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作者: [英]马丁·盖福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
译者: 王燕飞
出版年: 2021-8
页数: 352
定价: 1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焦点艺术丛书
ISBN: 9787559838070
【内容简介】
二战后的伦敦和纽约、巴黎一样,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中心,那是英国艺术史上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时期,本书围绕1945~1970年的伦敦展开,通过作者与包括培根、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在内的众多艺术家的访谈记录,力图为读者全景展现二战后伦敦绘画的发展历程。
本书可被视作一次集体采访记录,或者说是一部百科全书般的艺术家群像传记。书中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二战结束时这帮伦敦画家们正值青年,英国经济复苏后他们功成名就,不计其数的画家出场又落幕。当时伦敦的画家圈并不存在某种一致的运动或群体,即便同为现代派,他们也都是独树一帜的独行侠。画家之间显然存在各种联系与交集,而这也是本书的隐含主题。作者跨越25年的采访记录,将泰晤士河畔“伦敦画派”里上演的人生百态一一记录。
内页
【作者简介】
马丁•盖福特是一位英国艺术评论家和作家。2009年,英国伦敦国家肖像画画廊举行康斯太勃尔肖像画画展时,他是监管人之一。他曾担任《旁观者》和《星期日电讯报》的艺术评论专栏作者,现在他是《布隆姆伯格新闻》的资深艺术评论家。他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艺术在路上》《凡·高与高更:在阿尔勒的盛放与凋零》《恋爱中的康斯太勃尔》《蓝围巾男人》《观看的历史:大卫·霍克尼带你领略人类图像艺术三万年》。
【目录】
引言 6
第一章 青年弗洛伊德:二战时伦敦的艺术 1
第二章 弗朗西斯·培根 12
第三章 坎伯韦尔的尤斯顿路画派 30
第四章 群众意识:博罗理工学院 49
第五章 手拿玫瑰的女孩 59
第六章 跃入虚空 79
第七章 艺术人生:20世纪50年代的培根与弗洛伊德 97
第八章 同气连枝 114
第九章 是什么让现代家庭如此不同? 126
第十章 行动的舞台 146
第十一章 1960年伦敦的局势 163
第十二章 艺术家心有所想:霍克尼与他那届同学 183
第十三章 只见笑容不见猫:20世纪60年代的培根与弗洛伊德 194
第十四章 美国交道 213
第十五章 神秘的因袭 234
第十六章 被艺术手段环绕的肖像 255
第十七章 闪烁与消融 278
第十八章 阿克顿的无存在感 301
后记 322
致谢 328
原版书注释 329
原版书参考书目 336
【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个阶段,恰逢英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转折点,其中既有文化上的转折点,也有政治上的转折点。如二战结束,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开始。在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弥漫着乐观主义的情绪,欣欣向荣。政治与社会的转折和变化反映在艺术上,就是涌现出一批深入思考“绘画可以做什么”的现代画家,其创作和思考的价值,部分通过后来他们作品的拍卖价格和画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得到了体现。
本书的原始文本虽然是各种访谈和对话,但作者在长时间整理录音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观察,然后重新以编年体的形式为画家们立传。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最早被纳入本书的对话距今已经有超过25年的历史。在聆听录音记录的过程中,我再次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听到自己对一位位艺术家的质疑和回应,其中有些对话者已经不幸离世。本书凝聚了这些艺术家的思想和回忆,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本书的主题。”另一方面,书中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种形式的绘画都已成明日黄花,备受冷落,形形色色的新媒介成为新宠。这一局面与现在的情形有类似之处,对现在的艺术家来说,当年那些艺术家的思想仍有借鉴和启发。
实拍
【新书试读】
在一定意义上,只要是历史,就必定存在一些划定的边界。时间是一个连续体,几乎没有什么事件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开始抑或结束。一部著作却必须有始有终,哪怕仅仅是为了防止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漫谈。本书的时间跨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恰逢英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转折点,其中既有文化上的转折点,也有政治上的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标志着艾德礼政府的上台以及经久的稳定时期的开始。在这一时期,社会弥漫着乐观主义的情绪,欣欣向荣。第二个转折点就没有那么一目了然了。20世纪60年代的结束标志着那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长达十年的危机与衰退的开始。在这些转折点上,艺术同样经历了变化。1945年后,出现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曾经狭隘迂腐的伦敦艺术圈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一切。与此同时,涌入伦敦各艺术院校的人数骤增,性别与出身结构也变得更为复杂。与这种情况构成对比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种形式的绘画都已成明日黄花,备受冷落,形形色色的新媒介成为新宠,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一种脱胎换骨的雕塑类型。然而在艺术史上,决裂绝不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生且毫不拖泥带水。在本书提及的重要人物中,有几位的职业生涯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包括威廉·科德斯特里姆、维克多·帕斯莫尔、培根等。另有几位在1970年后才创作出各自最出色的作品,如弗洛伊德和吉莲·艾尔斯。在我编写这本书时,有些艺术家仍在精力充沛地创作,努力超越曾经的成就,如霍克尼和奥尔巴赫。
(从左到右)蒂莫西·贝伦斯、卢西安·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弗兰克·奥尔巴赫与迈克尔·安德鲁斯在伦敦苏豪区的惠勒饭店,1963年。约翰·迪肯拍摄
80岁生日时的温斯顿·丘吉尔与威斯敏斯特大厅里格雷厄姆·萨瑟兰为他画的肖像,1954年11月30日
大卫·霍克尼,1963年,斯诺登拍摄
此外,我对本书内容的界定还采用了其他两种方法——地点与媒介。当然,把关注点放在伦敦并不是说在英国其他地方就没有重大事件发生,比如爱丁堡、格拉斯哥、圣艾夫斯;非也,其他地方显然也有大事发生。没有将别的城市涵盖在内只是因为那里发生的事不一样,各有各的故事。故而有些画家一旦搬离伦敦,也就从本书中离场了,如帕特里克·希伦及罗杰·希尔顿。还有一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并未在本书中出场,那是因为他们职业生涯的成熟期是在伦敦以外的地方度过的,比如琼·厄德利和彼得·兰扬。诚然,有些人虽浪迹天涯,但我仍对他们进行了跟踪报道,比如跟着培根一路前往圣艾夫斯,跟着霍克尼一路前往洛杉矶。我的理由是,他们虽然人在旅途,但一直都是伦敦画家,借用霍克尼的话说,这些艺术家不过就是出去“拍了个外景”。
弗朗西斯·培根,1950年,山姆·亨特拍摄
约翰·霍伊兰德,《7.11.66》,1966年另一种界定的方法是媒介,这意味着本书基本只涉及绘画。不是因为伦敦的雕塑作品不值一提,而是因为这些雕塑作品应另谋他篇。至于边界模糊之处,我则给自己留了些许余地,譬如艾伦·琼斯和理查德·史密斯的三维艺术,以及安东尼·卡洛等雕塑家作品中的绘画性元素,包括鲜艳的色彩和平面的形状。
本书选择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这25年,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伦敦的画家圈依然是一个“小村子”。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彼此都熟悉—就算在真的小村子里也不尽如此,但当时的伦敦画家圈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小世界,到处都是朋友和熟人,有些关系相当出人意料。在那一时期,各代画家之间的区别没有我们回顾当年时那么一目了然。20世纪60年代早期,培根还曾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读生和毕业生见面聊天,两者的年龄差超过25岁,这颇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