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4日,“2020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创艺园顺利召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邓宝剑教授进行了开幕致辞。论坛分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西方艺术史、美术创作三个板块,共有23位青年学者进行了发言,他们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与会同仁、观众进行了诚挚的交流。
邓宝剑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邓宝剑教授代表艺术与传媒学院对与会的专家与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邓老师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的意义。他认为论坛为艺术学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思想,探讨心得的机会和平台,期待每位年轻学者的新见解与新思想。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分论坛
郭必恒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上午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分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郭必恒教授主持,《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孟繁玮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进行评议。郭老师介绍,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分论坛的研究多以个案及具体问题切入,范围涉及到书画鉴定、碑拓收藏、画学思想、女性意识、民族形式、边疆形象、新兴木刻、新中国画等近现代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值得探讨的现象与问题。
李方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李方红的《文献可征:叶恭绰宋代绘画鉴定刍议》以叶恭绰所收藏的宋代绘画为例,结合跋语内容与相关文献,研究其鉴定方法。他在发言中,分享了叶恭绰的宋画鉴定主要在印章、著录文献、作品递藏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作品的考订和辨伪,认为叶恭绰的收藏品、鉴藏观念和方法等对于研究清末民初的美术史具有特殊意义。
丛涛 北京大学 博士后
丛涛的《<始平公造像记>与晚清碑拓收藏观念》以故宫藏《始平公造象记》(剪褾本)为讨论对象,在考证此碑发现时间及此件碑拓椎拓时间的基础上,对其上赵之谦的题跋展开了进一步讨论。他通过赵之谦“笔中有刀”的跋语,进一步辨析了清代碑学潮流中铭刻风格对书写风格的直接影响,同时也结合赵之谦跋《西岳华山庙碑》等案例,讨论了碑学潮流在碑拓题跋层面所产生的具体要求。
林夏瀚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助理研究员
林夏瀚的《于非闇画学思想探析》,对于非闇的画学思想进行梳理与叙述,并以此窥探作为画家的于非闇是如何看待传统书画、如何评述花鸟画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认识中西方绘画的同与不同。他指出于非闇的绘画不仅以实践的方式传承和推动了我国花鸟画的发展,还进一步继承、改进和发扬了我国画学思想,为推动我国传统书画现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章宁书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研究生
章宁书的《梁白波<蜜蜂小姐>中的女性意识》认为梁白波笔下的“蜜蜂小姐”形象自信而坦荡,从女性角度用戏谑讽刺的艺术手法揭露了男权世界的虚伪,反抗封建的旧道德,追求婚恋自由与自我解放。在发言中,她指出女性解放运动虽道路艰难而曲折,但从梁白波对女性自我的肯定和尊重,可以清晰看出卓绝的推进与贡献,深刻地改变了30年代女性的思想和境遇。
孟繁玮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 副主编
孟繁玮老师肯定了四位发言人的论文,以及青年论坛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能够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共同话题下展开交流。孟老师认为李方红的《文献可征:叶恭绰宋代绘画鉴定刍议》和林夏瀚的《于非闇画学思想探析》折射出比较有意思的特点与共性,即中国的文人艺术家的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不仅仅是要确立一个明确的艺术风格,其背后的宏阔理想是对美术史的重视和要建立美术史的书写习惯。孟老师肯定了丛涛的《<始平公造像记>与晚清碑拓收藏观念》能够进入历史细节,探寻发现重要的小变量,从而调动书写经验对于艺术的直接感悟力,是中国自身的研究特点和西方的研究方法的结合的一个比较好的案例。章宁书的《梁白波<蜜蜂小姐>中的女性意识》则体现了漫画的一直延续了批判社会现实的特点,她希望该论文可以继续补充同类画家、不同学科领域的视角,做一个横向参照。除此之外,孟老师强调艺术史写作的研究价值。她转述水天中先生对学术写作的看法,水先生认为现在的学术论文有两类,一类是题目很好,但内容表达不充分,另一类是内容很好,但是美术史价值不大。基于此,孟老师希望青年学者瞄准未来,不断精进思考,为中国的美术史论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郝斌 重庆大学 讲师
