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0研究型展览”:六组方案呈现不期然的整体性

时间: 2020.9.16

“‘研究型展览’是具有特殊性格和功能的一种艺术展览。它将艺术品、艺术家或艺术现象作为资料收集和研究阐述的对象,随之将分析和阐述的成果转化为视觉和空间的呈现。”作为兼顾学术研究和展览的艺术机构,OCAT研究中心从2018年起把“研究型展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开发,今年是实施“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第三年,也是极其特殊的一年。

在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下,人类社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革。受疫情影响,许多艺术家、策展人的工作计划被暂停搁置,或被彻底取消,艺术机构的工作方式也因此发生改变。但正是由于疫情的来袭,我们能够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停下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创作、思考和转变。

2020年9月12日,由OCAT研究中心发起的展览策划及研究项目“2020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启幕。展览评选组将“研究性”放在评选标准的首位,从50份完整策划方案中共选出六份入围方案:“齐物生息:堆栈地貌中的自然系统变动”(策展人:蔡艺璇、曹雪菲),“一场探索冷眼旁观又自得其乐的展览”(策展人:李石影、袁中天),“动物故我在” (策展人:白雨婷), “又何间焉:病毒特性的多介质表达”(策展人:李艺卓),“城市, 声音, 轻盈——移动边界与虚构叙事”(策展人:于潍颖),“瘗翳呓忆噫疫——瘗疫六字诀《声疫解剖学》文献展”(策展人:周雷 )。

展览“齐物生息:堆栈地貌中的自然系统变动”,借用本杰明-布拉顿的“堆栈”理论来比喻“由地表至上空无尽设备”中新的边界与地缘政治,并用庄子的“齐物”理论引出中国山川建设与宇宙学的制衡。这种天人制衡受限于礼法、仪式与民俗经验,经由现代化逐步瓦解,在技术的指引下形成对冲突及灾难的新的治理方法。展览以“自然系统-技术堆栈”为脉络,情绪感知为切口,将齐物感知的方式与地缘空间叠交,将生命周期嵌入宇宙及地质时间。展览通过三个分区展开——来自地层的天空、月之颈、潮汐流。影像与声音将热度、湿度、流域、山形与地缘空间格局移形换影,摆布出不同情绪姿态。文献研究则追踪自然元素在政权变动、疆域拓展,以及经济模式更替中的足迹,呈现民俗经验与科学认知之间的博弈。最后收尾于三则思辨设计,从司法框架、能量流动、数据集散的角度,试图呈现进入自然生态的另种途径。

后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在疫情之后更加凸显,艺术家进入朋克式的小群体创作模式,态度是冷眼旁观又自得其乐。注意到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产生的一些新作品,策展人李石影、袁中天想起许多长期坚持身份不确定性的流民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往往显现出对流动文化结构中个体生存的独立思考。于是他们邀请同时与多种文化社会对话的艺术家,在“一场探索冷眼旁观又自得其乐的展览”中,用视频的方式坦诚地展现内心情绪的节奏和对生活的观察,力求找到在多重系统并存的复杂矛盾中探索创作自趋力。受到现在更个人叙事化的艺术家写作作为展览宣传文稿的影响,他们用揭露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对话的方式,欢迎公众参与到策展叙事中来。在他们看来,当公众进入展览的戏剧化叙事逻辑后,和每件影像作品的相遇都是一次新的个人私密对话的可能。

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全球危机使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混乱程度,这促使我们对“人类世”进行批判性思考。目前的证据显示,COVID-19病毒是从动物源中产生的。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工业化养殖、动物实验、人类娱乐和栖息地丧失,动物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和生存困境。与此同时,主流文化往往抽象地描述动物,将其转变为比喻性的物件。媒体和宠物产业赋予物种特性,唤起人们的同情和感伤。当前的事态促使人类——不仅在伦理上,而且在存在论上——以一种更缜密、不那么自恋的方式回应非人类世界。白雨婷的展览“动物故我在”,借鉴德里达的探究和其他思想家的动物理论挑选艺术家,通过探索动物主体性和挑战人与动物关系的本体论基础来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旨在探寻当今世界处理人与动物关系的替代方式。

“又何间焉,我们何必置身其中?我们又如何分离得开?人人自危的时刻,我们如何面对因病毒威胁而既瓦解又高筑起的地缘政治边界?我们目睹、亲历可怕的病毒而被限制活动的时候,如何进行有效的生产?无论听起来多么虚幻,艺术能缓解对不可见、不可知事物的恐惧吗?”策展人李艺卓的展览“又何间焉:病毒特性的多介质表达”,旨在呈现个人叙事与数码时代的环境介质共同绘制的创作图景,思索机器和感官对新奇概念的追求与定义。

于潍颖策划的展览“城市, 声音, 轻盈——移动边界与虚构叙事”关注探讨未来艺术与技术发展的融合、辩驳与体验──从“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活表征到深层自我意识的追寻, 再到逐渐形成的非纯粹实体经验形式的虚拟数字化空间。自20世纪60年代, 以赛博朋克为标志的科幻文学及流行文化演变已呈现出未来虚构叙事的移动边界: 基于高科技发展的人类文明和未来世界, 当代智人与人工智能复制体陷入太古与虚极的哲学沼气和末日诗意美学的想象中──“所有这些瞬间都将随时间逝去。一切如眼泪, 消失在雨中。”展览研究主题及参展艺术家创作以此重访赛博朋克及反乌托邦美学下的未来城市与自由意志悖论, 关注聆听声音、节奏、身体的互动场域, 也由此延展艺术想象的未来边界思考。

“瘗翳呓忆噫疫,这六个字都是中文里‘yi’的发音,声调有所不同。六字连贯,模拟六字大明咒的声音语像。”策展人周雷的展览方案“瘗翳呓忆噫疫——瘗疫六字诀《声疫解剖学》文献展”旨在通过视觉和听觉手段,整体反思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宰制,创造一种基于听觉的“听属”关系。以听为圭臬,必然导致众说纷纭,百口莫辩,嘈杂纷乱。但听的认知论主体性,也可以顺着纸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的线索,让黄钟大吕和瓦釜之鸣皆可相互训诂,最终视退听显,水落石出。

六份方案的策展人/团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出发,或是对后疫情时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社会环境中因疫情触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反思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对于某种艺术形式和方法论的思考,作用于他们的研究对象。回顾去年的入围方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趋于多元化和国际化;而处于特殊情况下,今年的项目则在具有社会普遍性的具体问题上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讨论,由于这些方案都具有或多或少相关联的关注点,今年的入围展也呈现出一种不期然而然的整体性。

展览期间,OCAT研究中心将组织“2020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工作坊”,由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巫鸿及特邀评委与获选策展人/团队围绕各自的策展方案展开对话,活动将以线上和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最终评选将参照特邀评委及观众对入围方案的反馈选出一份优胜方案,在方案展结束后通过OCAT研究中心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公布,并于2021年实施。

据悉,此次入围展将持续至12月6日。

图、文资料/主办方提供

编/艺讯网

OCAT 研究中心|2020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展期:2020.09.12—2020.12.0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主办:OCAT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