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视频看央美毕业季”第十二弹|刘宇宁、陈思敏、王雪松、郝珈辉、张斯然

时间: 2023.8.7

“蔚然生长: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已正式进入本科毕业展阶段。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分为两个阶段展出:第一阶段于6月2日圆满收官,受到了来自线上线下的高度关注。自6月7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的第二阶段聚焦油画系、壁画系、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毕业生的作品。

在本次毕业季中,艺讯网期待用“视频看毕业季”栏目,以直接而生动的短视频形式,每期为大家介绍四位/组同学的毕业创作。让我们把“话筒”递给本科毕业生——本期推送的精彩作品来自:油画系的刘宇宁、城市设计学院的陈思敏、王雪松、郝珈辉和张斯然。


01.《主题与变奏》

刘宇宁 油画系 

以静物和场景组合的方式将情绪,声音,时间等因素具象成画面,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多样,2023.jpg《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多样,2023(2).jpg《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多样,2023(3).jpg《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多样,2023(4).jpg《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多样,2023(5).jpg《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多样,2023

02.《吉迪的寻找》

陈思敏 城市设计学院

公元2274年,人们居住在地底的钢铁之城里,未来的世界破败不堪,已经没有了阳光和植物。吉迪是一名造花师,在没有植物的世界里,他创造的机械花是人们生活中的一抹希望。有一天,吉迪厌倦了充斥着钢铁的世界,于是他和他的伙伴波兹踏上了一趟寻找真正的花的冒险。

《吉迪的寻找》部分内页,铅笔素描,微喷成书,25×25cm,2023.png《吉迪的寻找》部分内页,铅笔素描,微喷成书,25×25cm,2023(2).png《吉迪的寻找》部分内页,铅笔素描,微喷成书,25×25cm,2023(3).png《吉迪的寻找》部分内页,铅笔素描,微喷成书,25×25cm,2023(4).png《吉迪的寻找》部分内页,铅笔素描,微喷成书,25×25cm,2023(5).png《吉迪的寻找》部分内页,铅笔素描,微喷成书,25*25cm,2023

03.《谁偷走了我的——?》

王雪松 城市设计学院

通过数字技术在虚拟世界中打破自然界和技术界的界限,艺术形式以其 “预见的预见”塑造了新的沉浸式环境,让我们体验它对我们传统审美感知阈限延伸的同时,也以其超越虚拟与现实的本体哲学表征了当今数字时代的文化范式。观众在凝视“呼呼”数字人形象时,模糊了传统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分野,视觉、听觉等多感知联结共轭,虚拟物和现实人产生了新的可互相感知与传达的扭结。在数字技术和消费主义浪潮的叠合中,数字人形象带来了新的美学经验,虚拟主体性或许将由虚入实,未来数字世界中的生物与居民将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独特性。

《谁偷走了我的——?》呼呼形象.jpg

《谁偷走了我的——?》呼呼形象(2).jpg《谁偷走了我的——?》呼呼形象
《谁偷走了我的——?》展示效果,综合材料,2.3mx3.9m, 2023.jpg《谁偷走了我的——?》展示效果,综合材料,2.3mx3.9m, 2023(2).jpg《谁偷走了我的——?》展示效果,综合材料,2.3mx3.9m, 2023(3).jpg

《谁偷走了我的——?》展示效果,综合材料,2.3mx3.9m, 2023


04.《前夜》

郝珈辉 张斯然 城市设计学院


“前夜”作为时间刻度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是对某种即将揭幕之事遐想的峰值,代表着一种对结局的隐喻,亦可以是故事的开端。

“公园”即将落成——一所坐落于由玩家共创的架空世界“数本植物”的神秘设施。玩家独自一人在巨物、遗迹与迷宫之中探索过去9个月的事件,图腾与象征最终在此汇聚。

我们面向本届毕业生以及青年艺术家发起公开征集, 将艺术家的个人符号与作品场域呈现在虚拟展览“前夜”之中。

《前夜》,数字游戏,尺寸可变,2023(1).jpg

《前夜》,数字游戏,尺寸可变,2023(2).jpg《前夜》,数字游戏,尺寸可变,2023(3).jpg《前夜》,数字游戏,尺寸可变,2023(4).png《前夜》,数字游戏,尺寸可变,2023(5).png《前夜》,数字游戏,尺寸可变,2023

本文由艺讯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