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从展览落回纸面:《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新书发布

时间: 2021.12.9

动图.gif

编者按:

作为新中国美术改革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宗其香在创作中追寻着一条中西笔墨与精神融合的创新之路,其被认为是20世纪山水画创作中最早用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画而取得重要成果的画家之一。在2017年宗其香诞辰100周年中,一系列梳理宗其香艺术脉络的展览、出版、学术活动陆续开展,为宗其香艺术的研究与走向公众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诞辰的余韵之后,对宗其香的研究与关注并未停滞,2019年,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策划的“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艺术对话展”在势象空间举办,创新性地从父子共话的维度呈现了宗其香写生作品的生动面貌。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9月第1版)自2021年起公开发行。本书收录20世纪中西融合山水画大家、艺术教育家宗其香的写生作品104幅,以及宗其香之子宗海平多年来拍摄的父亲写生原址的摄影作品104幅,宗其香手稿24幅,宗海平摄影作品23幅。本书亦是势象空间于2019年主办的展览“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艺术对话展”的同名画册,从出版物的视角为展览关注的视角与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与补充。

“为了一线希望,

我才努力向上。

振作精神,开发思想,

把人生的学问都记在心头上。

得意时是这样,

失意时也是这样。”

在宗海平的回忆中,这首小诗时常被父亲宗其香念起,尽管所处的时代早已不同,面对的光景和人生也迥异,但在这样的反复念叨中,它逐渐成为了父子之间传承下来的人生座右铭,鼓舞着两代人在面对前路艰难的境遇中保持永远向前的动力。

1939年,二十二岁的宗其香在战火中流离至重庆,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在这里,他对重庆嘉陵江的夜景刻画得到了徐悲鸿的建议与赏识,并期望他能“试以中国画笔墨融化写生”1而画出嘉陵江夜景灯光之美。由此,宗其香开始探索如何以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夜景之中灯火的摇曳与光感,在他此后的很多作品中,“夜景”也成为重要的表现场景和题材之一,从重庆走出,其刻画三峡、黄浦江、广西、漓江等夜景的作品多以中国画的水、墨、色表现出了夜晚丰富的光影层次与水面上氤氲的水汽。在其1942年“重庆夜景”山水画展中,徐悲鸿赞“今宗君之笔墨皆包含无数物像光影,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之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2

黄浦江夜景 纸本水墨 29×47.5cm 1956.png宗其香 黄浦江夜景 纸本水墨 29×47.5cm 1956

江汉夜色 纸本彩墨 49×68.4cm 1979.png

宗其香 江汉夜色 纸本彩墨 49×68.4cm 1979

而在2013年初春,自幼对摄影有兴趣的宗海平为了翻拍父亲宗其香大学期间创作的一幅《嘉陵江上》(当时正在重庆展出),第一次从父亲画面中的重庆来到了现实中的重庆,也初次看到、感受到了嘉陵江上的雾气与夜景。宗海平不由感叹,父亲的笔下描绘的灯火、夜色与雾气竟然与眼前所见别无二致,只是林立的高楼、现代化的霓虹灯等又勾勒出了另一种由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都市景观。当下,宗海平决定带着父亲的写生作品,按图索骥,去到父亲每一个落笔的地方用相机拍下一张“今日”的景象。

从当年5月自北京出发,随后的7年时间中,宗海平和妻子、女儿走访了父亲宗其香在1939年到1992年间的写生之地,用镜头记录下所到之处从20世纪至21世纪的变迁与发展。这些照片与绘画、镜头与画笔和父与子之间的对话,在2019年被呈现于势象空间“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艺术对话展”中。通过展陈空间的设计语言对这场对话的创新再现,这次展览为2017年宗其香诞辰100周年的系列展览、研究与出版活动补充了极为生动的一笔。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势象空间,2019

从展览到纸面:“映象绵延”的时间与空间

在2019年的展览中,从序厅中由可旋转海报镜面装置分割而出的“策展言”、“其香语”、“海平说”和“众人云”,到正厅中指示写生方位的“东南西北”四座立柱,空间展陈设计在其中起到了连接父子两代人所处时空的作用。而这些隐喻的指涉,也被设计师刘翔沿用到了刚刚面世的展览同名画册《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之中,并在从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纸面的呈现时,为读者留下了一些需要用心去挖掘的“线索”。

譬如,展览序厅之中的“其香语”、“海平说”分别依托的白墙和黑墙,在画册中依然被保留了黑、白两色作为主色调,区别出父亲(书画媒介的白)与儿子(摄影暗房的黑)所处的两个时空。又如,在展览中用作方位指示的四座立柱在画册中以北、东、南、西将作品分为四个部分,而这个顺序同时指明了宗海平重走父亲写生之路的起点与过程。

