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迄今为止,对当代首饰的论述,正以不同语种、不同形式,从该文化的初始地——欧洲,向全球蔓延。但同时,也必须清醒认知,一些观念亟待厘清。这其中,一种非量产、经由艺术家个人制作的首饰如何被界定,长久以来,屡存争议。
术语 ——“创作人首饰 (Author Jewellery[①] / Auteur Jewellery)”的出现,目前看是接收度最高的学术名词,特别是受到长时间从事该领域的创作群体的认可。如:一本业界知名度甚高的德国设计杂志: Autor – Contemporary Jewellery Magazine [②](创作人 – 当代首饰杂志) , 即是以德语“创作人(Autor)”为官方用名,推广国际当代首饰。目前,Autor的品牌效应,已扩展至“创作人首饰”在线交易、拍卖及博览会运作。背后的营运机制,与坊间业已成熟的当代艺术操作,如出一辙。
若追溯源头,这一艺术分支初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植根于西方文化基础,彰显“媒介”的非功利性。如此,首饰创作即可以免受贵金属、宝石的思维羁绊。今日的“创作人首饰”,更致力于对货币价值之外,新价值体系独立之路的探索[③]。这一共识,一方面,有利于艺术张力与文化质感的形塑,即艺术观念决定创作的形式、选材与技术;另一方面,肯定首饰创作人,是为艺术家。
就在近期,一本英文出版物在其扉页声称:术语“创作人首饰”的出现,是一种毋需雄辩的象征,象征当下的“创作人首饰”,比过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艺术”。这样的宣传口吻,虽不免有硬销(hard sale)之嫌,但不可否认,某种内在的、不可小觑的声响正在涌动,人们已然察觉这一艺术门类与其他任何类别的艺术一样,是为“智的化身”。历史总是不断重演,今天,讨论“创作人首饰”,正如50、60年代的法国影评界,表现出对反映导演独特见解的新电影样式 (Auteur Theory[④]) 的强烈兴致 ,如对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等作品的赏析。当时,因业界与学界的同心,为电影走向摆脱陈规陋习的思想约束开创了先机,“电影新浪潮”由此诞生,继而成为电影与“电影艺术”的分水岭。
的确,共识促进携手。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对英文 “author”之深意的普遍认同,也为“创作人首饰”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准。英文“author(创作人)”不仅标签创作者的著作权,更趋向指代ta是该创意的开启者,始创者 (the person who begins or creates something[⑤]) 。且在艺途中求索:
- 高度的创作自主
- 清晰而强烈的个人观念与特质的表达
- 专门性设计(one-off design)
- 独立话语(论述)的建构
此外,首饰创作与人、与时空与生俱来的关联,也反向敦促从事该领域的人,在一个相对微观的空间,保持恒力,面对一个难以预估的未来、不断探索蜕变与转化。
正 文
诚然,当我们以一个观察者、批评者的角度,走近李怡的创作之前,简要梳理“创作人首饰”这一观念的由来与发展,显然有意识要将艺术家最新的历练,纳入这一认知体系。同时,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种“处境”考量,以至于,要求我们以一种更为严苛、审慎、郑重的态度,切入一位独立首饰创作者的创作轨迹,一如对待当代艺术的态度 —— 开放的谨慎 —— 以一种对未来负责的姿态,打开寻求诚挚对话的门径。
作为初踏社会不久的青年艺术家,李怡在独立艺术工作者身份之外,也扮演多重社会角色。在她所服务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她是青年学者、展览统筹者、自媒体运营者……这些角色,最显著的特质便是:琐碎工作缠身。若渴求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全情投入创作,显然是种奢侈。始料未及的是,2019年末至2020年中的这段全球避疫期,艺术家因穴居,反倒让她有了重拾久违的、相对纯粹的“创作人身份”的可能。在一个物理与心理,寒意都不轻易相融的北方的冬春,展开她的艺术实践。