郝斌的《古元碾庄实践与延安“民族形式”问题》,在“民族形式”论争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古元碾庄实践及其后的艺术创作转型。他认为古元从“碾庄创作” 到“后碾庄创作”,从“黑古元”到“白古元”,通过“重刻”的创作转换,逐步将“旧形式”“民间形式”“地方形式”等本土文艺资源有机融入新文艺创作,自觉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延安文艺大众化和新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民族形式”创造提供了重要经验。他的发言不仅可以深化古元相关课题的研究,亦能增进与开拓对于“民族形式”论题的既有认知。
张文志 中央美术学院 博士研究生
张文志的《战时的桃花源:司徒乔新疆写生中的视角转向与“异域”边疆形象》,认为司徒乔将从内地到新疆的视野转换,既是其早期就确立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延续,也是关于边疆“异域情调”的经验表达。他的研究突破了艺术史层面的写生讨论,将其还原抗战时期的原初语境,从视觉文化的层面探究艺术家如何观看边疆、塑造“异域”,既可理解司徒乔现实主义艺术的内涵,也可折射出艺术家行为与国族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
邹佳睿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邹佳睿的《塑造“大生产”:胡一川<牛犋变工队>的集体叙事》以胡一川1944年在延安鲁艺期间创作的《牛犋变工队》为研究对象,她将作品置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历史语境中,重点讨论了胡一川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全体“农民”。她的研究旨在通过作品背后的社会与文化动因解读胡一川面对历史发生的创作意识和塑造方式。
季海洋 北京师范大学 讲师
季海洋的《游山摄影到夜景山水-20世纪传统中国画转变中的几个切片》,认为中国画家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策略,是传统中国画在新的时代中认识和建构自身的中介,是为了调试和保持民族精神的尝试。他在发言中指出,媒介的变化取决于国族身份与心态的转化,传统中国画形态在“现代化与本民族传统”之间的悖论和两个面向中摇摆,在不断的调整中构成了20世纪传统中国画的变革与发展。
曹庆晖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曹庆晖教授在回应中,幽默地解说和强调“说学逗唱”四门功课的意义所在。“说”是教学表达和论文演讲,“学”是科研与写作,“逗”体现在策划展览与论坛、期刊编辑等,“唱”就是批评和交流。曹老师认为下半场的论文发言各有面向。季海洋的《游山摄影到夜景山水-20世纪传统中国画转变中的几个切片》建立在文献数据库的发展和开放之上,体现了杂志在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共同交锋。曹老师指出郝斌、张文志和邹家睿的论文,与美术展览材料的挖掘息息相关,呈现出细化历史研究的面貌。知识梳理、溯源联系、脉络分析、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在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曹老师在发言中提醒青年学者注意的是,面对美术史材料持要持警惕的怀疑态度,对于美术史的个案研究,反对“贴标签”和“符号化”,要将艺术作品放置在环境和语境中去思考,不仅要走进历史,还要在一个大格局下走出来。最后,曹老师充分肯定了青年学者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与愿望,鼓励大家更加进步。
西方艺术史分论坛
甄巍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下午的西方艺术史分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甄巍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于润生副教授、《美术》杂志副编审副主编盛葳老师评议。甄老师介绍,西方艺术史分论坛呈现出一个彼此对话的架构。研究者在论文中展现了对现有艺术史材料的研究的视角、路径、叙事与方法,对艺术作品的界定、接受、阐释,对当下跨学科、跨文化视阈下的新媒介、新博物馆学等展开了深入探讨。
贺询 北京大学 助理教授
贺询的《丢勒的“忧郁女神”探源》聚焦丢勒作品中的“忧郁”形象本身,探讨绘画作品在接受和阐释世界中含义的建立与遮蔽,以及更多解释的可能。她在发言中分享了大量的一手图像资料,认为丢勒艺术的美妙在于他配合丰富的物象描绘出了不落窠臼的人物托寓形象,进而创造出独属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意象世界和高出日常经验的美学境界。
郭浩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博士研究生
郭浩南《卡尔帕乔“复现”元素探究》基于卡尔帕乔现存的许多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多种相同的物质元素进行探究,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头骨、动物、植物、纸签四类“复现”元素,清晰呈现卡尔帕乔在创作风格与思想意识上的转变和发展,归纳阐释卡尔帕乔“复现”(Reemergence)的艺术创作特点及其背后隐喻的象征性。他强调,卡尔帕乔笔下的“复现”并不等同于“再现”。卡尔帕乔成为一面艺术史之镜,映射出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乃至西方艺术史中的一条发展道路。
王蕾 天津美术学院 讲师
