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硬核”都能被攻克,也并非所有的探索都可以得到答案。迷途重叠、生存堪忧,艺术家怎样思考,如何抉择?是否将解决纠结视为使命所在?策展人王春辰将廖邦铭称之为“思考型”艺术家——他追寻“问题”,对于自己所学、所知持有疑惑,也总是被一种关于语言、社会、生命的意义思考而牵扯。
廖邦铭1967年生于四川,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后来回到乐山因不喜欢单一工作节奏,来到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之后一直辗转于北京的各个艺术区。近十年里,他没有做太多“实物”创作,而是进行大量思考并撰文记录。文字思考凸显了其写作者的身份,但也引发了“做艺术”还是“想艺术”的二元对立,文字思考能转变成艺术吗?另一方面他又试图将思考转变融合为一些行为式、现场式、即时的表演,于此,影像和表演汇集成了其近期个展《硬核攻坚——廖邦铭个展》。
展览现场 ©️艺讯网现场拍摄
廖邦铭现场行为表演《走金线》
廖邦铭现场行为表演《金盆洗树》
廖邦铭个展《硬核攻坚》由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教授担任策展人,严颉知行馆、白域艺术空间共同主办,《传承》栏目组、生命艺术传承俱乐部承办。这也是艺术家继2009年之后再次举办的展览,与其说本次展览是作品的罗列,不如理解为探索思维观念和艺术语言而付出的努力,艺术作品变成了思考的外化物和象征物。
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现场《双人舞》
廖邦铭非常关注语言、词汇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表达,展厅一层展示三组大画幅影像,基本都围绕该核心主题。“重新释读日常词汇”是他非常关注的部分,他曾在文章中提到对福柯《词与物》的解读:“观察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空阶段以及在何种语言结构系统中被再现,被描述——事物的概念及所衍生的意义之生成过程。其结果是,在总体性修辞策略中事物已经脱离了它原在的属性,即事物以及人本质上是被玩弄于语言的塑型机制之中。”「1」
《2021年3月30日12时55分我将自己高高举起(At 12:55 on March 30, 2021,I held myself high.) 》作者:廖邦铭 时长:45分钟 创作年份:2021.3.30
在影像作品中,艺术家将自己的名字标牌高高举起,力求保持45分钟的站立。“45分钟”一般是课堂标准时间,艺术家以耐力与“名字”意义来进行对抗、与标准制度的时间节奏进行对峙,其神情、姿态时而严肃、时而痛苦,他以最为简单的行为和常接触的名词来唤醒观众的自主联想和另一个角度的内涵阐释,“名字”究竟代表了什么?时间如何度过?我们拿什么来抵抗随着时间消逝的注意力?
影像《崩溃的单词》里廖邦铭“各个击破”气球上的词汇,这些日常所见的、被反复咀嚼的单词如传统、阶级、消费、物质等,其含义随着时间更迭而改变。他努力地吹一个又一个的气球,爆破瞬间几度惊吓,细微行为的偶然差别也导致不同的观众反馈,引人大笑、惊讶。廖邦铭谈到自己创作的感受,“正如我在吹「传统」二字时,「传统」是顽固的,不那么容易吹爆,但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对抗,该破时就破了,且非常突然,我也无法预料。我想大家看完后会心一笑,我的作品就达到了对他人有用的作用。”
《崩溃的单词(Broken words)》作者:廖邦铭 时长:60分钟 创作年份:2021.3.30
在互联网发达、资讯飞速传播、信息全球共享的时代里,对于词汇的重塑及意义重构的现象是自然而然且更迭迅速的,人们似乎习以为常。廖邦铭曾写道:“艺术事物内在的秩序将会被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局域中的各种各样异质性语言方式所分解、碎裂、随风飘散。如果这个想象成为某种现实,那么艺术对现实的描述已经不再是以其过往的形态方式出现;我们对艺术的感知不再渴望从文化本质主义深邃的城堡之铜墙铁壁中聆听精神的天籁之音;艺术已经成为时代文化碎片中一个部分,它已经失去了整体的全貌,对它的把握只能是存在在时代话语的流变交替以及语言存在的具体情景之中,在艺术语言自身属性与事物所属概念之关联中。”「2」他从词句为起点出发,把十年以来文章中对这些问题的系列思考,转变成了影像,而反过来他阐述的这些文字,又能更好地与作品互为解释,他在这样双重的“文字+影像”方式之中不断探索,但从未满意,这或许也是下一次思考的开始。
《无名肖像系列》廖邦铭摄影作品,创作年份:2000.10