与碎片状的创作状态有所不同,穴居的时光看似可控,可突如其来的“自如”,对很多人而言,又是一种无法应对的“措手不及”,以至于时间在指缝中不胫流逝。李怡的自律与内控力,在这一时段,流露出与她年龄并不十分相称的理性与睿智 —— 一种无邪的深沉。皆因情感上对时光本能的珍视,她因而略显固执的,手执计时器,将每天、每时、每刻、每分……用于创作的时间,精准记录且“刻意”执行。最终,我们不仅可以看见、触摸那些有形的“样本”(她自称其作品为反映每一“时刻”的时间“样本”),更为意外(或许也更为珍贵)的是,那些作用于有形样本的无形时间,被仔细归档,留据可考(见图1)。
图1 - 李怡记录的创作时长(部分资料)
整体用时“76小时”,时跨七个余月。76小时之内,一个相对孤寂,反复试错、沉思、制作的时光的叠加。76小时之外,一个回归日常事物与家政的时段,反成大脑与体能的某种休憩。所以,与普众的感受或有不同,李怡的内心,在这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中“略作休整”。因为,相对间离的状态,为个体所珍视的、经由时光赋予的“真实的体验”开辟了道路。一种内化的“本真(authenticity)”,也因此成为雕塑其作品美学基因的关键。
原本,艺术创作的“真实性”,作为一种在当代文化论述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在“虚构”与“现实”、“始创”与“假拟”、“边缘”与“中心”之间产生拉锯,质感与张力由此而生。细读李怡的新作,不妨从以下三个角度,接近其本真:
1. 经验的本真
对观众来说,艺术体验的真实性,不可否认与情感有关。然而,这种极为重要的“情感”的生成,在第一次接触艺术品的环境中,并不易获得。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因为多数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正是第一眼投射的、直觉化的“情感”主导了认知的结果。
但是,这里所述的“不易获得的本真”是为:观众所见,事实上,是机构化的话语空间(例如:美术馆或艺廊),给予创作者,一个在原始环境的模拟物上所见的艺术品。此次也不例外,一番悉心策划的“时刻样本”展,是艺廊主和艺术家共议的美学呈现。那么,观众无法获得的“本真”在于:艺术家李怡,为形式上回应“惜时”之主题,特别遴选可雕琢、但又不十分易于雕琢的材质:水牛角,用“磨琢牛角”这一内含减法的行为,表征飞逝而过的光影行踪。如此一来,和艺术家的体能产生角力的,不仅是“磨琢”这一高度重复的动作,学会与马达驱动的转机上扑面的粉尘、飞扬的噪音、污浊的空气共存,在生理层面,显然更为紧迫……艺术家应对的方法简单有效:全副武装,进入一种类似医护面对“新冠”的防护。但毕竟,人的忍耐力确有极限。所以,艺术家理智的为自己设定了“1.5小时”的工作区间。1.5小时之外,间隙性的休憩或从事家务后(也是冷静与沉思的时段),再重回另一个创作的“1.5小时”,日复一日。以至于目前,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些最终的物件,是一个真真切切在不断琢磨、锤炼,以时光的消磨为代价的所得。庆幸的是,生理上的消耗,不经意成就了心理上的舒缓:离寒意越来越远,离诚实越来越近。
就这一层面而言,对创作者创作经历“真实性”的不可知,限制了观众作为人,共情力的投入,从而导致认知的局限。某些习以为常的认知惯性,也因此成为制约我们理解事物的牵制。因此,所谓的“理所当然”,理应被多重解构,以协助我们,接近那些虽不可视、却弥足珍贵的“经验的本真”。
2. 文化的本真
