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启皓艺术馆悠长的光影走廊,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BATB)的展厅便以一种“自由”的姿态映入眼帘。称其为“自由”,是因为在展览的墙面上,我们难以找到传统意义上的前言,除了基本的楼层指引和作品展签外,展览甚至没有设置明确的章节划分。也就是说,策展人并未将既定的参观路线或叙事逻辑强加于观众,而是赋予了观展过程一种开放性。在这里,观众可以随意选择从任何一件作品开启他们的探索之旅。在作品的闪烁与嗡鸣中,观众得以自然地融入了这场节奏的律动,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由地穿梭于想象的边界之上。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BATB)展览现场,2024年
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双年展,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BATB)致力于打造一个促进两大领域对话的学术平台。借助数字技术等前沿媒介,展览探讨了人类、科技进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议题。2024年第二届BATB,由中央美术学院的费俊教授和王乃一联合策展,以“灵光涌现”(Earthwise)为主题,呈现了50余位国际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多媒介创作。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一、“后世代”的去中心主义
“跳脱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这一主题从2022年第一届BATA展览便开始延续,当时的“合成生态”的主题与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密切相关。在盖亚假说中,地球被比作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不断演化的有机体。其中所有的生物、大气、海洋、土壤等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这些部分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气候和环境的稳定。而本次展览则在地球系统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星际。在策展人王乃一看来,与其将展览主题定位为“Earthwise”,不如称之为一种“Planetary Intelligence”。通过丰富的展品,展览从更为包容的广义行星视角出发,涵盖了“后自然”“后人类”等话题,探讨了人类与周围环境、万物,乃至外星生命、外太空的联系。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未置空间》展览现场,加里·希尔,2019年
当我们将视野从地球拓展到整个星际空间时,“中心”便不再重要。星体之外还有更神秘的星体,轨道之外也有新的轨道。在这个去中心化的宇宙中——用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话说,这是一个“块茎”般生成的世界——我们真正能够从平等的视角重新审视万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新物质主义的视角赋予周围世界新的活力和能动性。最终,我们从中触及到“万物有灵”的境界。
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本雅明所提到的“灵韵”逐渐消失。然而,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外在的“器官”,拓展了人类感知的边界,也因此为宇宙万物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新的可能。在科技的加持下,宇宙中的一切得以碰撞出新的灵光,涌现出全新的联系与智慧。这种灵光可以被理解为宇宙万物所天然拥有的内在生命力、能量与智慧。它不仅存在于生命体中,更存在于非生命体和生态环境中,从而彰显了宇宙整体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此次展览所要传达的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充满智能交织的万物灵韵的场域中,如何唤醒观众的感官,激发起一种“宇宙觉醒”。而观众将通过一种去中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与宇宙系统的关系,感受在涌现的灵光中所产生的互动与链接。
《视野》展览现场,朱利安·戈茨 & 塞巴斯蒂安·尼特 (Quadrature),2024年
进入展厅看到的第一件作品是托马斯·费因斯坦(Thomas Feuerstein)的《新陈代谢》,这是一件融合了生物和人工智能的互动艺术装置。这件作品模拟了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从光合作用、水和二氧化碳的相互作用开始。在装置中,藻类在透明的管道里流动,吸收光线并持续生长。核心部分的“HYDRA”装置,即玻璃反应堆容器,结合了鲸鱼、潜水艇和光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像鲸鱼的须一样过滤水体,收集藻类生物质。通过展示一个人为干预下的生态系统,艺术家探讨了生命与技术之间的复杂联系,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审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新陈代谢》展览现场,托马斯·费因斯坦,2023年
