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空间是人们生存和感知世界的重要维度,两者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空间没有边界,时间没有尽头。在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下,人们感受与体验着身处的物质世界,并以某一时刻、某一空间中的行为与世界互动,融为一体。”
2021年3月26日,由北京时代美术馆与WAVELENGTH团队第四次携手打造的新年首展“WAVELENGTH:此时此刻”,以“此时此刻”为题,特邀十八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以“时态”为切入点,根据作品在空间中的不同时间性质分成4个不同的“时态”区域:“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和“将来进行时”,为观众带来更多关于时间的情感联结,引领观众去体验、感悟,共同创造关于时间的新概念,营造出一场汇聚不同时空的“此时此刻”。
开幕活动现场展览开幕仪式现场
过去将来时
“此时此刻,过去的故事正在未来上演。”
展览以“过去将来时”作为第一幕开启,展示了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中国等的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米古健和茱莉娅(Ken+Julia Yonetani)合作的《葡萄枝形吊灯》《葡萄瓮与柱子》,用地下水盐仿制了欧洲流行的古物,将人带入一股怀旧氛围,勾起观者对于历史的思索。日本艺术家大西康明(Yasuaki Onishi)的装置作品《垂直的体积》,充分描绘了时间、形态、空间的空灵感。用塑料制成的多个圆柱形袋子,随着底部风扇装置的鼓动,垂直扩展和收缩,产生一种对于负空间的探知。德国艺术家米格尔·罗斯柴尔德(Miguel Rothschild)的装置作品《挽歌》,利用铅球和鱼线将波折起伏的布料垂直悬挂,在白盒子空间升起一片蔚蓝的海面,给予心灵沉静。
中国艺术家魏宇琦的作品《时间形状研究-庭院》,用冰水将滚烫的蜡水锁定在一瞬间的形态,呈现出时间凝固的动态视觉。人们往往更愿意将“破裂”本身归于一种遗憾,但在艺术家的视角中,破碎被表现成了旧态与新生之间的“临界”状态,展现出重塑的力量。德国艺术家卡琳娜·斯米格拉-波宾斯基(Karina Smigla-Bobinski)的互动装置作品《爱妲》邀请观众参与其中,用艺术家提供的PVC气球在展厅上滚动或撞击留下时间的痕迹。
白盐、空气、海浪、陶瓷、碳钉……艺术家操纵着具象的物质,或是通过循环的动作形态,激发永恒感;或是凝固流变的瞬间,营造雕塑感,将人群在空间中抽象的感知描绘成可视化的艺术场景,与观众的感官建立联结。而随着永恒感的“动”与雕塑感的“静”,与观者在此时此刻交互,时间仿佛不再具有单一的流动方向,“过去”、“现在”、“将来”亦可融为一体并迎来新的可能性,以“过去将来时”的形式在艺术现场中发生。
展览第一幕“过去将来时”展览现场
现在进行时
“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故事发生。此时此刻,也不例外。”
展览第二幕“现在进行时”,邀请来自巴西、中国、法国等的多位艺术家一同呈现。巴西艺术家瑞简·坎托尼(Rejane Cantoni)和拉奎尔·科根(Raquel Kogan)的作品《水》,利用光的反射和和投影设备的相互作用模拟人们行走在液体上的感觉,人影随着光的反射而浮动,颇有一种现实沉浸之感。
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赵燕和艺术家loliloli studio合作用跨界的艺术语言和具有趣味性的视觉错觉,打造了沉浸式体验装置作品《X⁴》。X是变化,是未知,是化身隧道成为感知生命力量的奇妙宫殿,艺术家鼓励观众进入作品徜徉与冥想,感知一个未知的、不断变化的世界和自己。法国艺术家伊利斯·莫林(Elise Morin)用未售的CD唱片连接成几个大的折射着光影的充气半球体,并命名“废弃的景观”。艺术家用艺术的形式启示我们:在全球生态环境面临危机的现在,人们该如何积极保护并进行有意义的思考。