作为一个成长、受训于亚洲的东方女性,“时刻样本”无论选材、思维范式还是最终的呈现,与艺术家所处的地缘文化背景,天然的贴合。或许,我们可以用“血统观”去解读其中的因果,但“血统观”这一论调,又不免带来文化种族主义的质疑。若只单纯的考究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她不过是将对日常的观察,投射于抽象的观念,然后按照既有的逻辑推演,进一步反证观念。如将其中的关系处理适宜,也就与观念本能的自洽。具体而言,若我们视“惜时(演绎时光)”为一种观念先导,那么,她对形式的诉求是为:
- 会自然成长,也即会消亡的材质;
- 会自然生成,也即会自然枯竭的形态;
- 会自然发生,也即会自然结束的行为,
具体,她的方案(途径):
- 会自然成长,也会消亡的材质 —— 耐磨的水牛角;
- 会自然生成也即会自然枯竭的形态 —— 飘零的花果;
- 会自然发生也即会自然结束的行为 —— 首饰创造,
如众知,长久以来一种朴素的、借由对“自然”的诠释与重现,求得人内在的安定、淡泊、静穆、纯粹,一直被视为东方艺术的核心。因与野逸的交融,让人快怡、充盈。同时,心性的自由,也由此舒展。细细体察李怡的作品,类似的自然观与人文气质,也已融入其个人心性的形塑。但是,与寄情山野或自我孤绝有很大不同,李怡用一种外观视角,结合哲性语汇,洞见自然界内部,一种更为隐蔽的关系博弈:滋长与消亡的悖逆。不经意间,映射了儒家万物一体的生死观:一切自然的消亡,且自然的发生。因此,会自然成长,亦会自然消亡的水牛角;会自然生成,亦会自然枯竭的花果;会自然发生,亦会自然结束的行为(包括首饰创作本身),在一个轮回的时空,揭示了生命体内部,某一时段的此消彼长,无论有机无机。
就艺术家而言,这是一种更为当代的视角,面对自然,好奇与敬畏相生。客观上说,虽没有人能够真正模拟自然,但经由升华的日常体验,在艺术中的出现,即为真实。这要求,相抵与存依,同时贯彻。这是一种极重要的关系取态,特别是对于生产知识的人而言。若我们视李怡的实践,为一种可参照的行动“样本”,那么其中的启迪在于:唯真诚与省思,可助力艺术家在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区间,寻求一个更为相宜、精准的行动立场与自我定位,无问东西。
3. 表达的本真
全球范围看,首饰涉及的类别、数量,可谓浩瀚如星。但其中真正值得细品的,莫不是那些思想“丰腴”的作品。如观念为骨、那么,让皮囊鲜活的形式血肉是为:空间、比例、肌理、功能……它们共筑艺术的真实表现力。
细察李怡的表达诉求,我们瞥见:在一些深色的水牛角背底映衬下,锆石与银制细钉,如微微星光,在温婉苍茫的暮色中隐隐闪动;折枝与半凋零的花果,如夕阳下雕铸的石像,静默曲折中逶迤伸展。这样的形式选择,并不将重点投放一个亮丽光鲜的外表求索,取而代之,是一股略显坚毅、甚至些许刻板的冷峻中,折射出的脉脉和善(似乎和她“刻意”计时的艺术行为,颇为一致)。所有的形式,点到为止,以至于整体感,超脱但并不凋疏;入古但不失新锐。一切,经由沉实平衡内外,达传信息(见图2-7)。
图2-《拾陆时》 胸针 黑牛角 黄羊角 银 8x3x2.5cm 2020
图3-《柒时》胸针 黑牛角 银 6x4x2cm 2020
图4-《肆+肆时》 胸针两件 黑牛角 黄羊角 银 钢 8x4.5x1cm 2020
图5-《肆时》项链 黑牛角 钢 银 线 50x4cm 2019-2020
图6-《拾时》胸针 黑牛角 黄羊角 银13x5x2cm 2020
图7-《拾壹时》戒指 黑牛角 菩提籽 8.5x6x2.5cm 2020
让人颇为意外的,就在强调艺术“唯一性”的作品告一段落之后,李怡又开始了另一种尝试:使用电脑复写技术(3D打印),围绕同一造型,制造可小批量复制的作品。依据本雅明的理论,若“灵光(aura)”在关照时空的维度上,赋予了艺术品不可复制的特殊气质;那么,机械复制技术,又为新创造在消解时空唯一性的同时,提供另一时空维度的进步。具体在李怡的实践中,艺术作品从机构化的权威空间,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领域。
首饰与身俱有的开放性与参与感,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最显著的特质便是:提升人的人体意识。越多的接受者被作品激发,越将会以创作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与接收者的身段、形骸产生互动。接收者的个人思想,也因此在新的意识主导下,产生新的调性和主张。这导致我们对艺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性有了更新的认识。此外,不同个体对同一造型作品的不同解读,也暗示着一种社会学知识背景在理解上的重要性。“创作人首饰”因佩戴、馈赠、收藏、甚至协作等公众行为,维系出的社群归属感,由此提升。
