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4央美毕业季丨李妍:呈现数字世界的生命力

2024年5月1日,中央美院毕业季在这个初夏如约启航,正如本年度毕业季主题“心向往之”蕴含着对新一届央美毕业生的美好祝福与衷心期待,在毕业季呈现的作品中,既包含着同学们多年学习成果的心血结晶,他们在创作中的热情与执着,更寄托着正在踏上通往未来的路口时,青年学子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与展望。

记得刚入学时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吗?毕业之际,当青年学子们即将再次向未来启程时,艺讯网在2024年央美毕业季专题报道中,每期将邀请毕业生亲自分享他们的毕业创作理念、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与面临的挑战,以及面对未来道路时,在此时此刻的心之所想与心之所向

《沉浸视》

ly.bmp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李妍

Q: 介绍一下你毕业创作的灵感来源与背后思考。

李妍: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为了创作一件新的艺术作品,我需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然后,当我进入并穿越这个世界后,作品便诞生了。”——皮埃尔·于热

我的作品以磁流体为载体,展示出不断变幻的阿拉伯数字。通过磁流体的流动性,将数字塑造成一种活跃跳动的形态,使观众能够直观、沉浸地感受到数字的生命力。同时它们也可以被视作个体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或象征。利用磁流体这种可塑材料来操控数字的形态,是对数字的一种呈现而非再现,也某种程度上赋予了时间以形态。时间是可以预知却难以预测的,对现实时间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造时间结构的反应。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它的使用方式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从9到0或从0到9的数字。阿拉伯数字是最基础的最底层的元素,可以架构数字化的虚幻图像,也可以构建人类文明的数据库,以及复杂逻辑的运算程序。今天,数字则凭借着1跟0的二进制语言筑造了现今的信息化社会。

1.bmp

2.bmp

3.bmp《沉浸视》展览现场

说起我对阿拉伯数字的研究兴趣,从现实角度来看,阿拉伯数字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符号元素。从虚幻的角度来看,阿拉伯数字在艺术创作中又是一种符号化的概念。我认为,阿拉伯数字还具有一种跨越虚幻与现实的连接作用。它们既可以作为一种表现媒介和符号元素出现在现实的艺术作品中,也可以作为一种概念和意义的载体出现在虚幻的艺术形式中。这种连接作用使得阿拉伯数字在艺术创作中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磁流体这种新型材料形成了恰当的结合,从原始状态的抽象形态转化为凝固的数字具象形态。

三个装置分别代表着当下(数字之柱子)、过去(透明装置)与未来(彩色装置),构建了这样一个整体时空交错的视觉呈现。这种跨越物理与数字界限的艺术实践,挑战了我们对现实与虚拟的传统认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物质与非物质关系的视角。暗示了多重时间的同一呈现,通过对距离的抹消,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展示,这种呈现暗示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断裂以及多重时间在同一空间的交织。《沉浸视》主视觉.bmp《沉浸视》主视觉1小装置展示.bmp

2小装置展示.bmp

3小装置展示.bmp

4小装置展示.bmp小装置展示装置背面的“器官”.bmp

装置背面的“器官”

主体装置内部.bmp

主体装置内部

Q: 开展后作品得到了怎样的反馈?

李妍:观众会比较好奇其中的原理以及材料。还有些观众会对这种科技艺术的结合工作过程产生兴趣。有人对于作品的含义能够比较快的直接性的理解,还有一些观众希望得到更多的直观信息和解释。1作品与观众.bmp

2作品与观众.bmp作品与观众李妍与作品.bmp李妍与作品1 大装置——美术馆数字之柱.bmp

2 大装置——美术馆数字之柱.bmp

3 大装置——美术馆数字之柱.bmp大装置——美术馆数字之柱

Q: 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李妍:创作过程中,想法与技术间的实现过程,你最初的形态受现有技术的束缚同时可能又变成新的一种形态,与绘画自由度不同的在这种限制框架里的创作,有一种束缚感也有一种方向和既定目标感。你能找到一种化解问题和创作碰撞的愉悦感。1大装置布展现场.bmp

2大装置布展现场.bmp

3大装置布展现场.bmp大装置布展现场1 安装小装置.bmp

2 安装小装置.bmp

3 安装小装置.bmp安装小装置废弃的电机.bmp废弃的电机

Q: 本届毕业季主题是“心向往之”,刚入学时的向往是什么?毕业之际,当下心情如何?对未来有哪些期待和向往?

李妍:这个是我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后写的日记,应该是我入学时的向往。

“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终极方法,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艺术没有标准,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艺术应该觉得应该用理性理解艺术。这次回到学校我要找到艺术的终极方式,哪怕只是知道方向或者方法。我觉得一定有一个结合理性感性的可以找到方式方法,或者是找到一种真正的艺术家的工作状态、创作状态、热情状态、艺术家状态。”2021年创作日记.bmp2021年创作日记

研究生三年期间也是同时经历了疫情阶段,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身份转变和环境系统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固化自己,希望自己将来还是有无限可能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平衡,享受生活与创作的乐趣。

研究生展海报.bmp

编 | 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