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长谷川祐子:陌生的亚洲——渐渐打开的文化编织物

时间: 2015.10.16

“陌生的亚洲”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亚洲外部观察的视角,与亚洲内部——亚洲人看到的亚洲这一视角。

当下,在全球化带来的信息共享时代,这两种视角之间的差异恐怕正在逐渐减少。全球化经济使中东乃至欧洲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巨大变化。人口增长、市场扩大、移动的增加、中产阶级的出现、城市化引起地方文化和原有风景的丧失、单调的都市景观、社区的变化——虽然仍面临许多混乱与纠葛,但不可否认亚洲是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亚洲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她在历经现代化和被殖民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果是,存在于数个不同地区的那些不连贯的、非主流的多样性,通过民族国家统合在一起了。拥有宗主国语言和本土语言双重性的国家,与那些通过本国的语言思想体系改良现代社会并固化为内在体制的国家相比,两者的价值观与立场截然不同。

即是说,各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也呈现出一种现代与前现代、本土与全球错综交织或层叠的状态。这就是亚洲。谈到本次以“陌生的亚洲”为题的策展工作,我认为就像是剥开或揭露这一层层复杂的织网,是对照片、影像等呈现事物的可能性的一种探索;是思考如何利用目前正在发生的多义性且解释不清的状况,或者通过图像化手段,创造另一种“‘具有政治意味’的构造”的可能。在变革时代,记录是一个颇具魅力的领域。但是这里所展示的并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甄选了能够感知艺术家评判性及创意性观点的作品。作品主题分为以下三部分:

1)作为发送未知的、具有未来价值的信息源头,作品可以传递怎样的讯息。这类作品既包括在历史终结后“重启”历史,对世界的全新架构,也有对既有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再解读。

2)关于歧视与排挤、灾害与政治上的冲突等问题,作品不是从负面解读,而是以其他角度来呈现。

3)与现今亚洲的历史文化记忆、遗迹之间的联系。

当今,摄影大多都意味着数字化。

随着数字图像的出现,产生了无法被数字化的东西。而试图捕捉那些不能被数字化事物的感性与话题(评价)本身又内含了自我矛盾。恐怕这些作品所展现的,不是能被迅速符号化解读的记号,而可以理解为多义的,观者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和想象。

1)1990年代,在如《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这样的作品里,亚洲被描绘成反乌托邦的近未来都市。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点的特定性逐渐被淡化,地方不再是有明确特性的地点。而社交网络也使我们无处不在。Tabor Robak的20xx年也多少表现的正是那种后网络时代的观念。艺术家汇聚世界各地全球化都市的地标性高塔、建筑,堆砌出作品中的都市夜景。在香港、台湾、上海、东京、杜拜似曾相识的符号共存于此。同时,艺术家仿佛要明确告诉观众有人正透过玻璃窗窥视般,将雨滴缓缓地覆盖于夜景图像之上。这与其说是利用合成技术制造出来的幻觉,不如说是他们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那里的亚洲,不带任何科幻小说中反乌托邦特征或异国情调;亚洲毋庸置疑是世界的一部分。

我们就这样将“亚洲的”与未来置换了。那正是因为亚洲作为众多文明的发祥地,其重要性与历史积淀的厚重感给人们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反推未来。Hito Steyerl的作品也是通过多个参照物阐释了“不可视”现象。作品中出现日本忍者式的装束和隐藏身体的阿拉伯风俗。不可视(invisibility)与非物质(unmaterial)相关,与超越肉体的、将人类本源归于精神形态的亚洲思想相关联。

2)涉及歧视、冲突等问题时,隐喻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当讲述创造世界的故事时,以写实为基础的照片和影像与绘画等不同,它们不是幻想的梦中故事,而会产生奇妙的真实感。也就是说,我们可视其为一种平行现实或另一种未来(alternative future)。Sptuniko!作品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种反女权主义的姿态:男性因为憧憬女性的生理期,就制作了一个体验经期的装置;少女没有作为女性宇航员登陆月面,而是制造了一个可以留下高跟鞋足迹的月球车,并试图将月球车送往月球。在亚洲,包括日本,男性占有支配性地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批判这一现实的同时,也展示了她们希望通过主张欲望与感性来改善男女关系不平等的理性战略思考。可以说这是她们在视觉上试图以自由奔放的思想打破既成观念的政治策略。

Takashi Homma拍摄的郊区毫无历史痕迹的新兴住宅风景和孩子们的作品,尖锐地揭示了与当地历史脱节的社区状态。作品呈现的是看似语言和文化不通而面无表情的孩子们,还有乏味的风景。经过与拍摄对象长时间相处,Homma将城市化以及因向都市人口流动而引起的村落过疏化问题,理解为一种诞生新感性的可能。居住在宫城县农村,在日本东北大地震前后从未间断拍照的志贺理江子的摄影作品也同样如此。加入超现实效果的记录,不论那里发生的是地震灾害还是节日庆典都一律平等接纳。艺术家强烈意识到记录以照片图像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并会为人所谈论。志贺在这里提出一个新问题:那些图像不是在拍摄破坏的景象,而是要激励人们团结一致一起活下去,这种照片究竟为谁而存在?

3)亚洲的悠久历史如何影响当下?

全球化与往昔的丝绸之路和阿拉伯商人的通商海路一脉相承。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全球化。全球化人口和移动勾勒出的文化地形图与民族国家的边界毫无关系。Camp调查了从南印度到阿联酋夏尔迦之间大量货物的运输和人口移动。那不是在考察宏观上的全球贸易,而是在探讨一些真实而微妙的状态。

Ahmed Mater对伊斯兰教教徒圣地麦加的现状进行了缜密调查,并花时间用大型照相机/摄像机 记录下来。作品里展现的今天的麦加简直就像科幻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已变成容纳庞大人口的超巨型设施。这是在讨论数字化、现代化之前,追问宗教的力量和圣地应有姿态的图像作品。

最后谈一下无法被数字化、图像化的亚洲——Dayanita Shigh的File Room吧。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资料纸堆是现今依然沉淀于亚洲深处的知识和信息的表象。这些陌生的风景并非过去,而是与我们共存于此世的景象。

长谷川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