克里斯塔·佐梅雷尔(Christa Sommerer)和劳伦特·米尼奥诺(Laurent Mignonneau)打造的互动体验装置《花园之水》则创造了一个数字化的水景世界。当参观者接近悬挂的真实植物时,装置会感应到一种生态互动,捕捉由此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并在屏幕上展现出虚拟的自然景观。这些虚拟生态随着观众的接近而演化,展现了自然界信号向数字领域的转化。这个“花园”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或人造环境,而是人、植物和技术共同塑造的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作品模糊了植物与人类、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呈现出一种“植物赛博格”的新型态。
《花园之水》,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特·米尼奥诺,2024年
作品《共鸣》进一步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一件结合智能穿戴技术、生物监测和γ-氨基丁酸(GABA)培养基的创新作品。GABA被誉为“自然界的镇静剂”,对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且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GABA水平会逐渐下降。而某些豆科植物的根系则能从土壤中吸收能量,并根据湿度和盐碱度的变化,合成GABA。作品通过监测植物根系湿度和盐碱度的变化,提取植物中GABA的波动数据,并将这些生物数据转化为驱动穿戴装置内透明氧泡运动的动力。作品意在创造一种情绪调节的自然疗法,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突破自然与人类界限的作品,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类在多元智能共生环境中的角色,在后自然、后人类的语境下,与“万物灵光”平等交流。
《共鸣》展览现场,,AoHI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2024年
二、“回望当下”的未来考古
那些在我们的生命长度无法抵达的未来,我们的后代会以怎样的视角看待我们的“遗迹”?是我们留下的思想、技术、电子废墟,还是对自然环境难以逆转的伤害?在展览中,我们可以跟随艺术家一起来到未来,如果说考古学是一种历史观,那么我们不仅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同样也能用它来“回望”当下。
瑞士艺术家杰尼斯·波拉利(Janis Polar)的媒体装置《锰矿花园》将深海打捞作为未来考古的主题,作品通过鲨鱼牙齿化石、锰结核、采矿勘探工具以及探照灯等元素,探讨了人类采矿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深海,这一被遗忘的自然空间,在作品中被构建为未来的考古遗址,艺术家通过层层叠加的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反思着我们对生态的干预及可能引发的环境崩溃。
《锰矿花园》,杰尼斯·波拉,2024年
瑞士艺术组合Fragmentin则设想了一个未来的考古场景:在阿尔卑斯山的最后一片冰川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被冰雪冻结的电缆和管道。这些遗迹不仅揭示了技术遗弃的痕迹,也反映了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他们创作的雕塑《全球线索》(Global Wiring),由回收的玻璃冰芯和各种型号的电缆、管道组成,隐喻冰川的融化与全球变暖这一紧迫问题。作品不仅对未来的“考古”作出了设想, 也表达了对当下环境问题的警示。
《全球线索》,Fragmentin,2023年
艺术家王之纲的《图恩格尔》则营造了展览中极具震撼力的场景。踏入地下的展览空间,观众将置身于一片电子废墟,穿梭在错综复杂的电路网络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仪式空间。通过废弃电子物品、AI生成的影像与声音的交织,王之纲构建了一个未来荒原,混合了原始信仰与现代智能科技,揭示了人类文明中的矛盾与遗迹。这些作品不仅将观众带入了未来的考古视野,也呼唤我们对环境、科技以及人类行为的反思——当下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未来历史的一部分。
《图恩格尔》展览现场,王之纲,2024年
三、动人的“特殊乐章”
如何感知离子的震动?如何倾听宇宙的声音?这些原本不可见、不可听的现象,经过艺术的诠释与科技的赋能,开始显现于我们的感官之中,转化为触动人心的体验。
艺术组合A.A. Murakami所创作的《流动之域》通过60根氪气管,带领我们触及一种隐匿的力量。氪气在等离子态下的闪电激发,在玻璃与雾气的交织中自然翻涌,白色的闪电脉冲以难以捉摸的姿态穿行空间,仿佛夜空中雨点划过的轨迹。玻璃管与气体的共振发出一阵阵声响,宛如秋日草丛中蟋蟀的低鸣。曾经不可见的等离子气体,通过物质的变形,成为了我们触手可及、可听可见的存在。这种将看不见的事物显化的方式,赋予了平凡的物质以诗意的生命。