另外展出的摄影作品《无名肖像系列》创作始于2000年,艺术家本人模拟各个职业、身份的形式展示。他在《摄影的维度》中提到“摄影是一种既分离于世界又重合于世界的个体行为,是对形象塑型的介入性实践;摄影是对消失的理解,抑或是关于消失的某种构想与重现。”「3」从古自今日常生活里遍地都是千千万万个无名氏,他以“有形的”形象表现了“无名的”肖像。
廖邦铭所有作品里有关“词语、模仿、再现、重构”的实验都汇聚在一个艺术家自己提出的词汇“后概念”里,我们尚且不去探索这个词汇本身的确定含义,但可以将其作为艺术家创作的一个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的底座由概念铸就而成——对概念的表述就是对世界的表述。我之所以提出后概念命题,始于对目前当代艺术的肯定性模式的疑虑。”「4」简单来说,“后概念”便可以被看作打破单一概念的一种方法,是对既定模式的再解读,也是艺术家创造力的立足点。
二层手机视频系列《点到为止》《揭开》《拿捏行为》等 作者:廖邦铭 创作年份:2020
策展人王春辰关注到了艺术家的一些纠结和踱步,他在前言中提到的这些文字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样一位“纠结的、双面的、不停歇的”艺术家,思考不意味着没有作品:
“很多人知之是读了他的文字,而非他的艺术作品。这其实是一种两难,既想探索艺术,又对之多有提问,两者互为质疑对辩,彼此较劲。廖邦铭认为,所谓艺术是一种假定,而所谓创作是一种思想的动作,表面上互为依托,但又互相否定,直至没有艺术,没有作品。他转而用身体的行为动作来指意他的生存状态,比赋他的大脑神经的曲折。在场不等于永恒,艺术不是全部,而行动恰恰是生命的真实性显现。过去的不立文字,不过是以物传物,顿悟即刻的意义。而今,感官在麻痹,思想在钝化,情愫在消散…….这一种后观念的折磨,彻底消解我们立命的语言方式,而我们又时时在困厄中。”
专家研讨会(出席人员:黄严颉、廖邦铭、王春辰、段延安、王端廷、杨卫、段君、高岭、吴鸿)
专家研讨会(左:出品人黄严颉,右:策展人王春辰)
专家研讨会批评家王端廷讲话
不可否认,艺术家是需要“纠结”的,这不是一个“坏词”,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每个人,每个人生活里都有相当多的“硬核”,纠结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向上发展的转化动能,纠结是展开无限探索的起点,是永不歇的动力源泉,也是试图以“攻坚”来消解“硬核”的方式。
展览同期举办了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教授王端廷,艺术批评家杨卫,批评家、策展人吴鸿,批评家段君,艺术家廖邦铭、段延安、收藏家黄严颉等嘉宾与会讨论。本次,我们也特别专访了展览策展人王春辰先生,他针对展览主题、策划过程进行了讲解,同时也围绕几个值得关注的新话题,包括“后概念”“观念意识”等关键词进行了再度阐释,为观众理解本次展览提供了一个更为详细、多元、深入的视角。
策展人专访
艺讯网专访本展策展人王春辰
艺讯网:展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策划的,经历哪些过程?您跟艺术家相识据说“既熟悉又陌生”,该如何理解?
王春辰:廖邦铭是大家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家,说熟悉是因为他93年来到北京,来之前他从四川美院毕业之后就回到老家了,在乐山工作了不到三个月,他太不习惯在建筑公司里的工作,正好听朋友说北京有一个圆明园的画家村,他就来北京了,从北京火车站带了200块钱,在93年的算是一笔不少的数目,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他下了车一看出租车都是皇冠车,比较高级,然后打车,结果从车站打到圆明园基本花光了这钱,这是他在北京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遭遇。后来他就在圆明园不断工作、创作,但是都不是特别满意。
他在2009年在798举办了一次个展之后,就没有再创作作品或者举办展览了。他在自己的工作室读书写作,变成了一个写作者,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表达在博客上面。当时我看到这些文章的时候,其实不是特别了解他,总觉得这是一个搞写作的人,也没有和他的作品对应起来,后来遇到了九艺术区的段延安,通过他的推荐我看了作品,才回想起来,说见过这些作品,也对廖邦铭的文章有印象,对上了号,有时候的确是这样,中国非常多的艺术家,你可能见过他的作品,但是并不知道名字和人,我很早之前就看过他的文章,但是这次也是机缘巧合对应上了,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展览了解廖邦铭和他的作品。
艺讯网:您提到他一直纠结于艺术和非艺术,也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概念”观念,观众应当如何解读这个概念?
