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存在之境:当代艺术展”,呈现艺术家的个体思考

时间: 2021.10.26

经过一年的策划和准备,“存在之境:当代艺术展”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2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展示了方力钧、祁海平、李天元、肖鲁、陈劭雄、陈秋林、岳敏君、俸正杰、海波、阎秉会、傅中望、蔡广斌、颜磊共13位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舞台的重要艺术家的67组件水墨、油画、雕塑、影像、装置和行为艺术的作品,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间的变化和发展,力图呈现这些艺术家个体的思考及其与中国当下的文化、社会情境的互动。

展览展出作品

来自艺术理论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王端廷、艾蕾尔、祁海平、孙振华、李天元、李晓峰、杨卫、张敢、苏丹、苏伟、张鹏、陈池瑜、陈明、陈岸瑛、陈秋林、范晓楠、罗庆民、郑工、俸正杰、高岭、鹿镭、阎秉会、彭锋、傅中望、葛秀支、蔡广斌、冀少峰参加了开幕式及学术研讨会。清华艺博常务副馆长、展览总策划杜鹏飞致开幕辞,副馆长李哲主持开幕式。研讨会由清华艺博学术部主任、策展人徐虹主持。

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长期活跃在国内外当代艺术舞台,他们的艺术实践,不仅反映了中国过去三十年文化和社会情境的变迁,也在喧嚣显赫之外传达着个体的独特声音。展览力图遴选艺术家们的代表性作品,呈现他们在中国开拓当代艺术这一全新领域的执着探索,以及他们与世界展开的多层次对话。展览以一种比较含蓄和多义的角度,概括和描述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经验,这种经验既指日常的场景,也指当代艺术家对生存的思考和表达。因展览空间所限,主题和题材并不能涵盖中国当代艺术的全貌,只能选取部分画家的作品以“存在之境”为主题组成展览,试图揭示中国当代艺术直面生存经验的状态,借以观察艺术家个体感受,勇于尝试新形式,不断追求艺术表现的特质。

展览展出作品

在展览现场,13位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反讽叙事、抽象性表现、女性艺术、水墨的当代转型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主题,可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截面。观众可以通过这个截面体会艺术家的情绪,他们的喜好、冲动、意愿、想象,他们的纠结、困惑和疑虑及期待,进一步推测他们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中的贡献与影响,领会艺术家的个体思考及当代艺术与当下文化、社会情境的互动状况。包括感受如何转变为表现力,新的形式产生的意义等。从这些层面上理解“存在之境”的主题,可以更充分和整体的去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生成和发展的语境。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在致开幕辞时谈到,本次展览举办的主要动因,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与收藏的重视,也是博物馆自主策划的以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与收藏为目标、分批次收藏现当代艺术作品项目的首个展览。他表示,博物馆将以此展为开端,逐渐丰富馆内当代艺术收藏体系,满足博物馆学术建设和展览需求。

在研讨会环节,嘉宾们围绕“从本次展览看中国当代艺术成果及发展空间” “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当代艺术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当代艺术的评价与公众的关系”三点分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15枪...... 从1989到2003》 肖鲁  2003年.jpg

展览展出作品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不但收藏古代和近现代艺术文物,现当代艺术品也是收藏、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艺术留存来了解和体悟人类的精神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条被证明为有效的路径。借助于清华大学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向世界著名大学的艺术博物馆学习,将艺术博物馆办得更具有前瞻性。本次展览的筹划和举办是为此努力的尝试和良好的开始。

据悉,展览将持续展出自12月12日。

图、文/主办方提供

编/艺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