因此,“复制”非但没有减少艺术表达的真实性,相反,不刻意标签,艺术家是其作品审美性表达原始产物的唯一缔造者,即是对“权威”的放逐。事实证明,表达的真实力,在接收者的身形演绎中,美感更甚(这在李怡悉心收集的首饰佩戴图像记录中,可见一斑)。相似的例子,不仅限于可佩戴的艺术,如今:我们在音乐厅欣赏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更在意当下谁来演绎;我们在电脑中选择Gill Sans字体做再设计,是接续与传递埃里克·吉尔(Eric Gill)对真、善、美的执求;在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过世若干年后,艺术馆依旧可以依据他所留下的图表与文字,不断重写一种集体化的“个展”(非“回顾展”)。一切皆因,“当下表达的真实力更为关键”。因此,开篇所提的创作人首饰,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上下文中,也正在经历创作者著作权被挑战的危机;从另一个角度,或许也是提示“公众是为联合创作人”的潜在面向。因此,在类似李怡这样,以回应时代变革为前提的新形式探索中,表达的当下感与真实性,扑面而来。(图8)
图8-李怡(左)与中央美术学院滕菲教授(中)、首饰廊主梁晓(右)合影,滕菲教授佩戴其收藏的《暗夜》作品;李怡、梁晓分别佩戴3D打印全彩树脂作品:《增长的时间》系列衍生品
尾 声
到底何为“本真”?美国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曾指出:真诚,是公开表示的感情和实际的感情之间的一致性[⑥]。这就要求,社会的我与内在的自我相一致。社会角色越多元,个体真诚与否也必然会成为一个不断被追问的议题。如今,在一个被信息流与算法裹挟的社会,人难免不为一时的功利所蒙蔽,以至于各种伪饰、虚设与假装,也如泥沙俱下,障人耳目。艺术创造的真实性,在砥砺伪善的同时,给予世界,一份感受现实的方式。
诚挚的希望李怡,一直秉承经她对艺术的最初发想——以朴素、真挚雕塑时光与品格。在探索“创作人首饰”的原理、观念、意义当中,让所有的因由,真正的自洽。若世界一如她所洞见:一切皆可滋长、亦会消亡,那么在她接下来的探索中,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一种远离沉重,更为轻盈、自如,稍纵即逝的永恒之感。以更为辽阔的格局,将所思所为,化境为汹涌时代的样本。
参考文献:
1. Red X Thread: Franz Bette Jewellery [DB/OL], https://www.alien.com.tw/websev?lang=en&ref=pages&id=120
2. Autor, Contemporary Jewellery Magazine [DB/OL], https://dautor.ro/en/
3. Sabine, R. Red X Thread: Franz Bette- Jewellery (Chinese, English and German Edition) [M]. German: Arnoldsche Verlagsanstalt, 2019:8
4. Britannica [DB/OL], https://www.britannica.com/art/auteur-theory
5. Cambridge Dictionary [DB/OL],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author
6.[美]莱昂内尔·特里林,诚与真[M], 刘佳林译注,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第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