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与未来同行——记参与“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的感受

时间: 2017.12.9

这是一个科技感与未来感大行其道的时代。科技浪潮给人类生活带来智能、便捷与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与未来相连接的无边想象力。

从前两年VR/MR/AR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到如今逐步火爆,从虚拟游戏《口袋妖怪GO》(PokemonGo)掀起的全民“捕怪”潮流,再到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围棋对弈中击败人类最强棋手李世石,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认知边界,“未来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更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时髦。

作为在电子产品围绕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进入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学习以来,我对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课题自然而然保持着一种关注度。科技和艺术一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两个重要的探索方向,中国古人认为"物艺相通",即科学和艺术、物质和精神互相融通、互相为用。2017年冬天,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启动“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两天的讨论议程,让我对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延展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

“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是设计学科与未来教育领域的一次全球盛会,以集成全球学术智慧,联合全球院校与社会各界的领袖学者、科技实验者、未来预测者、设计研究者、社会学者、商界精英等众多嘉宾学者,掀起一场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验性探索,全球教育计划通过三个阶段持续实施,分别为:“激活创新-圆桌对话”、“青年之为-教育实践”和“教育不在-校长论坛”。而这次活动的序幕就在12月3日至12月4日的“激活创新”圆桌对话的讨论之中拉开其神秘面纱。

作为一场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验性探索,“激活创新”——圆桌对话,邀请了《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负责人、日本IT界殿堂级人物伊藤穰一、国际知名设计师布鲁斯·茅(Bruce Mau)、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国际知名跨媒体艺术家盖里·希尔(Gary Hill)、国际设计组合联合会ico-D主席(2015-2017)大卫·格鲁斯曼(David Grossman)、“未来探索者”克莱夫·范·希尔登(Clive van Heerden)、设计和社会调查专业的大学教授安东尼·邓恩(Anthony Dunne)、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艾伦·萨耶格(Allen Sayegh)、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科研部主任阿什利·霍尔(Ashley Hall)、“巨变网络”的首席灵感官碧西·威廉姆斯(Aiyemobisi William)、波茨坦应用科学大学界面设计课程教授鲍里斯·穆勒(Boris Müller)、国际知名纽约艺术家、建筑师、作家和教授大卫·格斯坦、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冯雁、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主管的副院长皮尔·毛希丁·沙提科、南非开普敦大学(Hasso Plattner)设计思维学院的创始院长理查德·佩雷斯、国际知名艺术家斯普特尼子(Sputniko!)。

在圆桌会议上,嘉宾们分享了自己对于科技与设计、科技与艺术的看法,以丰富而充分的案例向观众展示了自己的实验过程、艺术创作等,同时学者们也就科技、艺术、设计、未来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所秉持的是跨领域、跨时空、跨文化原则,基于未来设计与科技的设想,此次会议被提及最多的主题词便是“跨学科”,跨学科的核心在于突破原有学科的边界设置,实现广泛的学科交流与合作,众多教授学者都谈到了“如何让设计学科去设计化——即设计的跨学科”:一方面,连同其他的专业学科,如将设计与法学、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结合,不仅能激发设计的同理心,这样也能让设计师形成理解危机、认同危机的社会认知,从而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有所感觉”;另一方面,跨学科也会给设计师以及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经验储备——经验是设计除了技术、审美外的第三个老师——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就会为促进新平台的构建而助力,为构造未来提供更多创造的可能性;最后,跨领域的经验和同理心,将对一个设计师的领导能力构成直接影响,具备跨领域视野的设计师就更容易“看到”未来,并且将未来“可视化”,于此,来重新定义我们即将面向的未来世界。

每位学者按序登场,分别通过许多具体案例来向我们呈现了他们的教育、设计、科技等理念。例如,凯文·凯利向我们用9个关键词定位、解释当今科技与社会的新趋势,并且重点分析了知化,解释了人与AI最大的区别、优势,回应了许多听众关心的问题。日本艺术家斯普特尼子则使用了自己的的作品《姻缘红线》来解释了跨领域创作的概念,她与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合作,经基因改造的蚕吐出了能发光的“姻缘红线”,并且以此为背景,运用MV的形式,并且结合了东亚的神话,讲述了一个女孩为了得到爱情而研发命运的红线的故事。南非学者理查德·佩雷斯则运用了自己长期实践的设计思维来解释了如何使设计学科进化,通过不同学科的学生在一起工作,让设计达到一个新常态——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激发设计学科更多的创造性。

如凯文·凯利所说,“现在”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力会有不计其数的机会涌现在我们生活的周遭,旧事物在发生着转变,新事物接踵而至。事物的状态也伴随着从寻求结果和固态化的物质转向了寻求过程和动态化的态势,有形转向无形,定式转向过程,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设计师在这之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人文责任、艺术责任在跨界的范畴中越来越开拓,可以尝试的事情越来越多,从而,这个社会也比以往更需要设计师。我们着眼于未来,我们讨论着未来,但未来已悄然而至。

作为一名20岁的青年,很庆幸自己生在了科技创造力狂飙的最好时代。然而,在人人“低头族”的当下,不是没有人意识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对人类精神与行为的“绑架”。技术所建立的虚拟世界正在蚕食人们的现实生活,但我们仍然不免会对科技顶礼膜拜,被科技推着向前,似乎每个人都在触手可及的“未来”里迷失了。参与本次“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让我们更新认知,认识到“未来,已来”的同时,也不禁引发思考:我们应如何辨证地看待技术进步?如何在科技、艺术、设计、教育等众多学科丰富的边界、语义与复杂关系间找出可行的线索?设计未来之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具备继承现实与讨论未来的能力,继而在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梦想下走得更远?

在我看来,科技不同于宗教,科技给我们带来无数好处的同时,一定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比如人与人真实情感的疏远,环境的污染,伦理关系的混乱……凯文凯利说,这些问题可以用“爱(love)”来解决。的确,爱是超越科技的,是我们作为人最重要的一个能力。雄心勃勃的设计师们,不仅要改变世界,还要能为人类造福,这才是艺术与科技完美的结合。

正如范迪安院长在最后的发言中对“未·未来”进行的阐述与寄语,从中国文字解析的文化传统来讲,《说文解字》中的注释有关“未”的解释是形象的:未,象木重枝葉也。“未”的字形像一棵树,有根系,它可以成长、变得强壮,它的生命力可以支撑它发展成为树林、延展成森林。范院长以此来祝愿从美院出发、从此刻开始,借此活动计划的机会壮大这棵树苗,为我们的未来而不断奋斗,使这股力量其不断磅礴延展,不断生根发芽,茂盛繁荣。

文/沈采
图/「未·未来」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