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让生活“下沉”:“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启幕

时间: 2021.7.12

00动图.gif

何为“向下生活”?在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人们身处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智能、高效且配备有仍在不断更新迭代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中,从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导致的“城市扩张”到近来更多被讨论的“收缩城市”,人们或许能从中意识到城市、人口、社群与生态,都日益紧密地相互共生与关联。在时代的洪流一刻不停地向前涌动的间隙,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巨变中如何去关注到身处城市中的人、动物、文化与记忆等最细腻而真实的困境与诉求?如何让城市的设计与规划真正“落地”从而去关怀更多的社群、环境、关系与情感?

在悦来美术馆近日新展“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中,正是提出了上述的疑问并试图以此展览为契机得到围绕“向下生活”的更多维度回应。以一种“坚持以基本生活诉求为导向,反对‘高尚’生活的贴牌与理论植入”[1]的观点为基调,展览呈现程大鹏、何志森、李涵、刘珩、马岩松、汤桦、徐腾、张永和+李诗琪八位/组建筑师对城市化浪潮发展过程中的建筑设计、社区关系、集体记忆与文化遗产等议题进行的空间反思。

“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悦来美术馆主办,俞可担任艺术总监,冯博一、王晓松策划,八位/组受邀建筑师依据美术馆内八个不同的展览空间为灵感,或是依托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艺术化呈现,或是有感于重庆当地的文化氛围与城市构建进行在地性创作。

在策展人的设想中,虽将参展主体聚焦于“建筑师”这一群体,但此次展览并不直接回应经典建筑史问题,而是基于中国城市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以及居住于城市内外的市民百姓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各异的诉求,“希望建筑师展现在不同条件和资源限制下,如何通过设计、规划来解决夹杂在宏大叙事和光鲜生活的缝隙里的问题”,其主要意图“并非谈建筑的风格、样式问题,而是想借建筑空间设计在技术、材料和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来具体分析空间与人(以及其他物种)的关系。”[2]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展览实际聚焦的是建筑师用于面对空间困境与复杂关系的活跃思维与缜密逻辑。在给定的、形状不一、限制不同的展厅中,如何去处理方案、思维、环境以及未来即将介入空间的不同观众群体的关系,恰恰可以视为一个城市与包含在城市中的一切关系的“微缩模型”。

“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展览现场

纵观参展作品及方案,张永和+李诗琪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程大鹏的《野兽城市》、马岩松的《穹顶下的村庄》都均以成熟的设计方案与思路,分别对教育与生活,人与动物的“共生”模式,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与在创造等话题做出了空间回应,通过建筑模型、设计图纸、思路方案、视频记录等形式,呈现了设计师与规划者对当下城市与生活、生态、历史与记忆之间关系的细致考察与反思。

12.jpg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张永和(非常建筑)+李诗琪(中国美术学院社会与策略研究所) 

模型材料:宣纸、卡纸、油麻丝、木棍、密度板、织物、泡沫、石膏等综合材料

模型比例:1:60

模型尺寸:1000cm×440cm×15cm

方案( 拟 )实施地:浙江杭州

委托方: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社会与策略研究所

创作及实施、落成时间:2021年4月至5月

模型设计与制作全员名单:熊丝雨、庞烨、王明昊、康雨婷、刘子朔、葛晨瑜、景艺飞、潘浩楠、陈欣雨、章珍缘、周黄宇、瞿但因、江子祎、张语嫣、吴建南、李晓泷、李墨、贾晓旭、徐思慧、汪文超、杨畅、徐嘉怡、钟思豫、夏逸云、侯少康、肖淑媛

摄影师:吴清山

13.jpg

程大鹏,《野兽城市》室内效果图

14.jpg

马岩松,《穹顶下的村庄》模型

而汤桦的《共享界面》、李涵的《民间叙事》则在建筑设计方案之外,也关注将设计思维纳入美术馆中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呈现,或是以“文创骑楼”的概念以及探寻外部社区和内部共享活动空间交融的实践为基础,在展厅内呈现营造多重画面及复杂空间感的“共享界面”的装置作品;或是从建筑师一直关注的“民间建造”的议题出发,结合重庆当地的城市特色及民间叙事风格,以绘图和模型的方式为城市中日渐消逝的民间建造提供有意味的视觉叙事。