光影是时间与空间的视觉片段。特定的光影会在特定的空间内,编织出特定时刻的事件与情绪。艺术家运用多种形式的光影,以破碎重组的手法,在空间中构建出一个随时变化的多维度现象剧场。艺术空间仿佛随着光影的变化而流动,进行一场场即兴演出。在不断变化的光影空间之中,观众目睹着艺术装置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演变,感受情绪的瞬时变化。
展览第二幕“现在进行时”展览现场
一般现在时
“若让时间和空间冻结,此时此刻即是永恒。”
展览第三幕“一般现在时”,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芬兰等的艺术家参与呈现。中国艺术家刘亚的作品《时间的故事》邀请观众与艺术家一同参与在其提前准备的鹅卵石上书写个人的故事,呈现了一本庞杂的“沙之书”。不知在充满碎片信息时代下的我们,是否有时间和意愿去感受当下并冥想呢?美国艺术家布鲁迪·阿尔伯特 (Brody Albert)的作品《无窗的房间之作》通过数字化建构并现场观摩监狱窗户外光的折射,启发观众对于存在感以及时间的主题冥想。芬兰艺术家格伦朗-尼苏恩(Grönlund-Nisunen)的装置作品《气动云》用自动装置控制着作品中的空气含量,作品仿佛像充满了生命的呼吸,令人置身当下,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能否用一种状态描摹时间与空间的形状?艺术家以呼吸着的巨型云朵与浅白色的云端气球勾绘空间,用书写着传说片段的沙石推动艺术空间在时间中的叙事性变化。艺术装置恒定不变的运动状态模糊观众对时间变化的感知力,以当下主义和永恒主义的角度共同向观者展示“此时此刻”,将时间与空间的故事用“一般现在时”娓娓道来。
展览第三幕“一般现在时”展览现场
将来进行时
“此时此刻,未来已悄然降临。”
展览第四幕“将来进行时”,邀请来自卢森堡、中国等的都为艺术家集合呈现。卢森堡艺术家萨利·穆勒(Sali Muller)的作品以威尼斯式百叶窗为原型,用不断变化的色彩效果来操控我们的视觉感知。落地灯不断变化着自身的颜色,在展厅内营造出一种诗意情绪的同时,触发人们的幻觉,引导我们在非特定的维度中思考时间,未来与自我的话题。中国艺术家VAVE Studio的装置作品《遇见》用铝合金、不锈钢和镜面模拟跷跷板的形式来展现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参与作品中的两人,看不到对方的身影,但是可以感受其存在。通过摆动,我们在镜子中我们看到自己的身影,并与未来发生联系。
当下终将变为过去,未来也总会成为现在。时间和空间向未来演进的过程一直是艺术探讨的重要主题。在展览空间中,艺术家用跨媒介艺术手段对未来人类社会景观展开浪漫畅想。社会形态、自然结构与人类意识以多维度单元模块的形式聚合,形成虚拟与现实融合的艺术机械景观。艺术装置以“将来进行时”将未来带到观众眼前,引发观众对未来的生活与艺术的无穷可能性的思考。
展览第四幕“将来进行时”展览现场
人们通过“时态”来衡量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当下的关系。展览“此时此刻”仅仅是人类与物质世界交互的万千事件之一,展览中的艺术装置也可仅被视作正在发生的现场事件。但是,艺术主题、创作方式、表达技法、甚至观众的审美行为的不同,皆可赋予艺术作品穿越时空的魔法。艺术发生在当下,并在不同的个体面前迸发出新的生命力,穿过此时此刻,引领他们感受到不同的时态。艺术家们试图创造一种“时间性”的剧场,让艺术成为连结不同时空的媒介,并用艺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情绪张力。观众则化身时空旅行者,从“此时此刻”开始,在不同时态之间穿梭前行,邂逅专属于自己的体验。
从“此时此刻”开启的时空旅行,也会在此时此刻结束。人们永远在此时此刻,也永远在穿梭时空。
据悉,展览将展至2021年6月14日。
编/艺讯网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