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所有历史对象不同的是,记忆之场在现实中没有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们是自身的所指对象,是些仅仅指向自身的符号,纯粹的符号。但它并非没有内容,并非没有物的存在和历史,恰恰相反。但是,使记忆之场成为场所的,正是它借以逃脱出历史的东西。”
—— 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记忆”始终围绕左右,它承载着过往的经历、浓烈的情感,微小细腻地嵌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却始终以不可名状和捉摸的形态存在。对于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共同体来说,共同的“记忆”在漫长的时间沉淀下,聚合成“历史”与“文化”,共同编织起庞大的人类文明。而抽象的记忆如何通过具象的载体与寄托出现在人们眼前,也是科学家、哲学家与艺术家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主题。
以“记忆”这一抽象概念为线索,从个人、集体、城市三个角度出发,启幕于2020年9月26日的“记忆的形状——淄博华侨城当代艺术展”试图邀请公众思考个体记忆、群体记忆与记忆载体之间的联系。展览汇集了八位艺术家,以建筑、雕塑、绘画、装置、影像等多媒介的艺术表达从多个角度思考记忆与空间的关系,包括对于建筑群兴衰的反思,对空间存在感的重新定义,以及通过绘画和摄影等视觉媒介对人类生存之所提出新的构想和规划等。
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将具有记忆性的场所定义为“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认为某些建筑结构,例如博物馆,可以将抽象的记忆“档案式”地储存起来。在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的展览现场,以此为契机,不同艺术家自我的个体经验,共同的历史与文化中的集体记忆,以及不同的城市空间带给一方水土的社群特有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与城市性格,共同在此展开了对话。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照
根源与创造
作为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师,朱锫在建筑的设计与落地中一直强调着“根源与创造”。当建筑落地于不同的城市中时,其都将会受到某种特定的地理自然气候环境,以及由这种环境孕育而生的文化属性的影响,而设计者去真实地感知这种独特的气质与文化,最终诞生的建筑才会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中,才能与当地的社群产生亲密而共融的关系。因此,在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的主体建筑的呈现中,建筑的石头厚墙、小窗、连续的双曲面屋顶与浑厚的出檐等等,在粗旷、朴素的形式背后,孕含着齐鲁文化中北方人所特有的豪放气质。
而创造的体现则源于对独特地域文化与民风性格的体悟与反思后,选择融入的极富想象力的新元素。当人们穿过树林、沿着平静的水面行走、园林式的体验又让观者得以体会自然的诗意和东方意境。连续双曲面混凝土屋面的展览空间中,光线从石墙和曲面屋顶的缝隙之中渗透出来,经过粗旷混凝土下垂屋面的折射,均匀地漫射到内部空间。富有禅意的内院、粼粼波光的水面,曲面的屋顶与浑厚的出檐,一些属于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细腻在此间与齐鲁大地粗粝而豪放的性格相遇,给观者以熟悉、却又饱含惊喜的体验。
研讨会中,朱锫谈到,他所理解的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与其说是一座美术馆或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其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其最理想的状态是希望步入建筑的人,能共同完成建筑,建筑设计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
建筑外观
记忆的存在与形象
与建筑一体,融入环境的还有展望的《假山石》系列。展望用不锈钢的材质拷贝了真实的石头,并抛光成镜面,用来表现中国造园中的“假山”之景。在人工介入的“虚假”与自然界的“真实”的碰撞中,艺术家反思着人工与自然,传统与现代,锈蚀与永恒等诸多矛盾。除了室内展出的一组作品,置于室外湖面的“假山石”更为瞩目,其映射着水面、天光与来往的人群,恰如一面记录当下此刻的镜子,封存一瞬间的记忆而又如纪念碑一般长久地伫立着。
伫立于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外围的《假山石》
