个案的艺术家,在过去近二十年的绘画道路上是如何以一种螺旋式的轨迹反复探索,追寻绘画与艺术意义的过程。
《赤》|Red 300×200 cm 2020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整体及局部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Courtesy of the artist
进入展厅后两侧高耸黑色墙体组合出狭长通道,尽头的光源引导观众进入情景,特意为本次展览搭建的这组空间也正起到了“隔离”开外部的世界的效用,开启了故事的序本。转场而见独立展厅之中聚焦陈列的仇晓飞在疫情期间的最新创作《赤》,如同作品的名称一样——层次丰富的赤红色层叠翻涌,激荡的色调构建了基础背景,画面之中独臂人物似乎被奉为“神话”,却表情凝固、动态迟缓、沉寂、安稳,一只掉落的“眼睛”似乎都要消磨不见,人物形象的具身化、色彩的冷静化都与背景的喧杂、图形的抽象形成强烈的对比。
据介绍,画中的形象来源可追溯到艺术家2010年的一件作品《静靛》,里面张开双臂的老者描绘的是在意识中“梦游”的精神病患者,但不同的是彼时的背景是平静的深蓝绿色,而本次的作品中人物却成了“断臂”,这种色彩和形式上的转变也带来了更多品读的空间。
《赤》局部细节
疫情期间对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时间安排和生活方式都造成了影响,仇晓飞也表示这期间也画了不少作品,与他一贯基于生活体验和感悟的创作路径相似,画面形象的塑造和色彩的对比显现出矛盾性,但这次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似乎更能调动起观众的回忆和情愫——忧虑、烦闷、苦痛抑或是平静、希冀、无惧。因为红色在所有颜色所携带的隐喻特性之中,是最具宏大和强有力的,提到红色不免联想到“战争、战斗、血液”等等极具历史性和情感性的表达,而隐藏在画面之下的多重关系也被仇晓飞“藏”起来,除了少能显现形态的人物、背景的远处楼房,其他的“物”参杂了艺术家的美妙幻想,抽象成坑坑洼洼的行星表面、流淌的脓疮、纪念碑形状的石头……他把自己的感触和想象表达,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观众,欲言而止,恰到好处。
《无题(夜晚)》|Untitled (Night) 40×40cm 2020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Courtesy of the artist
剧幕的变换增添了更多的故事,转场进入下一个展厅,三组基于“房屋”形象的作品营造出另一片场域,宁静、安详、唯美。最早的一组作品是2004年的《房子》,两件作品尺幅不大,轻薄的油画材料甚至透出铅笔底稿,据介绍这件作品与同时期不同的是它并非临摹旧照片,而是艺术家脑海回忆之中的居所,简简单单却又格外惹人喜爱。从《赤》开始,不同形象的房屋元素,比如楼房、小屋等在展出的几件油画中都有出现,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显现了艺术家对于现实“物”抽象表达的能力,也展现了他对一种符号式的创作手法的理解。《无题(夜晚)》和《雪屋》中的形象也来自艺术家的想象,“夜晚的房屋”强化了黑夜的环境夸张效果,深邃的黑色块塑造门洞,幽远狭长,似乎正刺激着观者联系起展厅之中的黑色“门洞”空间造景的感官通觉。
《雪屋》|Snowhouse 53×65cm 2020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Courtesy of the artist
而蓝绿背景的高高植物和被白雪覆盖的绵绵“雪屋”以及细节之中透出的暖黄灯光,都给人静谧的柔软感,氛围让笔者不觉联想起川端康成在《雪国》之中的描述,“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也越来越深沉。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落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
《赤(头像)》展览现场
展厅二楼的空间展出了水彩的《赤(头像)》,看似是大幅《赤》的草稿,却又展现出独立的绘画材料性,不难理解,水彩的创作相比照油画创作起来看似简单,其实对瞬时“情感”记录和在场情绪表达的把握要求更高,小作的灵动和即时感传递出先验的情绪——川字皱眉,瞪眼、撇嘴——焦灼、不安的面部情绪更为突出,这样看来,大幅《赤》的表情似乎有了更多的缓和和沉着。二楼展厅可以看作是首先进入展厅所见的油画《赤》的收尾呼应,也是针对本次艺术节个案研究展的“赤”的点题。
展览现场
纵观展览,主题“赤”单字简洁却引发了非常多面的寓意,一是如画面里不同层次的“红”,二是引申至“赤身”包含了“光着”“空着”“坦荡”的意思,三也有“忠诚、纯真、专一”的历史性寓意。仇晓飞的艺术情绪表达是感性的,面对艺术他始终有着“赤子之心”,他将现实感触体会转换成手头创作,在回忆、现实、想象之间串联起个人化的表达。而该展览精简出艺术家的展品6件呈现,却也留下了大量的品读空白。
正如仇晓飞所理解的,在回忆与幻想之间建立通道是绘画的基本功能,也同时体现出时间的螺旋形态与人的生物性。形象的谱系与生物性是仇晓飞近期创作中特别关注的话题,也期待艺术家未来对于这些关系的把握将会有更充分的展开和突破。据悉,展览的第二个阶段“Part II:托洛茨基基长成了一棵树”(2020.10.31-2021.1.9),多组来自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将以非线性的混合相连的方式呈现,展览也试图揭示出艺术家创作道路上包含了前行和回望的不断超越自我的创作路径。
文/张译之
图片及作品资料致谢主办方及艺术家
展览信息
Part I:赤
(2020.9.12-10.21)
Part II:托洛茨基基长成了一棵树
(2020.10.31-2021.1.9)
艺术总监:楠楠
策划:常旭阳
空间设计:梁琛
展览预约参观
预约时间:周二-周六 11:00-17:00
地址: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丨北京朝阳区798艺术区797东街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