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08位艺术家聚集景德镇——一代“新青年”的抽样调查

时间: 2022.3.21

2-2.jpg2022年3月1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暨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在江西景德镇宣告开幕。相比前三届文献展“源于生活”、“和而不同”、“教学相长”围绕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和实践界定的主题不同,本届文献展主题聚焦于“新青年”艺术群体的现状与发展。这些“新青年”由108位(组)艺术家组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1980年之后出生,也让本届文献展除去与往年同样专注于展示实验艺术教学成果展示,梳理青年艺术家在艺术语言、方法与表达的实验之外,展现出对于青年艺术家职业发展与生存情况的关切与考察。

2-21.jpg“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展览于景德镇开幕


从“实验艺术是什么”到“实验艺术能做什么”


经过国内实验艺术教学近20余年的探索,学科内部已然从难以定义的“什么是实验艺术”,进入愈发明晰地围绕“实验艺术能做什么”的讨论,这也意味着,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实验艺术的教学与实践已找到了某种更为开阔的,桥接并回应社会现实的发展方向。

从四届实验艺术文献展试图回应的主题,即可一窥这一发展方向如何发生——从2006年举办的“源于生活”参展24位艺术家全部出自当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工作室”,展出19件实验艺术作品,参展作品大多来自艺术家对日常性的思考与实践,并通过材料与观念上双重“源于生活”,强调探索一条“来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及价值观体系在当代的重新解读与阐释,以探寻中国本土实验艺术新的可能性路径。”【1】

2-15.jpg展览开幕现场

2011年文献展“和而不同”,其子主题包括“常态眼睛与异样视觉、物质化生与技术新知、传统语言的现代转换、大众立场与社会与延伸、身体体验与自我表达、文化标本的学术采集、学院风尚的实验课堂。”此届文献展试图梳理出几条实验艺术侧重的工作线索,如艺术与科技、传统与当代转换、社会性与在地性、跨学科的工作方法等等,这些熟悉的实验方法与创作倾向,在2022年度的第四届实验艺术文献展中被大量艺术家延续下来。到2016年,以“教学相长”为题的第三届实验艺术文献展,由实验艺术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协同其教授的三名学生参与展览,充分聚焦实验艺术教学系统内部的循环与发展,对“教”与“学”二者间彼此互为促进的关系进行展示与讨论。

2-6.jpg

2-1.jpg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进行现场导览

来到2022年,第四届文献展则以呈现艺术生态为核心,参展艺术家以80后青年为主要组成,这也让本次文献展成为一次详尽的全国青年艺术家生态调研报告。参展艺术家的选拔方式,也从曾经采用的邀请制、选拔制,到更为严谨的遴选方式——所有作品由自主报名、院校推送、专家推荐三条通道征集而来,最终由学术评审委员选出108位(组)优秀青年艺术家,总计展示有400余件作品。

从人员构成看来,参展艺术家几乎全部来自来自开设有实验艺术专业的国内各大美院:约有27.7%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2.2%来自中国美术学院,11.1%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则各大致占比7.4%,四川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以及国外艺术院校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加州艺术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等等。相较往年更显开放的选拔范围,也让本次展览作为实验艺术专业的教学与艺术家创作成果展示获得了田野调查式的价值。

DSC00287.jpg

DSC00343.jpg展览现场


一代“新青年”的抽样调查


如邱志杰在展览开幕发言中所说,“‘新青年—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文献展’为二十年来的中国实验艺术教育交出了一份答卷,是一代‘新青年’的抽样调查。今天,他们活跃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有的投身艺术教育,延续着使命;有的探索科技,深入人类经验的前沿;有的投身乡村振兴和社区营造,更新着我们的社会纽带。”

在国内的实验艺术这一新兴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实验艺术、科技艺术与社会性艺术三者间的关系与作用,既是该学科教学目前探索出的主要三角结构,也成为展览中由该结构促生出的青年艺术家创作呈现出的基本架构。

