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读书丨丹尼尔·阿拉斯与《拉斐尔的异象灵见》

时间: 2019.8.10

截图未tyu命名.jpg

【图书信息】

作者: [法] 丹尼尔·阿拉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Les Visions de Raphaël
译者: 李军 
出版年: 2014-5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
ISBN: 9787301242445

【内容介绍】

在拉斐尔笔下,那些圣徒们,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从拉斐尔的画中,阿拉斯那双奇异的眼睛,看到了哪些从未看到的景象?透过拉斐尔和阿拉斯的画与文字,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有什么奇异的景象,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这是一部讨论奇异景象的书,更是一部发现奇异眼光的书。

【作者简介】

达尼埃尔•阿拉斯( Daniel Arasse ),1944年生于阿尔及尔,2003 年卒于巴黎。一位属于我们时代的艺术史家,拥有一双能够“看见我们之所未见”的敏锐眼睛和一颗始终“贴近画作”的心灵。早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曾经受业于著名艺术史家夏斯泰尔和著名符号学家路易•马兰,后任佛罗伦萨法国学院院长和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部历史及艺术理论中心主任,研究视野和兴趣跨越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当代德国艺术和艺术批评。除本书外,其重要著作还包括《细节——为了建立一部靠近绘画的历史》《莱奥纳多•达•芬奇——世界的节奏》《安塞姆•基弗》和《绘画史事》等。

【目录】

译序:阿拉斯的异象灵见
导言
文艺复兴盛期的出神和享见天主:拉斐尔的四幅图像
旁观的天使:《西斯廷圣母》与瓦尔特•本雅明
附录1:贴近画作的眼睛或者心灵——艺术史的阿拉斯版本 郑伊看
附录2: 阿拉斯年表与主要著作
译后记

【序译导读】

阿拉斯的异象灵见

--《拉斐尔的异象灵见》译序

1

当中国的艺术史学界,尤其西方美术史领域,长期以来盛行以史学史问题代替个案研究,热衷于掉书袋式的旁征博引,“无一字无来处”,而却对诉诸直觉和感性的艺术和艺术作品视若无物之际,达尼埃尔 · 阿拉斯的那种截断众流、直指本心的简捷与明快 —用他的话说,追求一部“从近处着眼的”(du regardposé de près)的美术史 — ,无疑是一副清凉的解毒剂。从他的代表作《细节 — 为了建立一部靠近绘画的历史》(Le Dé tail.Po ur une histoire rapprochée de lapeinture,1992),或已经译成中文的两部通俗作品《绘画史事》和《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 :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中,可以信手拈来这类十分迷人的近距离的“看”的故事,如他在安托内罗 · 德 · 墨西拿受难的圣塞巴斯提安身上,看到圣徒的肚脐偏向身体一侧,犹如一只眼睛,反观着观众;如达 ·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耶稣和十二门徒的位置居然不在透视法之内,而是位于画面内景和作为观众的“我们”之间 ;如安格尔笔下,巴黎最美丽的女人穆瓦特希埃夫人华美绝伦的裙子上,有一块难以解释的污渍 ;又如,透过波提切利的《马尔斯和维纳斯》和弗拉戈纳尔的《门闩》,透过其织物的簇拥重叠,居然有女人的性器赫然在目……这似乎颇有点“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的意味,但这些细节一经点破,无一不是确凿的视觉存在。上述作品译成中文后,在中文语境中亦有相当影响 — 就我所知,一位年轻学子的提香画个案研究,一位资深学者的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均因为善用阿拉斯的方法而取得不俗的成绩。不过,在一片东张西望中,仍须警惕由此导致的另一种矫枉过正 :把阿拉斯和艺术史研究简化为眼波乱转的浪荡子的处处留情 — 一种色眼迷蒙、眼花缭乱的“看”,而忘却了艺术史同样是严肃的历史研究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文献和历史证据的支撑 — 须知,如若不能穿越千山万水的阻隔,攀援人迹罕至的废墟,进而登堂入室、奉上深情的一吻,那迷宫深处的历史女神是不会为你苏醒的。在这种意义上,阿拉斯的新书《拉斐尔的异象灵见》,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2

顾名思义,这是一部讨论拉斐尔的书。书中收入了阿拉斯的两篇长文 :《文艺复兴时期的出神和享见天主 :拉斐尔的四幅图像》(1972)和《旁观的天使 :〈西斯廷圣母〉与瓦尔特 · 本雅明》(1992)。两篇文章的写作相差了整整 20 年。写第一篇文章时,阿拉斯只有 28 岁,文章作为处女作发表,之后大获成功,为他在学界赢得了最初的声誉 ;写第二篇文章时他 48 岁,这一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细节》的问世之年,标志着他作为学者的让 · 昂诺列 · 弗拉戈纳尔 《门闩》《拉斐尔的异象灵见》全面成熟;文章结集成书又在 11 年之后:2003 年。当阿拉斯接受巴黎利亚纳·列维出版社的邀请,把上述二文合成一书,以《拉斐尔的异象灵见》为题出版时,不久也将迎来他生命的终结 — 其生命的长度似乎刚刚够得上让他嗅到此书的墨香。

此书的轨迹恰好与阿拉斯的职业生涯重叠,似乎蕴含着某种宿命。

3

作为书名,《拉斐尔的异象灵见》(Les Visions de Rapha l)暗藏玄机。“vision”的原意是“视觉”或“看见”;在基督教传统中,此词的大写用法(Vision),往往被用来指上帝向先知显示的灵异景象,以及先知对此景象的见证。在此根据《圣经》用法,把前者译为“异象”,如书中常常提到的“耶稣变容”(Transfiguration)等事迹;把后者译为“灵见”,如见于“享见天主”(visionsbéatiques)中。但其实,“vision”中往往同时包含两种意思,故本书经常统译作“异象灵见”;其中,作为上帝向先知显现的灵异景象,“异象”指示“Vision”中客观的维度 ;作为先知对灵异景象的见证,“灵见”指示其主观的维度。关于“异象”,阿拉斯在书中有如下规定 :这项研究涉及到拉斐尔是如何为表现享见天主而使用的方法,也就是说,他是如何在绘画空间中建立某种关系,来分别表现“看见”异象的人类个体,和异象中所看见的对象(严格意义上的异象)。因此,在这些选定的作品中,都同时存在着看见异象的人和他所见的异象,以及世俗之人作为一极和超自然的异象作为另一极这样一种对比。(《拉斐尔的异象灵见》,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0 页)

“享见天主”,指先知在出神的状态中看见上帝的显现; “天主”即“异象”,“享见”则是“灵见”。阿拉斯认为,理解拉斐尔这类绘画的关键,在于把握拉斐尔的方法 :两个维度(“世俗”与“超自然”,以及“主观”与“客观”)在画面的同时呈现,拉斐尔的精妙之处全在于此。本来,阿拉斯此书似应直译为《拉斐尔的“异象”诸画》,在此译作《拉斐尔的异象灵见》,正是考虑到拉斐尔作画时的方法。

文章节选来源:李军《美术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