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4位女性艺术家齐聚银川,揭示何为“日常的智慧”

时间: 2021.4.29

最近的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女性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艺术实践中,从而使当代艺术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后疫情时代,中国女性艺术家以不同的创作方式和敏锐的视觉在自我探寻中形成具有独立品格的文化风景。她们所揭示的精神和感知领域,丰富了人们对生活的认知。

本次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开幕的“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并没有让女性主义的视角先行,而是聚焦“日常”这一理念,通过邀请14位女性艺术家集中展示她们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的作品,以此引领观众以更加直观和浸入的方式,接近当下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样貌。

_MG_8990.jpg

展览现场

“日常性”是本次展览贯穿的线索。日常性不仅是当代艺术的一项重要特征,也往往与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关联起来。实际上,正如男性与宏大叙事的关系一样,所谓的女性创作视角与日常性的关系,需要更仔细的体察与分辨。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某种先入为主的可能,本次展览并没有从女性主义视角的进行切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展览抗拒整理与研究女性艺术家的作品特质。展览选择为观众提供出某种更含蓄,也更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鼓励人们自发体味女性艺术的独特风景,以及可能存在的某些特质——它可能是日常的、机敏的,可能是沉浸式的、幽默的甚至严肃直接的,也可能是关乎身体因而也更接近灵魂的.....展览试图超越性别议题,回归到对“日常”的研究与体悟,以及对女性表达不带倚重的展示中。

归根结底,艺术不仅关乎女性,更关乎人性。

_MG_8955.jpg

王叶子,《标准化堆积:以欧式为例》,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0微信图片_20210401110241.jpg

张姗姗,《双生》,布面油画,200×120cm ,2011

张琳,《被灿烂和被毁灭的》1-2,布面油画,80cm×60cm,2018

当下,虚拟化视觉与现实的融合,全球化与地方性知识的交错,造成了众多新型文化景观,形成了一个具有“混合”特质的时代。我们已经很难去用传统的单一媒介和叙事方式来面对今天生活内容的突变,艺术家自身也不得不去探究这样的文化变迁。基于此,艺术家们走向一种更具流变意识的创作方式,为今天的艺术现场提供了更多差异化的视角和体验,提供一种不同于过去的视野,释放出有别于日常的智慧活动。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分三个部分,建构日常经验与智慧交融的立体场域。

第一部分为“直接化体验”。一方面在女性艺术中包含大量的身体表达,以实现自我映照和再现,自喻以及他喻。另一方面,女性艺术家在面对具体事物时,善于捕捉与自身体验具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日常事物,将自身的生命体验渗透在具体的事物中,形成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直接对应。这种本能化的感知以潜在的方式煽动着情绪与意识的共鸣。

_MG_9043.jpg

林欣,《有风的空间二》,三屏数字动画,1′45″,2016

丽莎.png

鲁婷婷,《丽莎》,三屏动画,3′42″,2016

消逝的轮廓 截图 3.jpg

王维思,《消逝的轮廓》,动画,3′26″,2019

第二部分为“日常与异常”。艺术家借助在日常体验中获得的差异物理属性的感知,转化为创作中个人智慧下多元表达。在表达、释放的过程中,实现一种绵密的对于物质表面、形态、质感等方面的细致体验,同时将这种微妙的体验融入自身的精神塑造,最终形成自我精神与异质化物质的融合。

郭子,《Unlimited 3》,布面丙烯,50×40cm,2021

郭子,《unlimited 4》,布面丙烯, 50X40cm 2021 布面丙烯

刘彦瑢,《这段时光》NO.1-No.3,炭粉、⽔彩、明胶、哈内姆勒博物馆蚀刻纸,50×65cm,2020

第三部分是“情境的建构”。当下艺术生产的形态中,美术馆空间提供的是一种物质化的场所,而在艺术家的介入下,场所变成由特定作品脉络所编织而成的场域,成为了作品的叙事底色和空间语汇。不同的艺术家对于空间的编织与再造,形成不同的艺术情境,在美术馆的空间中不断交织,构建出一种具有语言编码的沉浸式场域。同时,观者的视线也在场域中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动态语言情境。

童文敏,《城堡》,行为,德国、中国,三频录像(彩色,有声),14’42”,2018

gai货郎图小剧场之美杜莎木筏.jpg

王苑,《货郎图小剧场之美杜莎木筏》,水彩,56cm×76cm,2021

5.JPG

魏三三,《融系列 4》 ,综合材料,80c×80cm,2019

沃土.png

杨纳,《沃土》,布面油画,450×200cm,2013

_MG_9085.jpg

张移北,《蛇的尾巴和身体》,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9

在商品化极度繁荣的今天,对于消费群里的隐形控制,使得社会被塑造成为了符号化的景观。而对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从重复的、数量化的物质生活中觉醒,则是在重塑一种文化感悟。同时,当日常照进艺术,它所形成的是一种惯性的累积,映射着自我意识的堆积与再现。如何在日常的经验或惯习中,保持对生活的怀疑态度,将日常转化为充满遐想的空间。已经愈发成为女性艺术家为文化生产拓展外延的路径。展览试图与艺术家、观众一起将日常纳入艺术创造,折射出日常之外的文化内容,形成关于艺术文化新的诠释。

艺讯网综合编写

图文致谢主办方

展览开幕现场:

“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俞可在开幕式上发言

展览开幕式2.jpeg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吕澎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嘉宾合影

展览信息:

日常的智慧.jpg日常的智慧——当代艺术邀请展

策展人:俞可

时间:2021年4月24日-6月17日

地点:银川当代美术馆 5#、6#展厅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蔡雅玲、郭  子、林  欣、刘彦瑢、鲁婷婷、童文敏、王  苑、王维思、王叶子、魏三三、杨  纳、张 琳、张姗姗、张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