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观察|记2021央美研展:蓄势待发,向更开阔处生长

时间: 2021.5.21

观察文-动图.gif

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蓄势待发

研究生毕业展

2021年初夏,艺术圈的“出圈”时刻中不乏有中央美院毕业展中的数个瞬间。随着本年度央美毕业季第一站研展正式向公众开放,有机会能够亲临现场的观众热情高涨,纷纷预约观展;未能有时间到现场感受毕业展热闹氛围的观众,也通过朋友圈、媒体报道、各大短视频平台等方式“云”观展。在人头攒动的毕业展现场,在众多媒材不一的作品环绕之中,如何去发现、观看与理解今年毕业生的思想、创作与艺术表达?这或许是绝大多数观众的共同困惑。

这一届的毕业生的特殊性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在于其是美院的第一百届毕业生,肩负着百年美院的使命与期待,也体现在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届毕业生,其创作与思考如何回应在疫情中动荡、摇摆与重塑的社会规则与环境。当然,疫情之中的云课堂、线上展览与远程讨论等新模式的兴起,都直接影响着此次毕业展作品的表达与呈现;与此同时,疫情及其后遗症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度。面对全球性的灾难与挑战,对新闻的敏感、对世界格局的高度关注以及隔离期间个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表达的异化,都或多或少体现在今年硕、博士毕业生的个人创作与反思中。

展览现场

展览布局:更集中的空间与更有效的配合

与往年相比,今年研究生毕业展的作品集中呈现于美术馆展厅、石膏馆展厅以及7号楼展厅中。央美毕业季标志性“大白棚”的缺席,使今年各院系毕业生在展位的分配与作品配合方面颇下功夫。在物理展陈空间骤减的情况下,美术馆一层的实验艺术学院与城市设计学院,以及美术馆三层的雕塑系与设计学院展区相接,在彼此的承接与配合中,碰撞出了一些别样的火花。

展览现场

美术馆二层展厅则呈现了基础部、油画系、版画系、壁画系以及中国画学院的毕业创作,这些偏重于“架上”的作品被集中呈现。有趣的是,版画系、壁画系以及中国画学院的作品中,也不乏跳出二维平面空间的表达,转而呈现了一系列空间的、装置性、雕塑性的创作尝试。另一值得注意的考虑在于传统工作室为单位的概念被打破,在今年油画系及基础部的展厅内,学生个人的特色及思想得以丰富地呈现,由此也试图去探讨在研究生阶段,导师对学生创作在技法、观念与形式上的介入与影响程度等相关问题。美术馆四层以独立的小展厅呈现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生的作品,其展现出更扎实的研究脉络与更成熟的创作面貌。

展览现场

将大部分创作集中于美术馆中,无疑方便了前来观展的观众能够以较短的时间快速浏览完本届大多数毕业作品。然而,作品密度空前巨大以及展览空间的相对局限也无可避免地令观众陷入眼花缭乱的视觉体验与信息量陡增的展览阅读中。在此过程中,具有运动感、互动性以及体量相对庞大的作品往往能够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部分与美术馆结构紧密联结的作品则易被忽视,依托于展览空间所做的特别巧思也难以被多数人第一时间接收到。

与美术馆的热闹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列于石膏馆中的人文学院和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毕业论文的视觉呈现,以及位于七号楼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模型与示图陈列。在石膏馆中,人文学院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毕业研究以双圆环的形式依次陈列,在空间上呼应了石膏馆外形与内部雕塑陈列。在这里,观众更像是置身于一所安静的图书馆内,能够在圆形空间归纳出的路径上徐徐踱步与阅读。

展览现场

关注议题:疫情反思、生活体验与国际视野

放眼本年度研展作品所关注的议题,疫情及隔离生活带来的反思占据了一部分作品主题。在这些创作中,有的毕业生着眼于疫情期间身处武汉的深刻现实体验,并将其转译为虚拟城市空间,并与禁锢于健康码的社会心理相互投射;也有关注隔离之中社会规则与行为的重塑和身处其中的人类的情感异化,以及在后疫情时代中,社会和人所采取的新的应对措施和生活体验。

13 .jpg

设计学院——智慧型城市设计研究,梁欣,《没有阴影的岛屿》,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当然,在直接表达疫情相关主题的创作外,一些作品也传递出疫情中和疫情后,社会规则与大众心理和关注点的重塑等信息。具体来看,其体现在向外更敏感和关注于社会新闻、弱势群体等议题,向内则回归日常生活,对家庭亲情、个人情感进行更为细腻地体会与挖掘。同时,对于信息网络与虚拟空间的高度依赖亦在部分作品中有所体现,最典型的现状是,由于大量实体展览、线下活动的被迫终止与关闭,在极短时间内促使了线上展览、虚拟空间与技术的极速膨胀。因此,对线上空间、活动与相关技术,直至近期大热的NFT加密艺术等话题的反思,也以各种创作面貌与讨论方式散见于此次毕业展中。

造型学科基础部,黄银宇,《接单》,140x160cm,布面油画,展览现场

设计学院,王言如丝,《鳄鱼池》,1248x2208px、3x3m,视频,展览现场

另一方面,在今年的创作中,我们也能够注意到其中不乏有针对疾病与生死,女性与力量,侵略与殖民,文化与传统,当下与未来等更宏观、更具世界性的议题的涉猎与深挖。或许是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让人们再度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如此的高度共联与相似,在家隔离期间网络成为了大多数人和这个世界保持沟通的唯一渠道,很多出现在电视新闻、互联网络与社交媒体中的国际关系、民族矛盾、社会冲突刹那间向每个人的生活靠近,人们也能在每个事件中或多或少找到一些与个人经验相契合的切面,并更多地去表达观点。

