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窥探历史,鉴引未来:“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于势象艺术中心启幕

时间: 2021.12.17

动图模版.gif

1962年,吴冠中在《美术》杂志发表《谈风景画》一文,讨论风景、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中反复思索色彩、油画技法与组织画面对所见风景的再现与反馈,力图实现“见景抒情而不局限于见景画景”的艺术追求。艺术家对风景画的钻研和体会在1978年创作的《云南云杉/南方海滨》中同样可见,该作品为布面木板双面画,一面以细腻的色彩与笔触于布面描绘云南云杉林的蓬勃生命力与周遭环境的氤氲水汽,另一面则以大面积平涂的手法、分明的色彩将南方海滨一隅绘于木板上,更具装饰意味,一阴一晴,一树一海,相映成趣。

吴冠中,《云南云杉:南方海滨》双面画,布面:木板油彩,46×48cm,1978年.jpg

吴冠中,《云南云杉/南方海滨》双面画,布面/木板油彩,46×48cm,1978年

《云南云杉/南方海滨》作为势象艺术中心2021年跨年展“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的开篇,从“写生、风景与创作”的视角进入对20世纪到当代中国艺术变迁与发展的观察。此次展览集合了活跃于20世纪到当代的六十余位艺术家的精品之作,试图勾勒出百年间艺术现场的一个切面。

“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展览现场,2021年

半世纪后,如今的艺术家在创作时仍旧面临着客观对象的再现与自我情感的流露之间的微妙关系,关于“写生”的讨论也在世纪更迭间从“该如何进行”到“是否还必要”。与此同时,更多内嵌于世纪间社会变迁的艺术问题也随着活跃于不同时代的艺术现场而保留和发展,它们为洞见历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与切口。

与吴冠中《云南云杉/南方海滨》同处第一展厅的,除吴大羽、庄华岳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呈现,还有王劼音、李庚、王玉平、武艺等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艺术家与其作品,这一批艺术家正是现阶段活跃于当代艺术现场的中坚力量,其艺术语言与表达也呈现出更为多元丰富的路径。

吴大羽,无题125,布面油彩,53×38.2cm,约1980年.jpg吴大羽,《无题125》,布面油彩,53×38.2cm,约1980年

庄华岳.png左:庄华岳,《48号》,纸本水彩,27.7x27.7cm, 1970年代;右:庄华岳,《53号(九六京戏)》,纸本水彩,26.5x28cm ,1996年

如王玉平的《早餐》以细腻的感知与笔触将日常之物入画,在他的作品中,一切恢弘、沉重的、宿命式的表达与情感皆不可见,可见的是他对生活的真实、轻快的观察与体会。而武艺的《采茶歌》则寻着他多年来游走式创作的路径对风景、写生等有了新解:在画面中,人物的轮廓是模糊的,画面的边界亦处在蔓延、流动的状态中,其不满足于对眼前之景、所见之物的客观再现,而是试图在其中注入个人的体验与情感的反馈,这从某种意义上呼应了开篇所提的“见景抒情”。

王劼音,祁连,布面油彩,61×73,1996.jpg

王劼音,《祁连》,布面油彩,61×73cm,1996年

王玉平,早餐,木板丙烯,29.7×42,2020.jpg王玉平,《早餐》,木板丙烯,29.7×42cm,2020年

武艺,采茶歌,纸本设色,45.5×69.5,2017.jpg武艺,《采茶歌》,纸本设色,45.5×69.5cm,2017年

如果在第一个展厅中可见从20世纪到当代的艺术家围绕“写生”与“抒情”等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那么在随后的展厅中则为更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作品留出了空间。这些作品普遍呈现出大尺幅的特点,传达艺术家诗性的想象,超现实的图像,内心情感与画面空间的博弈,以及对历史现场的直觉再现……在这些略显荒诞离奇的画面背后,却常常能唤醒人们心中关于历史、当下与共同命运隐晦的情感与体验。