《流动之域》,A.A.Murakami,2023年
安德里亚·安那尔(Andrea Anner)与蒂博·布雷韦特(Thibault Brevet)合作的《特殊乐谱III》则通过捕捉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碰撞所产生的次级粒子雨,将其实时转化为音频。这些不规则的音符并非来自人类的创作,而是宇宙能量的直接表达,仿佛一段无形的宇宙乐章,悠扬而深邃。每一个音符都是宇宙与人类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浩瀚宇宙中的微小与伟大,而这些声音则成为了进入我们感官世界的钥匙,承载着宏大宇宙过程的直接反馈。
《特殊乐谱 III》,安德里亚·安那尔&蒂博·布雷韦特,2023年
同样,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Nolan Oswald Dennis)的声音雕塑装置《超级叠加》,将地震波转换为低频音波,让人类得以“聆听”来自地球内部的声音。这些来自地层深处的震动,不仅是地球作为一个“活力物质”的象征,也是我们与这片土地间无法言喻的纽带。通过这种声音,观众感受到地球内在的能量流动与运动,意识到我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地球同样作为一个有机体,共同感知、共同生长。
《超级叠加》展览现场,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2024年
而艺术家叶锦添带来的《存而有疑》可能是这场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作品。通过在特定场域营造的沉浸式剧场体验,这位享誉国际的电影美术指导邀请观众进入一个充满秘密与迷雾的境界。四个空间代表着四个维度,交织、循环,带领人们感知不断变化的幻象世界。在这种视觉与空间的转换中,艺术与科技共同创造了一个令人沉醉的未知空间,将原本无法触及的神秘事物显化成一种可以感知、可以体验的存在。
《存而有疑》展览现场,叶锦添,2024年
这些作品通过科技的加持,使原本不可见、不可听的宇宙与自然力量得以物质化,成为我们可以直接感知、体验的存在。它们不仅让我们看见了曾经不可触及的奇迹,也让我们在这种奇迹中与宇宙万物建立起新的联系。《生命之光》展览现场,陈文令,2024年
四、展览的“共同作者”
“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会合。”法国作家福楼拜在19世纪60年代的这句话,至今仍在艺术界关于科技主题的讨论中不断回响。
今天,科技深刻地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似乎每个人都能轻松说出几个科技领域的术语,甚至科幻文学中的“赛博格”也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然而,几乎所有科技主题的艺术展览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观展门槛高”。尽管科技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观众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消化那些稍显晦涩的展签文字,在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中静下心来品味作品,依然是这类展览必须解决的重要挑战之一。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在与策展人王乃一的对话中,能感受到她的“松弛感”,这与展览本身的“去中心化”思维相得益彰。王乃一说,既然展览的主题是万物有灵的链接,那么观点的交织正是展览的意义所在。策展人所做的,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而非拥有解释权的权威。任何进入展厅的观众,不论他们与展品产生了怎样的联系,或是被最直观的元素吸引,或者在交互体验中获得乐趣,都是一种宝贵的收获。作为展览的组织者,他们也期待更多声音的参与讨论,无论这些声音来自艺术界、科学界,还是那些没有相关背景的普通观众。因为在他们看来,观众、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构成了展览的“共同作者”状态。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在展览中,无论是邀请观众参与的众多互动装置,还是作为展览特别单元的表演活动,都致力于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协助观众理解并融入展览的语境之中。因此,面对这场展览,我们也应带着更加自由与轻松的心态,去看待广义行星视角下的智能。将万物视为宇宙这一庞大系统中的平等对话者,而非试图去“读懂”某种固定的解答。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思考:我们“链接”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带着这份感受,飞身迎向这“灵光涌现”的星丛。
文/贾浅烦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灵光涌现”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26日 – 2025年2月23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启皓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