王春辰:廖邦铭内心中有一种不可描述感觉,或者被称为一种冲突,他总想把它表达出来,来讨论的是我们今天遇到的挑战,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这么多的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到底该怎么认识、怎么去解读?我们有那么多完整的艺术理论、自成一体的美术史理论,比如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物品艺术到观念艺术,但是在这之中又让我们总觉得有一些和自己有隔膜的东西始终存在,对应了很多“矛盾”,也是因为这样,艺术才有了发展。廖邦铭自己提出了“后概念”,试图用后概念这样一个他自我的理解去表达他想面对的今天的人、社会状态、生活状态,也包括我们以及我们面对的艺术、艺术与人的关系等等。
我在前言里提到得很简短,其实他是一直在纠结于艺术和非艺术,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艺术已经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他想表达一些状况和状态,包括今天展览中展出的三个大影像——空间里两边大的影像相对称,他高高举起一些“字牌”、吹破气球等,这其实也是自我的一种投射状态,这气球上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我们日常所看到的、生活里经常说的,比方说传统、现代之类的词汇,你会感觉到,这些文字写在气球上以后,经过它艺术家来“吹”,文字变大收缩,产生一种张力压力,这里面甚至带有某种挑战、意味着一种克服,就像我们的主题“攻坚”一样,最后气球和名词都爆破了、破碎了,这都是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是什么?都是人们可以去想象和理解的。
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现场,行为表演(一)
艺术家想通过探索去表达面对世界的问题的方式,这些问题是什么,我们也不需要说的非常具体。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用很多名词、概念来命名,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对这些“名词”麻木了,它已经空无一物,作为一个词汇,它本来是讲述人和世界、世界和人的关系,但是很多词汇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比如另外一个我们经常提到的词“传统”,不同时间有不同的“传统”,“后概念”的后,并不是前后的“后”,而是它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甚至是突破和打破,克服的意思就是我们能不能跳出这些所谓的已知的概念,进入到一个新的自我反思的状态,一个新的状态。如果艺术家是个思考型的艺术家,是一个追求观念表述的艺术家,那就永远不要说找到答案了、实现目标了,我们在不断地被颠覆之中遭遇新的挑战,然后再去攻克新挑战。
艺讯网:您也提到了展览的标题从作品和艺术家的表达而来,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理解《硬核攻坚》这个标题?
王春辰:这次展览的策划主题得来还比较顺畅。我看了他的文章,去他工作室跟他聊完之后是马上就想到的。,我当时一想我说这艺术家挺纠结,总想一些问题。“硬核”是最难克服的一种东西,比如吃核桃、吃坚果,硬核——更指向我们面对事物时遇到的那种最艰难的挑战,我就喜欢用这个词汇,“硬核”这个词它是一个既具象、形象又抽象的词,可意会为很多的指向。除了硬核,我再加入一个动词“攻坚”——他希望要找到答案,需要打破它,希望表达自己,所以说“硬核攻坚”作为一个展览标题首先是非常简洁明了,第二点是大家能引发大家的想象和思考,想到很多或许我也没有想到的抽象概念。
再者,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艺术,也去思考艺术,或者思考是不是艺术,思考有没有效,这些问题都是“硬核”——是我们的挑战。包括我们所在的环境,虽然大家从园区进来看到这个展馆环境很漂亮、很完整,但是大家也知道,北京的这些艺术区也是我们的命运所在,我们与这些艺术区的关系起起伏伏,大家来这儿的第一印象会思考,以后这个艺术区还会在吗?会不会哪天拆掉?这些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都是一种挑战和状态。其实在今天,无论是做艺术还是做别的工作,都有很多需要“攻坚”的东西,都有“硬核”的东西,这个展览也是以邦铭的作品为契机,开启2021年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和面对的事情,有一句话我们经常讲:不放弃,继续做。
展览现场
艺讯网:本次展览挑选的作品大多以影像和现场表演艺术为主,您对他的哪些作品印象深刻?
