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慢——罗敏作品展”
由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花间·慢——罗敏作品展”于6月1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以花为线索,分为三个系列——“川南忆”、“游春记”和“花间集”,共展出作品80余件,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人赵崇祚收集“诗客曲子词”,编纂成《花间集》,以供诗人文士在花间集会时吟唱。同样生于蜀地,在画家罗敏的创作中,“花间”也是贯穿始终的意向,在作品里或盛开或衰败的花丛中,一些模糊的形象、场景,或情绪悄然出现,而这些内容似乎都与植物共享着同样缓慢的时间流速,展览的名称“花间·慢”正取义于此。正如北京画院的吴洪亮院长所说,只有慢,才能清楚地看和感受,展览希望传达出花间的慢的力量,那是一种愉悦并引人思考的力量。
花之间隙
罗敏画室
七月,布面油画,150x120cm,2018
花间集No.1,布面油画,40x70cm,2020
蜻蜓1,纸本设色,24x25cm,2020
“人之生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都可以纳入‘花’这一短小的缩写之中”,花开花落的遭遇,“极易唤起人类共鸣的感应”。[1]在历史上,花以其美丽、短暂、脆弱的存在形态,被捕捉进无数的诗词画作中,并常被作为精神所指和情感寄托。但在罗敏的作品中,花更多指向的是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本身,而非某种意义的隐喻。
罗敏画植物已有十余年,她捕捉植物的方式是在安静的画室用画笔和植物对话,“你几乎可以听到那些植物的心跳”。[2]画家以这样一颗敏感的心观察植物的微小和脆弱,再用细腻的笔触将其描绘出来。从鲜花盆景到野草枯枝,不为常人在意的,朴素自然的植物生命就这样进入罗敏的作品中。传统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罗敏的创作也基于此,她的重点“既不是对象的形貌,也不是笔墨技法,而是事物内在的‘生命’,这是画家本人的生命体验与自然生命的共鸣。”[3]
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描摹使罗敏能够灵巧地再现植物的存在本身,但更为关键的并非“花”,而是“花间”。以拼贴的方式,罗敏在花丛之间穿插了源自个人的记忆与感受碎片,人物、鸟兽、字画一起,赋予了“花间”更多维度的叙事空间。
模糊的碎片
夏,纸本设色,20x21cm,2020
春游 No.18,纸本设色,78x70cm,2020
游春记,布面油画,200x160cm x2,2020
“她笔下的花与人,更像是一种拼图——先在童年的记忆中抠图,然后在花木符号间拼贴。”[4]正如吴洪亮所言,此次展出的作品很多由碎片的拼贴组成,几个元素或几幅小画共同构成一幅大画,无论是画面组成、叙事结构,还是情感的表达,都呈现出“碎片”的状态。
“碎片”是罗敏自己用来形容其作品的词语。作为材料,碎片可以带来更多内心的空间和想象力;作为情感体验,碎片是敏锐的感知捕捉到的无数细微片段;而在时间维度上,碎片是记忆残渣的堆积,是过去和现在的各种经验和感受混杂在一起时搅起的漩涡。在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看来,碎片是在不平静的处境之下,生活碎片沉渣泛起的一种状态,在更宏观的层面上,碎片还是祖祖辈辈女性对于生命之花绽放过程的自我监控。同样是碎片,在罗敏这里,少了与生活对抗性的力量,多了一些淡然与随和,这种心境在笔墨的浓淡中得以展露。
我们和妈妈 No.6,纸本设色,68x87cm,2019
碎片与记忆紧密相关,对于罗敏来说,记忆碎片最直接的来源是与母亲和姐妹的相处。罗敏与母亲的相处是片段式的,罗敏14岁时,母亲离开了她和妹妹,之后几年,母亲的形象在罗敏心中是模糊的,多年以后,母亲才重新走进她的生活。现在与母亲的相处变成了每年的探望,这种片段式的相处模式放大了时间的作用,使罗敏更清楚地看到母亲的变化与衰老,看到几十年间整个时代中平凡女人的命运缩影。每当看到老照片,罗敏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但她无法清晰地用言语表述这种情感,而是只能用画笔“抓到时代的一点点碎片”。[5]
人民公园的秋天,布面油画,80x80cm,2019
除了女性敏锐混杂的感受,罗敏对时间也有着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在古希腊哲学中,图像是对一个带有过去的时间烙印且已不在场的事物的在场呈现。[6]罗敏在创作时,习惯于在画布上记录下此时此刻的日期,当作品完成时,画面中已有了数个不同的日期,成为时间的烙印,提醒观者图像与在场之间的间隙。时间的间隔造成记忆的失真,罗敏也将这种失真呈现在画面中,在处理以老照片为原本和灵感的作品时,罗敏常常将人物形象画得模糊,“记忆并不清晰,而是在心中若隐若现”[7],氤氲的笔墨正是对记忆的“写实”,一种夹在记忆和遗忘中间层的,更贴近感受的真实。
持续生长
罗敏画室一角
花鸟图No.2,布面油画,50x60cm,2019-2020
罗敏常用“始终在路上”形容她的创作,在持续的自省中,无论是艺术家个人的思考,还是传统或当代的艺术技法,都获得了持续生长的力量。当技术越来越熟练的时候,罗敏也越来越警觉,熟练的技术容易将画家框定在某种模式中,这对艺术创作是极为危险的事情。罗敏认为此时画家应该回到最本真的东西,“不断要去除油滑,永远要保持一个纯真的心去画画”。
纽约普拉特大学教授乔纳森·古德曼(Jonathan Goodman)将罗敏的创作定位于中国传统艺术与表现主义的融合,单从形式准则和笔墨技法上看确实如此,然而,画家对艺术语言的选用往往更为灵活和自然,时间、地域与风格的限定与所谓融合或许并不那么重要,是否能使艺术语言为传达时代和个人的声音所用,才是艺术家更为核心的工作。面对传统与当代的关系,罗敏表示,作为当代的职业艺术家,与传统和规范性的技术发生关联也是必须要持续做下去的工作,或许一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要始终在探索的路上。正是在艺术家持续的探索中,艺术语言才获得了植物般生生不息的生长力。
文/徐子俊
图片致谢主办方
注释:
[1]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2]罗敏:转引自节目《北京画院名家展播》
[3]吴娱:《有限空间中的极限运动——罗敏油画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美术观察》,2013年12月
[4]吴洪亮:“花间·慢“展览前言
[5] 罗敏:转引自《技与道|罗敏:跟随心性边走边看 丰富自己的艺术之路》,“北京画院”微信公众平台
[6] [法]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李彦岑/陈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页
[7] 部分引用来自笔者开展当天对罗敏的采访
展览信息
花间·慢——罗敏作品展
展期:2021.6.18-2021.6.27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12号院北京画院美术馆1、2层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