王蕾的《马克·罗斯科的还原研究》以学界对罗斯科研究的误读为逻辑起点。认为一方面,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用形式主义与共名批评的方式,从单一的视觉效果与风格特征等形式层面理解罗斯科的作品;另一方面,学术界对罗斯科精神层面的认知与价值判断停留在“悲剧象征”的单一层面,存在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简单化误解。她依据罗斯科一生留存的亲笔书信、随笔等文献,从绘画形式、艺术理念、精神脉络三个层面的关系,展开对马克·罗斯科艺术的还原研究。
胡乃斌 中央美术学院 博士研究生
胡乃斌的《现代艺术中的“原始”对非裔美国艺术的影响》通过探析非裔美国艺术家艺术实践,试图说明虽然“原始主义”的影响一直笼罩在非裔美国艺术家的心头,并曾将其排除在主流艺术史叙事之外,但非裔美国艺术家作为现代主义的积极参与者一直批判性地参与其中。他在发言中,强调随着现代主义的总体叙事被后现代主义打破,非裔美国艺术也逐渐不再是边缘。
于润生 中央美术学院 副教授于润生副教授认为贺询的《丢勒的“忧郁女神”探源》一是体现了作者对于画面细节的深刻关注,二是利用图像手册等在同时代的语境中去寻找丰富的证据来证明观点。于老师指出郭浩南的《卡尔帕乔“复现”元素探究》的研究是在中文语境中不经常讨论的问题,作者是用图像学的方法对于卡尔帕乔的四类问题进行一个归纳梳理,值得肯定。于老师还同时就一些语词翻译的细节问题,对以上两位发言人提出了进一步的商榷。针对王蕾的《马克·罗斯科的还原研究》,于老师反思艺术家的一个自我表述,是否足以能够支撑研究者的反思。于老师肯定了胡乃斌的《现代艺术中的“原始”对非裔美国艺术的影响》重视文献与形式分析,指出“跨文化”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但是在利用“跨文化”时,需要谨慎。于老师最后总结,认为西方或外国艺术史的研究,是作为艺术研究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部分,但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中,西方艺术史的问题比中国的艺术史问题讨论的要少一些。这样一种特殊的状态和语境,恰恰能够使西方艺术史研究获得很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最后,于老师希望青年学者保持不断探索的态度。
徐腾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博士后
徐腾飞的《艺术与科学在顶峰相遇:中外当代艺术的新材料运用与跨学科趋势》的发言,归纳总结了当代艺术中的运用新媒介和新材料的众多案例,旨在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新突破,挖掘艺术实践创作背后理论来源,进而厘清其跨学科媒材运用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文化意义与内涵。他前瞻性地指出,艺术更加科学化,科学愈发艺术化,两者分化并交叉相融是新材料背景下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新趋势的最有力诠释。
尚一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博士研究生
尚一墨的《试论寻常物与现成品艺术之间的边界 ——以泰特现代馆现成品艺术陈列展为例》,她在阿瑟·丹托的哲学阐释之上,分析了2016年泰特现代馆的现成品艺术陈列,对寻常物变为艺术品的呈现形态进行整体研究与分类,提出三个区分寻常物与现成品艺术之间存在的边界概念:零度、灰度和黑白边界。她在发言中,分享了生动的图片和说明,探讨了边界区分在研究这些作品中的意义,指出边界对于现成品艺术在观念与寓意表达方面存在着的某种内在联系。
李斯扬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
李斯扬的《景观、情境与事件——“新达达”与“高赤中”的“反艺术”实践》一文,讨论了活跃于东京的“新达达”与“高赤中”将自身定位为现代都市中的行动主义者,他们的创作体现出对艺术与日常生活边界的模糊与跨越。作为战后日本前卫艺术实践“反艺术”运动中的代表性艺术群体,“新达达”热衷于制造身体与物的“景观”,高赤中则将他们的“直接行动”作为介入社会生活的“情境”与“事件”。
苏典娜 北京师范大学 讲师
苏典娜的《跨界:对“谁的博物馆?”问题的再思考》发言,以艺术博物馆的“跨界性”为切入点,重新思考“谁的博物馆”的理论问题。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身份的“跨界”现象,赋予了艺术展示空间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的研究背景和探讨条件。她在发言中认为,艺术博物馆的“跨界”不仅仅体现在空间形态的多变、主体结构(艺术家、观众)的丰富性和不定性,从本质上而言,更体现在艺术博物馆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双重结构上。
盛葳 《美术》杂志 副主编
盛葳老师对四位青年学者的发言和论文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拓展。盛老师从徐腾飞的《艺术与科学在顶峰相遇:中外当代艺术的新材料运用与跨学科趋势》看到了传统材料的实际使用中存在博弈,具体表征为现代性和民族国家的话语抢夺的不断交替。盛老师在尚一墨的《试论寻常物与现成品艺术之间的边界 ——以泰特现代馆现成品艺术陈列展为例》基础上,分析了“现成品”的理论之维,一个是美学角度,即阿瑟·丹托的艺术界(art word);一个是社会学角度,即乔治·迪基和本雅明·布赫洛提出的艺术体制(the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由于这两种视角只能定性,无法进入具体的程度讨论,因此这篇论文提供的三种边界区分才更有意义。盛老师从李斯扬的《景观、情境与事件——“新达达”与“高赤中”的“反艺术”实践》中,解析出日本前卫艺术史能够提供给读者重塑亚洲或东亚的角度。盛老师赞扬苏典娜的《跨界:对“谁的博物馆?”问题的再思考》是一个思想性的研究,启发思考。盛老师从具体数据分析了美术馆公众的“精英化”程度,正是因为这种观众导致了研究性展览的出现,而那些前卫艺术的实验只能去开辟一些基本性的空间,那么博物馆这种挑战依然是不断地在拉锯当中存在,且它始终是精英化的。