王春辰:一层大厅展出了一组模拟以自我形象为基础的模拟不同身份的系列创作,比如装扮成“公务员、医生、警察”等各种职业,还有装扮成女性来拍照,这其实就是一个身份的探索和表达。在中国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当中,“身份”一词有相当丰富的含义,社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身份?而每个身份都是充满含义的,这组创作背后是比较有深远影响和深层含义指向的。虽然说这位艺术家近10年没有创作那么多的作品,但是他一直在思考,这是令我非常关注的一点。现场市场上很多架上的绘画都会变成商业化作品,但是今天的展览展出的影像、表演、行为,这些东西怎么构成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手法?这是非物质的,虽然说可以拍成影像、可以记录成照片,但是如果没有影像,这些现场动作和行为表演完后就不存在了,就无法看到了。
二层影像空间展示手机拍摄影像 ©️艺讯网现场拍摄
今天只是展了一部分影像,其实它有上百个影像视频,比如不断地开门关门、把一些器物在手上来回抛,把物品从左边甩到右边等,里面也展示出很多生活物件和书,比如《三国志》《资本论》等书籍,这些都能传递他面对生活的状态,它构成了一个艺术家观看世界的方式,而我们每天面对的世界就是由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构成的。许多作品的标题也非常有趣,比如《掂量》《拿捏》等,词汇很有意味,“拿捏”这个词汇在中文语境里也是意味深长的,我们经常会说你对这个事情要“拿捏拿捏”,试图把握它,也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状态。
艺讯网:这次现场展出了几组表演节目,观众应该怎么理解和观看这种现场行为艺术,是否可以简单再对作品阐述和评价?
王春辰:这些现场表演都是最新的作品,也是第一次现场表演,以前没有做过。第一个“舞蹈”,艺术家沿着一条黄色的线行走,这条线构成了形式和风格的作用,同时它很窄,而邦铭始终是在这条线上摇摆、行走、扭动、舞动,它又不是严格的舞蹈,而且走的时候还有一点踉踉跄跄,但他又要着力保持平衡,保持不要掉出线,这里面有很多提议性的东西,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解读,在这条狭长的线上,人们要如何走过?包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引申到社会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是否都有一条线需要摆好、摆正?
廖邦铭《硬核攻坚》展览现场,行为表演(二)金盆洗树
这一系列表演的作品都有强烈的寓意。包括最后表演的这件《金盆洗树》一般我们的成语叫做“金盆洗手”,大多带有负面的含义,比如说江洋大盗的“金盆洗手”就是不干了、退出江湖了。廖邦铭《金盆洗树》是在金色盆子里洗手,然后去“拿捏”这棵树,给这个树洗澡,这两棵树是艺术家工作室后院的龙爪树,“树”这个词汇本身在中国语境里代表着财富、吉祥,有很多好的寓意,“洗树”的语义就像清洗它的身心,跳出固有的概念,形成一种新的表达自我的方式。有的时候也会放在中国的“禅”境中来解释,跳出原本的内容,每个人也可以获得不同的解读。
艺讯网:您把他称为“思考型”的艺术家,您认为这类艺术家有什么特质,他们的创作和思考有什么不同吗?
王春辰:我们是觉得中国需要有一批思考型的艺术家,至于他思考的着力点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思考,都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这些思考始终贯穿作品的过程,这类艺术家不是为了画一幅画或者做了一点什么视觉类的作品,但是一定会传递一个“在场”,注意到我们今天与世界关系的表达,这就是在中国称为的“观念艺术”“观念意识”或者观念性的创造性,至于具体怎么来解读,我们可以慢慢推进,再去斟酌这些东西。
展览现场
开幕现场
在今天的当代中国,很多年轻的新的艺术家有非常强烈的观念表达。我之前也写过一篇讨论中国需要观念主义意识的文章,因为观念会克服和消解很多东西,做艺术确实是需要不断推进的。我们现在给艺术分了很多门类,但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不光是有一种语言,一个视觉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经过一种媒介来传递一种思想,它不是直接的,所以说,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观念意识,一种新的意识,新一代的与时代相对应的观念意识。
采访、撰文 / 张译之
除标注外,图片及视频由主办方提供
以下文章资料由艺术家提供
注释:
「1」「2」廖邦铭文章《艺术的语言问题抑或形式方法论误区》 2009年3月23日 ;
「3」廖邦铭文章《摄影的维度》2009年1月22日;
「4」廖邦铭文章《后概念》2012年;
展览信息
硬核攻坚
出品人:黄严颉(笔名:易壹)
策展人:王春辰
策展统筹:段延安
主办单位:严颉知行馆、白域艺术空间
协办单位:《传承》栏目组、生命艺术传承俱乐部
展期:上半场:2021.4.17--2021.4.30;下半场:2021.5.1--2021.5.17
地点: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吴庄国际艺术园区2期白域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