16.jpg

汤桦,《共享界面》

15.jpg

李涵《民间叙事》之《1/4重庆楼房的1/4》效果图,综合材料,2021

15-1.jpg

《民间叙事》展览现场

何志森的《农林市场欢迎您》则是艺术家深入广州东山口竹丝岗社区多年的体会于反思呈现。何志森所工作的扉美术馆与在2020年因违建遭遇拆迁的农林菜市场仅一墙之隔。在数年间,何志森与学生在农林菜市场和44位摊贩一起完成了一系列的空间改造和艺术创作项目,而依据城市发展规划需求,这片经营39年菜市场将被一个社区花园所取代。从受邀来到悦来美术馆对农林市场的消失进行一个艺术式的、空间式的回应,到与摊贩实际交流呈现的方案,何志森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应当并非为了“还原某个消失的场景,而是去致敬39年来那些在农林菜市场悄无声息用尽全力活着的人们……”[3]

17.jpg

何志森,《农林市场欢迎您》,展览现场

18.jpg

农林菜市场,图片由扉美术馆提供

徐腾的《意外重庆》及刘珩的《重庆森林》则更为直观地体现了发生于重庆这个城市的在地性调研与创作。不论是以挖掘重庆作为中国城市史中的一个独特样本为起点而展开的大规模田野调查与踏访计划,由此试图观察、记录和研究重庆本土的空间逻辑及生活方式的《意外重庆》;或是有感于重庆独特的城市和文化氛围,采集来自街头巷尾的“现成品”而打造极富超现实意味的《重庆森林》,参展建筑师从身处的城市寻找灵感,“下沉”至市井生活和那些因城市发展而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记忆与民俗,它们深嵌在城市的发展脉络和身处其中的市民的集体记忆之中,只能以此种间接的文化档案的形式留存于城市发展的洪流之中。

19.jpg

《意外重庆》展览现场

发起人:徐腾、曾毅、岳阳

20.jpg

《意外重庆》之《川剧团》

刘珩,《重庆森林》,金属色氦气球、城市闲置家具、泡沫、气球线等,满铺约190㎡,整体高度约3.6m,整体尺寸可变,实施地:重庆、深圳,2021

此次展览的初衷及切入视角无疑是具体且充满温情的,其关注到了飞速发展的城市中那些被人们忽略的缝隙所承载的困境,那些因为城市改造所必须要拆除的建筑背后的文化与记忆,以及那些超越人与人之间的、脆弱的共生关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展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警示与反思的契机。

当然,真正“下沉”关注到城市高速发展所遗漏的病症以及人们最真实、赤裸与困窘的生活并非一日之功,而更多挑战诸如在美术馆一类空间中提出这一系列议题之后,应该如何走出“白盒子”,深入社区与生活,进而向更多观众传递亟待关注城市变迁过程中的“真实诉求”与“人文关怀”,或许也正是此次展览试图积极去对抗和尝试去和解的。

“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于2021年7月3日开幕,将持续展出至10月8日。

文/周纬萌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

注释:

[1][2]王晓松,《向下生活中的空间立场与方法》,悦来美术馆,2021年。

[3]何志森,《农林市场欢迎您》作品说明,悦来美术馆,2021年。(部分作品描述编写自展览资料)

新闻现场

Screenshot 2021-07-07 at 15.57.18.jpg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黎在开幕式上发言

Screenshot 2021-07-07 at 15.57.07.jpg

悦来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菊梦在开幕式上发言

Screenshot 2021-07-07 at 15.57.38.jpg

策展人冯博一在开幕式上发言

Screenshot 2021-07-07 at 15.57.28.jpg

参展建筑师代表刘珩在开幕式上发言

5.png

策展人冯博一介绍展览

6.jpg

策展人王晓松介绍展览

44。1.jpg

开幕式观展现场

展览信息

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

展览时间:2021年7月4日—10月8日

展览地点:悦来美术馆,重庆渝北区悦城路30号

开放时间:每星期二至星期天(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10:00-17:00(16:00停止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