1H3A2376.jpg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

序厅“其香语”、“海平说”,势象空间,2019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书籍内页

在采访中,刘翔强调了在画册不同地方表现的时空细节,它们暗合了宗其香与宗海平父子二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背后的种种际遇。在宗海平的每一张摄影作品的介绍页,包含着拍摄地的经纬度,只不过需要透过同一页的另一面——宗其香画作的介绍页面,才能看到正向的坐标轴。这种“反印正看”的设计恰恰表现了尽管这场旅程由宗海平发起,且能够记录在当下的时空坐标轴也依托于此,但种种动机与路径,却和宗其香当年走过的路径无法分割:这些地点流变生成的路径可能源于宗其香上个世纪起历经的战争、求学、工作需要,或是兴之所至的散心旅行,它们串联在一起充满着偶然性,但却直接构成了在当下时空中,宗海平循图前进的线索。

在书籍末尾,两幅拼接而成的由宗其香写生手绘地图和宗海平留存的到访地票根留影,也再一次从影与画、父与子的对话中展现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城市景观在这几十年间的巨变。

反印正看.jpg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书籍内页 ,“反印正看”的坐标设计

章节页2.jpg《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书籍章节页

1H3A2380.jpg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

宗其香手绘写生地图 文献

门票.jpg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书籍内页 

宗海平到访之处门票合集

父与子:经营一场关于传承的“事业”

在宗海平的回忆中,自己与父亲宗其香的关系并不如平常父子般亲密,在父亲一生之中与之相处和交流的机会也并不多。2013年春天去到重庆的际遇,让宗海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父亲画面中营造出的景象与元素,但同时也看到了在父亲所处时代所没有的、属于现代社会与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痕迹。当即,宗海平萌生了追寻父亲写生足迹的想法,想去看一看父亲去过的那些地方在现在是怎样的景象。

宗海平再拍成都老南门桥  2017年.JPG宗海平拍摄嘉陵江口  2016年

回到北京后,宗海平一家人立即将父亲的写生画作按地区分类整理,首先从北京当地开始寻找与拍摄。从对已经消失、挪移的地标性建筑的指路,到对一些画作毫无头绪却不经意间从闲谈与走访中获得线索……在长达7年的旅程中,宗海平感怀于一路上遇见的各种人和事对自己的这项“事业”带来的温暖与帮助,也在此过程中,见证了城市、乡村与自然中的一些消亡、一些生长与一些重建。这些消逝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之中的遗憾,尤为深刻地触动着宗海平,在通过画和影的直观对比反映出来的变化中,宗海平在时空的维度中和父亲进行了一场长时间、不间断的对话,也在另一种意义上,重新理解了作为“父亲”的宗其香和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宗其香。

宗其香桂林猫儿山写生,1978年.JPG宗其香桂林猫儿山写生,1978年宗海平拍摄成都老南门桥  2014年.JPG宗海平拍摄成都老南门桥  2014年

在谈到这项“事业”未来的走向时,宗海平坦言希望一直参与在旅途中的女儿,在二十年后能以属于她那个时代的语言再走一次这条路径。这种“重走”在宗海平的设想中并不意味着重复或是微小的变化,而是三代人带着属于各自年代的印记和语言,在同样的一片土壤中去行进、观看、挖掘与感受。这种希冀如同一颗种子,埋在了宗海平女儿的心中,历经时间的洗礼和身处时代的变革,在未来会如何萌芽,又会如何反观历史前尘?

《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书籍一览

2019年,在“为画而生·共美其香——宗其香新书发布会”研讨会中,北京出版社两位责任编辑曾从大众和出版的角度,提出了对宗其香先生在其人、其艺、教育成果等方面研究可以补充的维度,认为丰富宗其香先生的艺术创作与人物形象的工作是势在必行的,这也意味着在回到历史现场与艺术家自身经历的研究视角不可或缺。由此,《映象绵延——宗其香与宗海平》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梳理一个展览的发生与成果,还在于对宗其香的研究进行了生动的补充,且试图以“写生”的路径为切入点,还原了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并以此为原点见证了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在两个世纪间的飞速变迁与发展。

人像.jpg

书籍末尾通过照片合集致谢为项目提供过帮助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补充暗合了宗海平发起这个项目的最初期望。他希望以摄影记录的方式和父亲的写生作品产生时代的呼应,也让宗其香的作品走向更广泛的观众:他们或许不能从专业的视角来欣赏与评析宗其香的作品,也无法从时代与技术的进步、艺术媒介的更迭来洞见“写生”之于艺术家及艺术创作的意义,但面对影画相对之间的消逝与新生,他们却是这些历史与记忆最真实的亲历者。

文/周纬萌

图片由主办方及艺术家家属提供

注释:

1.于洋《夜色墨章 共美其香》,《共美其香:宗其香画集》,中央美术学院编著,北京出版社,第9页,2017年。

2.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画报2005年版,第142页。转引自于洋《夜色墨章 共美其香》,《共美其香:宗其香画集》,中央美术学院编著,北京出版社,第9页,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