翟倞,十日谈,布面油彩,280×400,2015.png

翟倞,《十日谈》,布面油彩,280×400cm,2015年

熊宇,逆光的水流,布面油彩,200×450,2009.jpeg熊宇,《逆光的水流》,布面油彩,200×450cm,2009年

欧阳春,诸神,布面油彩,170×180,2019.jpg欧阳春,《诸神》,布面油彩,170×180cm,2019年

秦琦,星星,布面油彩,270x440cm,2020.png秦琦,《星星》,布面油彩,270x400cm,2020年同时,依托于势象艺术中心多年来对二十世纪艺术家的关注与研究,古元、宋步云、孙宗慰、李斛、张光宇等创作亦是构成百年艺术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或是囿于时代条件,或是有赖于主办方刻意选择,展览现场呈现的其作品普遍尺幅精巧,媒材丰富,虽是小品却似乎更能见其艺术语言的来龙去脉。

古元,昨夜大雪,纸本水彩,37.7×49.7cm,1964.jpg古元,《昨夜大雪》,纸本水彩,37.7×49.7cm,1964年

宋步云,天坛冬雪,木板油彩,46×56.5,1957.jpg宋步云,《天坛冬雪》,木板油彩,46×56.5cm,1957年

孙宗慰,锻炉,布面油彩,60×80,1943.jpg孙宗慰,《锻炉》,布面油彩,60×80cm,1943

张光宇,瑶女图,纸本重彩,56×36,1944.jpg张光宇,《瑶女图》,纸本重彩,56×36cm,1944年

宗其香,傣寨催眠曲,纸本水墨设色,70×47cm,1959.jpg宗其香,《傣寨催眠曲》,纸本水墨设色,70×47cm,1959年

结合策展人李大钧的介绍,不难看出此次“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依旧视二十世纪艺术家为中坚力量,只不过在选择作品时,尽量少涉及具有时代特色的主题性绘画及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叙事性绘画,而意图回归身处二十世纪的艺术家们对艺术本体的丰富实践与思考。而作为现今当代艺术现场中的活跃者,20世纪40-60年生的艺术家已经来到了其艺术语言与观念的成熟期,如何面对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如何在遽变的洪流中保持自我,如何在创作中去体会时代从而反馈时代,或许是其将持续思考的问题。同时,面对成长于新千年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主办方意图呈现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之“新”,其“新”不仅在于艺术语言在新时代的革新,还在于观察与体会世界的视角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阔维度向外延伸。

罗中立,彝族少女,木板油彩,49.5×39cm,1988年.jpg罗中立,《彝族少女》,木板油彩,49.5×39cm,1988年

林延,致北京,宣纸,180×140,2006.JPG林延,《致北京》,宣纸,180×140cm,2006年

王兴伟,窗外风景,布面油彩,50×60,2006.jpg

王兴伟,《窗外风景》,布面油彩,50×60cm,2006年

当然,从20世纪到当代的百年历史维度下来看,展览勾勒的切面更多着眼于纸本、布面的艺术创作,而新媒体艺术等的有限篇幅则为百年之中,尤其是当代版块留下了一些空白;同时,和诸多讨论代际的群展一样,90后的艺术家仍旧处在一种被观察的视野中,尚未在展览语境之中被重点提及。

1H3A6562.JPG

“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展览现场,2021年

但诚如主办方对“百年异彩”的题解中所示,“百年”是一个时间线索而非一个固定的历史概念,在未来十年的计划与展望中,它或将随着该系列的持续推进而不断调整所谓“百年”的起始点与横跨维度;同时,更为年轻的艺术家以及更多元的艺术形式等都有可能被纳入这条线索下的维度之中。

而“异彩”可以直接地被解读为“异彩纷呈”,这是当代艺术现场最突出的特点,即各个时期与地域的艺术家、各种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同台竞争,由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势,这也恰恰和此次展览将不同代际、不同地域、不同媒材的艺术作品松散并至的呈现不谋而合。

“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展览现场,2021年

从另一重含义来看,“异”也指涉着不同时期先行于时代的先锋艺术家,他们或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受到主流的认可与欣赏,但却为同时期艺术语言和思想的丰富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如展览前言中所述:“以时间为轴线,以作品为本体,对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宏微观瞻,或可窥探历史、鉴引未来。”主办方在此提出了关注艺术本体与艺术家个案对管窥历史的特殊意义,同时以一个“异”强调了艺术创作边界处的广阔空间:越是游移于边际周围,越是有新鲜的思想与视角在不断发生。

据悉,此次展览于2021年12月1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2022年2月28日。

文|周纬萌

图片致谢主办方


展览信息:

百年异彩海报.jpg“百年异彩艺术陈列展”

展览时间:2021.12.11—2022.2.28

展览地点:势象艺术中心,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吉里国际艺术区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