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新书 | 新书与文本:武艺编辑式的创作路径

时间: 2019.9.17

图像与文本而成的新书,让有关武艺的艺术创作方式成为一种研究对象。或许对于读者而言与武艺一同画游《大船》与《穿行》京都才是最为有趣的事。

武艺的新书《日常与游记—武艺描述的大船和京都》,便让人联想起他曾编过的其它系列游记类书。武艺作为画家,却用一些文本的形式,让人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他的画作。他的这种行为,貌似把艺术创作的路径延长许多,创作似乎不仅仅关乎创作,文本的呈现开启另一层意义。

《日常与游记—武艺描述的大船和京都》是有关武艺画作的一本新书,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岩城见一先生所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王云所译。岩城见一在书中用文字的路线指向武艺所绘的画面。他在《大船》和《穿行》这两个部分的文字中,对武艺画作的描述从“陪伴式的介绍”到“研究式的观察”。这种方式的描述,如同自我独自游玩般,还原每幅作品存在的情境。当文本与图像一同而来时,视觉的感受或许能从文字中找到答案。当与武艺面对相谈时,或许才能获得有关他画作的猜测与疑问。这次访谈,以新书为契机,从而探讨武艺在创作中,为何如此注重书、文本、图像间的呈现方式。

·与编辑的共话

是什么契机,让武艺将自己有关艺术创作的内容都编为一本书?这一切都来源与他最初与出版社的一些编辑的共话而获得的启发。编辑让武艺尝试这种方式,他很乐意的接受,并认为会是一件有确的事情。其第一本游记类书《巴黎日记》出版后,带给他别样的感触。他感知到出版或许能成为其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并重新审视了日常、创作、主题、文本之间的关系。

从《巴黎日记》之后,武艺的每一幅画、每一次创作的活动,都会呈现于书中。最开始,书只是一种记录和总结的过程。之后,书慢慢成为创作的一部分。由之前的偶得,到之后的有意为之,画册逐渐走向书的过程,让与艺术有关的含义由单纯变为丰富。这样使得书中的作品,可以面向更多的人,绘画作品也完成其多样的功能,书也使武艺自然的赋予另一种文化身份。

·书是开始却不是结束

从《巴黎日记》、《布拉格》、《道德经》、《先贤像传》……武艺从旅游日记书开始,似乎寻找到自己除了绘画之外,另一件喜爱的事情。编辑文本、图像、作画这条创作路径,逐渐成为武艺创作生活的一部分。但武艺的创作方式却逐渐演变为一种风格。为何这样理解呢?最先的时候,武艺做书或许只是对自我创作的总结,将自己的作品如同档案式的整理,这是最初的尝试阶段。但从现在看来,风格成为方法。在其艺术创作之前,或许构建文本的意义早已植入创作的过程,使得艺术创作变成一种有序的精神活动的创造。这种方式如同一个完整的艺术计划,让图像与文本产生不可分割的联系,书让创作过程沉淀,让艺术思想与观点叩门入室可见。

武艺编辑式的创作路径,更多是一种对文本的冲动,对文字表达的直觉热情。莱辛在《拉奥孔》中谈论到诗与画的区别,指出造型艺术为了追求美感而放弃艺术表达的全面性,而诗句却能勾起更多画外真实合理的联想。武艺书中的文字,或许期待弥补绘画本身带有的缺陷。当雷内·玛格丽特(René Magritte)的《这不是一只烟斗》画作出现时,再次把文本与图像关系的疑问提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学转向,再次表明语言的表达指向意义的复杂性,以及语言的符号功能对思想表达的重要意义。而武艺编辑式的绘画创作方式,是深入思考图像与文本关系后的创作路径,当绘画进入文本的视野,艺术作品的传播路径也生成。

·怎样看待毕加索的转折?

如果足够了解武艺的艺术历程,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会跳出。武艺会遇到和毕加索一样的转折问题么?从写实到简笔绘画的转变,这种抛弃成熟的艺术道路,却选择一条新的路线,艺术家们都会面对怎样的心境与心力。武艺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创作阶段中的自然选择,最开始会有很多不认同,比如自己的父亲,但慢慢的就会有好了。武艺创作的变化,他认为是受老师卢沉先生的影响,卢沉先生希望自己的学生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把艺术门类打通。其次,武艺留校后选择壁画系任教,这对其画风的转变做了前期的铺垫,所以转变对于他而言,是一个自然的事。

往往外界看起来波澜壮阔的变化,或许对于艺术家而言,只是自然的事情,如同直觉。毕加索在开创立体主义的时候,伟大的变化或许就是其毕加索艺术生命中最为自然的事情。当下的一切都是以往过去历史的总结,如同伯格森生命哲学里的延绵概念。从武艺作品中可以明确感知,例如其中国画作品,人物里的线条与传统的绘画线条有种直觉般的区别,武艺的线条是立起来的,是有硬度的,是在向柔软转变。就如同新书里的两个部分,《大船》是很简笔的漫画形式,小幅的作品,小小的关照,但里面却是蕴含着某些功底。或许画面看似简单,但难得的是看起来舒适。在《穿行》部分的绘画中,是对京都建筑的描绘。他尝试用尺子作画,却异常的顺手,这与其国画学习的历史有关,传统国画的界画味道似乎凸显在画面中。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共性的东西被逐渐暴露在人人可见的媒体中,使得重识个性反而获得关注。特殊性的事物是混合共性的元素,因为艺术作品对共性的表达是间接、隐含的。越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就越隐晦的包含着共性的内容,但从特殊的作品中寻找共性一直都是艺术研究的一种乐趣。武艺的作品,在不停的脱去共性的事物,不停灌注自我独有的,脱离大家都有的,自然就变得独特。

·读者会从中获得哪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新书与文本是探索武艺艺术的重要线索,也成为武艺创作的重要方式的表达。除了这些,新书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产生更为多元化的价值。如果你是一位日文爱好者,这本书绝对可以作为阅读的乐趣,有趣而又美好的画面,成为“食”得文字最好的“佐料”。新书的《京都》部分,记录武艺在京都的游玩路线的建筑与景物,如果你是一位计划去日游玩的朋友,或许这本书成为你的向导。如果你是一位热爱记录旅人,那更需要一本艺术家的游记作为交流意义上的参考,或许下一本游记就可以看见你的作品。 

图像与文本而成的新书,让有关武艺的创作方式成为一种研究对象。或许对于读者而言与武艺一同画游《大船》与《京都》才是最为有趣的事。


文/林路

(林路与武艺交流于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