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论坛综述|“中泰创意产业线上论坛:亚洲文化语境下的设计”

时间: 2021.11.16

_45A6940.jpg

2021年11月12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馆、泰国创意经济局三家共同主办的中泰创意产业论坛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以“亚洲文化语境下的设计”为主题,集合中泰两国首饰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师,由中泰双方两位专家学者负责主持与评议,围绕“首饰设计教育”“设计师品牌商业价值”“传统思想与当代设计”三个方面,分别由中泰双方、总计6组发言人进行主题演讲。

3W4B7370.jpg

中国驻泰国文化参赞常禹萌视频致辞

3W4B7399.jpg

泰国创意经济局主任阿披实·莱斯特鲁格莱视频致辞

3W4B7411.jpg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视频致辞

担任本次论坛中泰双方主持人的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中心冬奥设计项目负责人杭海,与泰国《壁纸》(泰国版)前主编、研究员雷瓦特·楚姆纳恩。在论坛的开始,中国驻泰国文化参赞常禹萌、泰国创意经济局(CEA)主任阿披实·莱斯特鲁格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先后进行了视频致辞。三位主办方代表回顾了中泰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以及两国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教育领域的发展状况,表达了对此次论坛促进中泰设计师、教育者深度交流,共同推动中泰文化创意领域发展的殷切期望。

_45A6988.jpg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凡在现场演讲

第一场主题发言聚焦首饰设计教育,由杭海教授主持。第一位发言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凡的演讲《悦饰心裁——鲜活的传统造就当代设计》从她本人的设计、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考察研究传统工艺,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最终发展出独特的设计语言。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首饰专业的第一届研究生,张凡在留校任教后,自2003年起,开设“传统工艺与当代表达”、“传统艺术设计科学原理”等课程,并参与贵州省博物馆藏明代金凤冠的修复工作,致力于中国古代首饰工艺的研究与再创,提炼出独特的当代艺术语言。张凡详细介绍了自己近期的首饰展览案例“悦饰心裁”,以及其中的代表作品《礼赞-祖国万岁》。她从齐白石作品中汲取灵感,使用新疆和田玉与南海珊瑚等地方特色材料,吸收提炼“金步摇”、“步摇冠”古代颤珠工艺。在教学中,张凡运用海外访学经验,融合中西方传统工艺与当代转化,力求让中央美术学院首饰专业兼具传统性与当代活力,对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_45A7028.JPG

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创意产业学院院长卡吉波恩·黄普雷迪在线上介绍泰国首饰设计教育

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创意产业学院院长、副教授卡吉波恩·黄普雷迪介绍了学院珠宝与首饰课程的情况。他首先说明了泰国珠宝、首饰产业的概况。泰国有着悠久的珠宝手工艺生产的历史,珠宝展览、交易规模在全球都处于领先位置,首饰出口产业在泰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泰国高校首饰设计教育的先驱,诗纳卡宁威洛大学于1992年开设了珠宝首饰课程,并在2018年成立创意产业学院,近三十年来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学习。诗纳卡宁威洛大学创意产业学院强调视野的开阔与同产业实践的有效配合,让学生参与整个设计、生产、销售过程。学院积极与其它高校展开跨学科合作,帮助学生参与国际奖项竞争;与泰国劳工部、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使学生快速进入工作领域;与地方社群展开合作,吸收民间智慧,在创造就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社会效益。

_45A7064.jpg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进行主持评述

在主持人评议中,杭海分析了两所高校在首饰设计教育方面的差异和特色。他表示,张凡的演讲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在首饰设计教学中对传统文化、集体记忆和艺术创作的重视;诗纳卡宁威洛大学则更加强调工业背景,重视设计成果转化以及与政府、企业、社区等社会群体间的互动。

QQ截图20211115110232.png

吉特拉卡恩·邦特恩皮蓬在线上介绍她的品牌和设计

论坛的第二个主题是设计师品牌商业价值。JITTRAKARN品牌首饰创始人、设计师吉特拉卡恩·邦特恩皮蓬在演讲中首先提到了童年时动画、游戏的影响,对兴趣爱好的坚持使得她自主选择走上了首饰设计的道路,并在英国完成研究生课程后回到泰国建立自己的品牌。在建立品牌之初,邦特恩皮蓬在设计中不刻意追求高深的概念或市场热点,而是坚持自己的热情和表达欲望。作为一个长期接受学院训练的设计师,随着工作的深入,她逐渐开始明确自己的设计和市场目标,选择更廉价、自然的材料,也更加重视设计之外的因素。邦特恩皮蓬表示自己已经认识到如何面对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观念差异——她认为,自己产品80%的价值是来自设计之外的。她的最新作品充满未来感的元素和多样化,明确地面向喜爱艺术与设计的年轻消费者,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她总结到,青年设计师在建设自己的品牌时要注意在实验性探索和满足用户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而对于一个真正富于创造力的设计师来说,这两点本就不必然对立。在疫情之下,首饰在虚拟领域仍然可以发挥塑造人的个性与形象的作用,设计师的责任应当是为自己和社会带来希望——享受工作,而不是过度关注成功。