美术创作分论坛
古棕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晚上的美术创作分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古棕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叶南教授评议。古老师介绍发言人围绕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形式与规制为主题,具体讨论了四川地区传统佛道造像艺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艺术传统,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时代挑战、当下个人绘画实践经验等。
沙子鉴 北京理工大学 讲师
沙子鉴在《巴黎美院的时代挑战》中,分享了巴黎美院的教学体系、巴黎美院的油画技法、自己在巴黎美院留学时期的创作以及展览。他认为,巴黎国立美院运用其经典教学理念及体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在传承中发展。一方面它具有历史性经验,在岁月变迁中沉淀积累,为世界的美术院校提供有价值组织架构、课程体系和学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及多元化教学理念成功培养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美术人才,成为美术发展方向的“引路者”。
白冰洋 中央美术学院 博士后
白冰洋分享的题目是《再现与重构——油画自画像的创作思考》。他从自身绘画经验出发,感悟到画家整日与可视形象打交道,眼所绸缪、神所萦回和笔所经营皆始于此。而自画像是画家认识形象、掌握绘画特质的最好方式。他还谈到,自画像之所以在绘画史上长期居于重要位置,是由于其直接体现画家综合素养和他们认知自己的方式,浓缩着时代中的人的“心路历程”。
尉捷 列宾美术学院 硕士 职业画家
尉捷的发言题目是《色彩斑斓的黑——浅谈留学期间毕业回国以及现在创作》。她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绘画作品中“黑色”在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的表达。她的导师尤里·戈留塔善于在绘画中用黑,明暗对比强烈,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铿锵有力的鲜明色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油画的特性。受到导师影响,尉捷不论是从摆模特还是调色,总是有意识地,大面积的运用黑色。从留学到回国,黑色在尉捷的绘画中从“轻快的,强烈的,冷暖呼应的”过度至“治愈且平静”。
任擎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博士研究生
任擎东分享了《绘画创作中的“真实”》。她提到写实性绘画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再现性的图像表现,被当作绘画真实性的唯一表达,“逼真地显现自然”成为对“真实”的片面性认知。她认为由此引发的思维观念难以突破、逾越,一方面会导致粗浅地看待真实、现实,转而追求形式的纯粹;另一方面会导致对于真实的狭隘理解,没有深入研究世界的觉察能力,失去创造的探索力。她最后强调,通过对“真实”认知的质疑去反思艺术,形成自己的艺术判断,从而带有思考的去开辟艺术创作的全新空间。
黄夏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黄夏的《四川省绵阳市魏城镇圣水寺佛道合龛造像研究——兼谈唐代道教政策与巴蜀佛道造像的特点》,聚焦圣水寺摩崖造像群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魏城镇的圣水村周边的佛道摩崖造像群。他的研究对象为圣水寺2号龛佛道合龛造像。依永徽元年(650)的造像铭,可知此龛是唐高宗李治(在位649-683)登基后,由当地的道教徒法纪所主持,众道教徒与佛教徒共同造立。他的发言,就此龛的形式与特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此龛的少数考古调查报告之上,增加了研究深度。
叶南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叶南教授首先从自身的留学经验出发,谈了国外学习背景可能会导致的困惑,她形象地将这个过程比喻为树在没有长大的情况下,就被移栽到另一个环境,然后又在一个没有完全成熟的状态下,又被移栽回原来的故土,移栽的过程造成树上面的冠已经长起来了,但是根却不知在何方。随后,叶老师肯定了沙子鉴和尉捷的发言,进一步指出年轻的艺术家具备国际化的眼光,寻找并且定位自身的营养源泉,使得树冠茂盛、生长得更好更结实。叶老师认为白冰洋的绘画很成熟、自画像的研究课题系统且深入。她认为肖像画的背后有一个成长脉络与思想背景做支撑,是一个精神层次的表现。叶老师接着就任擎东提供的素材,谈到真实的目的不是表象的一种真实,是为了寻找一种更真实的感觉,比真实更真实。叶老师对黄夏发言中提及的合龛造像背景、脉络、政治、文化、宗教意义表示很受启发,她希望黄夏可以进一步加入这个时期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造像的差异性,以及后世影响,丰厚该课题研究。最后,叶老师希望年轻学者在未来可以有一个更精彩的研究成果。
此次论坛同时还进行了线上直播,B站观众通过网络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与会的青年学者和评议人也进行了积极的回应。最后,古棕教授与甄巍教授对与会的学者、嘉宾以及线上的观众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文/刘白芊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图/公绪博 北京师范大学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