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作为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3月20日正式开幕。此次研讨会的宗旨在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入总结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和探索中国的未来设计和设计教育之路。海内外重要的设计师、建筑师、设计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展开探讨和分享。3月20日下午,研讨会第二场围绕“文化•选择”这一主题展开,王敏、喜多俊之、王明旨、吴海燕、刘波、王辉和曹小鸥等特邀嘉宾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设计经验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以下为 “文化•选择”板块会议纪要。
王敏(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激荡与回响——我经历的中央美院设计教育发展
王敏先生将奥运设计、举办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以及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置于中国设计产业战略发展与设计教育发展的思考之中,结合他亲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教育发展的历程来讨论“选择”这个主题。他首先回顾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教育的历程,并对设计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认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教育的大发展与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流、抓住机遇、做出正确抉择密不可分。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来多次承担国家重大活动的设计工作,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09年北京世界设计大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等,这不仅带动了教学科研,也为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地位与相关资源引入带来了巨大的良性效应,也让设计学科第一次在国内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更是在国际上赢得了长久的声誉。
此外,他还从宏观的文化战略角度对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在顶层设计上,设计教育要具备“艺术性”、“国际性”、“实验性”和“前瞻性”的准则,提出“设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重塑设计教育”的教学理念;在策略上做出了文化站位、角色站位和产业站位的“站位发展”的规划;在执行层面上,以培养目标为本,提出“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执行策略。
喜多俊之(株式会社喜多俊之设计研究所社长):设计传统与未来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设计会发生根本的变革。在当今世界,技术含量高的商品设计有了非常大、非常快的变化。喜多俊之先生认为设计对消费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设计师本人还要具备一种环保意识,在创作和设计的过程之中必须考虑它的安全性、使用的功能性、作为商品的开发性和不用时候的回收性。他认为,设计出来的东西要给予使用者感动,结合实际生活的需求,考虑各种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流通性、国际性等。接下来,他以自己这些年来与中国有关的设计实践为例进行说明,依据中国和日本的传统设计,将中国陶瓷、日本漆器和宋代汝瓷技法吸收、消化、融合,结合现代美术的形式结构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作品——COMI VERSE,成功再现了千年之前的匠心之魂。
王明旨(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
王明旨先生首先回顾了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步,总结了设计的三要素:功能和需求、审美和创新、科技和营销。其中科技是前提和关键,科技发展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创造想象。科技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谈到,设计是为人、为功能需求服务的,是引导人们科学生活的。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化和市场的问题,设计逐渐由为人服务转向迎合市场。随后,他批判了设计领域功能设计的表面化、商品设计的极端化、民族风格符号化、奢侈设计扩大化、易忽视人群被边缘化等现象,认为设计师的迫切任务是去克服这五种异化的现象,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人服务、为生活服务。最后,他探讨了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产品开发应追求从容、返朴归真;另外,产品设计应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追求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利用;功能设计应该引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模式;民族风格是深刻理解中国民族传统之后在设计中真正表达的中国精神;同时,他在设计导向方面呼吁我们关注农民生活的艺术设计。在新时期,设计师的责任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由政府、企业、设计师和使用者共同营造一个科学、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吴海燕(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设计的文化脉象
吴海燕女士梳理了从早期的文化追求到今天中国美术学院以“东方设计学”实践和理论建构作为今天设计学科发展的主题,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设计学科的文化脉象、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未来设计文化的多元多维多层共融的发展、构建发展中的特色与优势、可持续文化与设计的案例。几十年来,中国的设计学科从单一的学科建设逐步转化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设计学科的建设发展不断地在完善,新时代的任务是建构一个新的更有优势和特色的设计教育文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反思中国文化生活价值观,对中西优秀文化兼容并蓄,构建开放性文化包容与特色核心价值观,注重设计学科与其他领域的交流互动。此外,她还强调设计文化的DNA,DNA的设计文化,如何在宇宙观、文化观、系统观等方面进行“东方设计学”实验的支撑,如何将中国设计推向世界,如何实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是她这些年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刘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离影无形——图像意识设计观
作为一个设计师和教育者,刘波先生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首先提到了关于形和影的概念,没有形就没有影,没有影也不可能有形。从影到形,需要设计师的通感思维,进入某种状态,形成一个审美的意象,通过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期许达到对事物本质的全面认识并最终完成设计。他认为,标识设计集中体现了形象与表意的两大诉求功能及内在的价值,具有功能性、识别性、艺术性、传播性、应用性,随后他列举了几个具体案例,比如旅游卫视新台标、2008北京残奥会会徽设计、“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标识设计、2010北京首届世界武博会会徽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馆徽设计,分析了如何基于委托方的需求结合个人审美趣味与文化背景做好标识设计的重要问题,为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现代标识设计从静态单一的图形发展到现在的动态多维数字化局势,在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机遇下,如何坚守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本土情怀,使之形成文化自信中的设计自信,这是新时代中国的设计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王辉(URBANUS 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建筑作为一种批判性的工具
王辉先生从行业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在“天、地、人、神、家、城”六个方面分别举例,表达了当下建筑师围绕空间问题解决的方法而展开的思想与启示。首先,他认为,改革开放的40年是被设计的40年,中国的建筑设计是一种模式的重复设计。想要打破模式化的建筑设计,需要的是当下缺少的批判性建筑师以及反类型学的方法。为此,他列举了六大案例——“天”:他以2019年世博会植物馆的设计为例,意在使大众意识、理解、接受对地球、对人类、对社会的关怀,反思其主宰意识;“地”:他指出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带来的严重污染与危机以及对当地农民社会生活的破坏,提倡“悲天悯人”的批判性精神;“人”:他举例说明社会批判的态度于个人的价值;“神”:以“芮城五龙庙”环境整治为例,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效结合,倡导“活化文物”;“家”:他通过列举以建筑手段化解邻里矛盾的实例,表示建筑设计的批判性也可以解决批判性的社会问题。“城”:他以北京二热厂改造为例,提出建筑师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种表达理念和理想的图式重新梳理空间,体现了建筑师对中国城市空间深切的思考和努力。最后,他认为批判性的理念,无论作为动势还是方法论,对于整个未来城市的规划和城市的建筑空间的发展都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曹小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设计研究室主任):“设计美学”问题——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转折
曹小鸥女士从设计史学的角度出发,推崇研究中国设计时发现问题、深究本质的做法,将设计美学视为发展中的转折点。她简要阐述了设计美学的发展历程,提出其中忽视的重要问题,强调经济文化发展中技术美学独特的“标本”意义。首先,她指出中国现代设计的四个重要转折点:技术美学的引入、对工艺美术的诘难、奥运世博的设计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其后,她从“技术”的历史背景、技术美学提出的意义、技术美学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大讨论三个方面解释了技术美学作为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转折的原因,涉及技术的异化以及钱学森对技术美学和工艺美术集合起来的看法,赞扬技术条件下的自然秩序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强调了艺术和科学结合的重要性,并指出正是设计研究的非系统性导致对问题探讨与解决的忽略。
七位嘉宾发言结束之后,杭间先生邀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林家阳先生、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陈汗青先生和著名设计师韩家英先生上台与七位发言嘉宾一起围绕“文化•选择”的相关设计议题进行了热切的讨论和交流。
文/朱橙、 李卫东、黄露瑶、宋林玉
编/张译之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