步入展厅,隋建国的一组《云中花园》系列雕塑呈现于眼前。雕塑上清晰地留存着艺术家双手捏塑与按压的痕迹,声明着泥塑过程中艺术家的身体与作品发生的直接联系。这一系列行动之后产生的结果便是一个(作为雕塑的)“物”的诞生,它被赋予实体的形象、承载着一些经历与记忆。在这之后的工作则是艺术家与计算机程序员及铸造工匠们合力完成。这些如“自塑像”一般的存在,是艺术家双手之间空间的物质存在,其以负空间的表达被展现出来。
隋建国《云中花园》 展览现场
记忆、城市与家
卢昊自2005年起开始在绘制一系列表达与北京四合院、胡同有关的忧伤情怀的作品。展览现场,《消失的家园》系列以深重的油彩,苍凉的氛围表达着艺术家面对日益消失的家园的无奈与沮丧。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永远在一刻不停地向前涌动,艺术家记忆中的关于老北京的童年,也终将渐渐消逝成为历史,在经历过的一代人的脑海中留下深邃的文化印痕。在卢昊的笔下,消失的记忆被转化为寓言性的视觉图像,从自我经验而来的记忆通过图像传达而出,在这个物质主义的疯狂时代中,反思着物质主义残酷剥削和掠夺的扭曲现实,从而在具有共同经历的人群之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卢昊 消失的家园 系列 200×200 cm 油画 2005
刘建华的作品《遗弃》被堆积于一个独立的展厅中,与展厅外的通道相连。形态各异的碎瓷器填满了整个空间,仅留下一条狭窄的走道供人通行。出生于景德镇的刘建华从小便与瓷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景德镇的种种有关瓷的文化与习俗,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中。在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从古至今都有一种非常随意的习惯,即把烧坏了的“瓷形”打碎,并遗弃在河边、街道、作坊门口、炉窑外、垃圾场等场所。《遗弃》这件作品则是“模拟”这种方式,设想用一种量化的手法来还原一个废弃的瓷垃圾场,在展场同时设置、增加了俯视的观看角度,拉开了与作品本身距离的同时,也更强调了作品的凝聚力量。
研讨会中,刘建华谈到,自己从小进入瓷厂,与瓷器一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与接触。对陶瓷的印象与态度,也从习以为常、到厌烦、再到回归。陶瓷的表面坚硬、易碎,在他看来,将这种极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材料带入当代艺术的创作中,或许能够实现一种新的可能性。
刘建华 遗弃 瓷 可变尺寸 2001-2011
作为平面设计师的中岛英树一直在思考:“对平面设计师来说,街景应是怎样的?”艺术家用铅笔和纸代替相机,尝试着去做“城市拓印”。艺术家通过简单的线条提炼出城市一角的抽象形象,给人以既熟悉又陌生的错觉。从地图上俯瞰城市,它正由一条一条的线组成,彼此相连从而形成街区与社群,人们在其中穿梭,整个社会正是在这样的不断连接中被逐渐构建。当城市的外表与印象放弃用具体的图像来记录和传达,我们还会认识自己生活着的城市吗?那条每天都会路过的街道与周围在记忆中的街景还会一成不变吗?我们对城市本身留存的印象究竟是什么?
中岛英树 街景/线-2 街景/线-6 街景/线-7 高清打印、木框、亚麻布 128×160×42 cm 2009
展览“记忆的形状”从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城市记忆三个维度集中呈现了包括展览馆建筑本体在内的三十余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了艺术家和建筑师对于个人历史经验的运用与转化,以及对于构建集体记忆与城市记忆的思考。同时,展览试图探讨城市、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激发更多关于未来城市建设与艺术创作问题的探究。
迪特•容 斗转星移 铁链、塑料镜 100×45×100 cm 2010
关晶晶 剩山12-16 剩山12-24 剩山13-23 布面坦培拉 50×50 cm 2012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0月11日。
编/艺讯网
图片及相关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关于展览:
记忆的形状——淄博华侨城当代艺术展
项目总监
杨杰、刘冠华
项目统筹
贺明
学术主持
巫鸿
学术总监
郭伟其
展览总监
卢纯、王日新、方立华
策展人
谢安宇、刘秋旭
参展艺术家
关晶晶、卢昊、刘建华、隋建国、展望、朱锫、迪特·容、中岛英树
地点
淄博市高新区鲁泰大道以南、鲁山大道以东,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
展期
2020年9月26日至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