微信图片_20211115091944.png

尤目品牌创始人张晓宇和李忞在线上介绍他们的义肢装饰项目

接下来发言的尤目品牌创始人张晓宇和李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之后作为独立设计师工作。他们认为,商业往往追求确定性和利益最大化,而独立设计如同主干之外的枝叶,不明确、没有参照,但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尤目品牌的首饰并不执着于珠宝,他们强调首饰在物之外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首饰设计并不只是对于产品的设计,更是对于观念和价值观的设计。对他们来说,首饰有着十分单纯的精神属性,这也让它在设计中更少受到使用功能的制约,也让设计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张晓宇和李忞介绍了他们的为一位有一条义肢腿的年轻女记者、时尚博主制作义肢装饰的实验性项目。与一般设想的设计新义肢不同,他们以首饰的逻辑专注于设计义肢的外观装饰,从而以更低廉的成本,为残疾人将身体“缺陷”转变为个性和美学表达提供更多机会,充分体现了首饰设计师如何在商业考量之外,实现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_45A6952.jpg

雷瓦特·楚姆纳恩进行主持评议

主持人楚姆纳恩在评议中高度赞扬了几位发言人作为青年设计师,敢于尝试、大胆创新的态度。两组设计师都不依靠昂贵材料为首饰赋予价值,而是积极发掘新的形式和观念的可能性,以新生代自己的视角在青年群体中开拓市场,实现自我和公共价值。

QQ截图20211115102322.png

刘柏煦在线上介绍他的产品设计

第三组演讲的主题是传统思想与当代设计。中方发言人刘柏煦介绍了他创建设计品牌「痣birthmark」的过程,在接触了景德镇陶瓷工艺并为之深深吸引后,刘柏煦从原本的平面设计专业开始转向产品设计。他解释到,痣是身体的独特标记,他的品牌强调产地材料和工艺的在地性,突出材料本身的秉性和特质,希望从传统工艺与过去生活记忆出发,为今天的日常生活提供更丰富的体验。从蓝边碗、铁路杯到古陶瓷和吹制玻璃,刘柏煦的设计总是从日常生活的传统记忆入手,他认为器型的使用样式也承载着生活方式的延续,而他在具体创作中总会以自己的兴趣和直观经验,例如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的咖啡、酒器设计中。他表示,中国传统的文人价值观怎样在今天的日用器具中延续,实现传统美学的转译,正是当代中国设计师可以尝试探索的方向。

微信图片_20211115091934.png

特-拉·钱塔萨瓦斯迪在线上介绍他的项目实践

设计师特-拉·钱塔萨瓦斯迪有着长期的服装设计和教学的经验,他长期走访泰国外埠各个农村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他在自己的笔记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学记录,它们成为了他服装设计中重要的创意源泉。同时,钱塔萨瓦斯迪在方言的区隔中坚持同当地百姓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审美趣味,并向他们介绍国际流行的时尚风格,在这个地方与全球美学的碰撞中,钱塔萨瓦斯迪获得了新的灵感,而当地居民也获得了同外界更便利地沟通的技能。钱塔萨瓦斯迪在各地开展泰国传统布艺纺织印染工艺的研究,同时推行“一乡镇一产品项目”,在这些长期项目中,他通过与当地居民深入地合作,学习传统工艺,帮助各个乡镇地区形成一整套可持续运营的产品生产线。当地百姓也逐渐掌握从自己的视角介入设计的方法,从而成为产品生产的主体。这些项目中,传统材料与设计元素转化为全新的设计形式,与此同时,民间传统对节俭、重复利用的强调推动了其产品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进步。这些种类繁多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新消费者的青睐,并走向海外,实现了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在疫情之下,这些产品同样创造了收入,帮助当地居民保障生活。

在评议中,杭海称赞了刘柏煦的沉静态度,在微妙的变化关注作为本质的人的价值,为日常的生活注入诗意。他同时高度评价了钱塔萨瓦斯迪对利益的淡薄以及深入社会的热情,用科学的方法,通过长期深入的工作实现传统工艺的原创性转化,完成了以设计帮助地方脱贫这一普遍面临的困难课题,为设计伦理做出了表率。

3W4B7436.jpg

3W4B7471.jpg

论坛线下现场

在论坛最后,雷瓦特·楚姆纳恩总结道,此次论坛是“山水相‘链’:中国—东盟首饰艺术展”的一部分。尽管展览本身因为疫情被迫延迟,但在各个主办方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论坛中来自两国的首饰设计师与教育者的线上讨论,呈现了两国设计、教育的最前沿景观,展现了中泰设计学院的教学特点,以及中泰优秀青年设计师的工作状态,展现了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他希望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能够进一步推动中泰创意产业进行更多深入交流,共同推动两国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发展。


文丨罗逸飞

图丨李迪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