版画系,娄能斌,《可以不加糖》,展览现场

WechatIMG45.jpeg

实验艺术学院——总体艺术与跨界研究,邱思遥,《相同的风景》,升降平台,透明屏幕,布面喷绘,尺寸可变

图片来源:实验主义者

总体来看,本届毕业生的作品中,在个人情绪,生活片段与思想追求的记录、再现与转译之外,更多地在关注一种处在社会中的“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其试图去探讨多种“关系”的存在——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民族与民族、社会与人、人与人甚至是自我与记忆之间的关系,而非仅将视野和表达局限于孤立的个体与切面。

创作与展览形式:文本与图像互译,互动体验与“学科杂交”

从创作形式及展览呈现上来看,造型类学科对于技术精微的钻研探索仍旧深入,而人文学院也一改往年的纸质论文展示方式,结合石膏馆的空间与个人的论文研究主题,呈现出极具视觉体验的展位布置,以作为毕业论文研究对象的可视化呈现。由此,史论类学科的毕业成果也能与观众产生更有效的交流与互动。

人文学院,罗洁萱,《从反观自身到审视他者——杜米埃中国题材系列漫画研究(1843-1860)》,展览现场

人文学院,刘夏凌,《十八世纪欧洲漆器装饰研究——以维也纳美泉宫中的圆形东亚漆阁为例》,展览现场

人文学院,兰萌,《<消夏图>研究》,展览现场

除此之外,本届研展中所呈现的多元化创作形式亦是看点之一,许多作品的制作手法与呈现方式打破了观众对于该学科专业的固有认知,譬如今年雕塑系的展区中,不少作品呈现出“组合式”、“可互动”、“机械感”的装置特色,而版画系的作品也呈现出基于数字技术与3D打印,实验动画等语言的尝试;中国画学院、壁画系等院系的毕业创作展示中,也不乏出现如雕塑、综合性装置等的实验与表达。

雕塑系,罗舜元,《妈妈,你看!》,玻璃钢、毛发、玻璃、机械装置,200×220×200cm,展览现场

雕塑系,刘畅,《合唱团》,铁、旧椅子、电机及控制系统,尺寸可变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e7239b0fca6495af62600c3c2dd8ea.jpg

雕塑系,王振宇,《天空之城》、《Signal》、《永恒》,二战士兵驼袋、二战钢盔、弹药箱、退火铁丝、电机、造雾机 、红外感应装置、植物、铁板,

235×110×100cm、140×20×125cm、53×53×230cm,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当然,艺术类学科间的相互介入与表现仅是此次研展跨学科特色的一个方面。从实验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等的诸多毕业创作与设计中,观众得以看见科学、信息技术、生物、人工智能等其它学科与前沿话题对艺术创作的介入与作用。事实上,从近几年美院的专业学科设置与研究方向中,我们或可以为研展中呈现出“学科杂交”特色找到一定依据:如设计学院开设的“艺术与科技研究”、“机器人艺术设计研究”、“生物艺术设计研究”等专业方向,以及实验艺术学院开设的“艺术表达的物质化呈现”以及“未来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这些专业与研究方向的建立从教学层面上关注并思考艺术与前沿科学、社会议题的互译与交点,也通过院系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及教学基地等机会,为学生的创作与思考直至最终的作品呈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学科与话题间的交点与碰撞也引导着创作者与观众去想象艺术与思想可以抵达的无限时空。

实验艺术学院——艺术表达的物质化呈现,魏丽菁,《一个低沉而持续的提醒》,植物、微生物、琼脂,40 x 40 x 140 cm ( x2 )

图片来源于:实验主义者

设计学院——生物科技与设计研究,孙亚晶,《Where Are You From》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无疑,跨学科的艺术创作为本届研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养料,也从一定意义上将艺术创作本身开放给了更多具有多元学科背景与社会经历的观众;同时,诸多可互动的装置体验以及具有开放解读空间的诙谐作品也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目光、参与甚至是再创作,加之疫情后愈发活跃的互联网传播等因素,此次毕业研展的热度与“出圈”似乎也有其必然性。

WechatIMG44.jpeg

设计学院——机器人科技与艺术研究,姜同,《最后一片肉。?》,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与有好有坏的观展体验,今年的央美研展已落下帷幕,本科生毕业展也将于数日内如期而至。对本科生来说,他们将面临的依旧是在比往年都更紧凑的空间中去讲好自己的故事,或许也会试着在喧嚣热闹的毕业创作集会中脱颖而出。

当然,对每一届毕业生来说,他们一方面苦恼于规定展线长度与展陈空间的局限而无法施展开来,一方面也在面临着是否足够成熟去把控住更大展示空间的疑问与挑战。而这个更大的展示空间,在线上展览时代与虚拟空间已经来临并高速发展的当下与未来,甚至会呈现出跨越时空维度的广袤。同时,他们也必须意识到,在科技、信息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创作的思维与眼界可以向宇宙的深处无限延伸,但是如何将放飞的思想与关注点落地于展览展示,并与观众产生切实的交流,这或许是每年的毕业展提供给毕业生数米的展线所框住的小空间之外,更能启发和引导他们继续思考的地方。

    文/周纬萌

    现场图、视频/胡思辰(除特殊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