282323d2cfbfa6d04881a60e094122cc.jpg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三角架构示意图

其中,实验艺术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和创新模型,为科技进步供给源源不断的想象力,而科技艺术则为艺术发展提供科技推力并影响、助推实验艺术的探索;社会艺术则以提供议题的方式,对科技艺术提出创新要求,反之,科技艺术则为社会性艺术提供技术变革;实验艺术为社会艺术提供原创思想用于社会改造,社会艺术则为艺术实验提供新的语境。

该结构在展览中则具体表现为,参展作品云集着广大青年艺术家向着在地化实践与科技与艺术融合两大方向进行拓展的的思考和实践,大量青年创作者对于科技与艺术融合视野下对媒介的探索与表达、乡村振兴与在地性实践、跨学科研究等等基于“实验、科技、社会”三者间相互激荡出的创作倾向。

相对于108位(组)艺术家展现出的蓬勃活力,略有遗憾的是,由于观众必然地缺乏对于上百位艺术家工作方法、创作思路和作品生成方式的进一步考察,难免也就同时制造出了“信息过载”——观众需要在四个展厅中几乎同时面对几百场艺术实验——几乎每一场都洋溢着思考与观念,被迫浮皮潦草地对待一位青年艺术家在长期坚守之下的工作成果与思考,难免让观众感到为难和遗憾。或许在拥有一份“艺术家成长史”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一份比单件作品阐释更为系统化的“个人实验说明书”。

DSC00301.jpg

DSC00293.jpg

DSC00311.jpg展览现场

与展览同期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上,如各大美院实验艺术专业带头人讨论中表达的那样,重要的不是“何为实验艺术”,而是通过近二十年对于“什么不是实验艺术”的反证中,逐渐得出实验艺术可以何所作为的大致轮廓,也意味着这一学科无法以一种本质主义的方式描述其实质。但是可以从展览中发现,除去激发创造力,由教学逐渐体系化带来的另一个直观结果,大概是艺术家创作面貌所展现出的工作方法与表达路径中某种不可避免的“同构”或“同质”性。按照教育大会中武小川表达的观点,这种“同构”倾向,实际上与实验艺术基于全球化发展的总体背景不无干系。

DSC07031.JPG

1-2.jpg

DSC00300.jpg展览现场

2014年左右,针对实验艺术进入学院、美协引发的“招安质疑”,实际上亦是一种对于创作“同质化”,对“丧失独立性、批判性”的质疑。其时,一些实验艺术学科主导者曾对此进行过充分回应。“谨慎一点地思考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关系,我们就能意识到二者之间并不是一刀切的。体制内外之间存在着漫长的过渡地带,而且经常互相嵌套。在这一漫长的黑白灰的过渡中形成了丰富的谱系。”邱志杰以此批评“学院与非学院”、“招安与在野”这样一种非黑即白、强行对立的思维。这种曾经对于实验艺术“体制化”的隐忧,经过国内实验艺术教育近二十年更为多元、开阔的实践,在展览中,由青年艺术家呈现出容纳有丰富层次的艺术创作得到了回应。

2-9.jpg

2-6的副本.jpg

展览现场

展览中,参展艺术家作品附近展墙墙字上的简历颇为详细,具体到他们何年毕业、参展、结婚、入职、移居、工作室乔迁。一位青年艺术家的教育、工作、生活方面的“大事件”均可找到痕迹,个人职业与生活经历与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以来的重要作品陈列并置,形成了某种互为参照的作用。也从另一层面似乎说明了在非黑即白之外,包含有多重的灰度层次,足够多的层次则足矣容纳创造的活力。

文|孟希

相关资料图片致谢主办方

参考资料:

【1】《首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源于生活”》https://news.artron.net/20111024/n17322.html

展览信息

11.jpg

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 

展览时间:2022.03.15— 07.15  

展览地点:陶溪川球磨美术馆、陶溪川翻砂美术馆、陶溪川玻璃工作室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陶溪川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