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作为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3月20日正式开幕。此次研讨会的宗旨在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入总结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和探索中国的未来设计和设计教育之路。海内外重要的设计师、建筑师、设计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展开探讨和分享。在3月21日下午,研讨会进入尾声,第四场围绕“教育•未来”板块展开,林磐耸、许平、奈伦•巴菲尔德(Naren Barfield)、方晓风和娄永琪等特邀嘉宾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设计经验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何洁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以下为“教育•未来”板块会议纪要。
林磐耸(台湾师范大学设计系荣誉教授):设计战国策——台湾艺术与设计人才养成计划
林磐耸先生以“战国策”为题目,策略性地介绍了台湾近15年来艺术与设计人才养成的整套体系,希望在以设计作为国力竞争的时代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地方。首先,他通过追溯“设计”一词的来历,对它的意义进行了简单说明。从早期的负面贬义的词汇,到1929年上海《良友》画报,雷圭元先生将设计“Design”对应“图案”,当时的《良友》画报已经出现了“设计”这个专业名词。而日本的Design对应的是“意匠”,而非“设计”。所以他认为:设计这个词基本上不是日本外来语,而是中文本来就有的。其后,他介绍了台湾在十几年来的设计人才养成体系,即“人才,是根本”和“人,才是根本”。第一句话指的是培养专业的优秀人才;第二句话指的是培养很多能够欣赏设计、具有美感和创意的人。在这之后,他回溯了2003年台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至今的15年光景,发现正在读艺术与设计的人数已经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基数。同时,台湾也在推动艺术设计人力资本的结构升级,其中主要有4个重要支柱(1.目标导向型;2.要有全球参与的合作平台;3.国际竞争力;4.质量的绩效评估)和4个重要项目(1.教学资源中心选了5所大学给予庞大经费支持;2.每年选送20人到全世界最好的学校;3.鼓励台湾学生参与国际竞赛。4.举办台湾学生竞赛,与全球合作)。以上所有,都是在培养精英。人才,是根本;人,才是根本。
许 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转型•共振•深化——中国设计学科发展综述
“中国设计学科发展的观测与统计”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团队延续多年的项目,许平先生正是通过汇报这个项目工作的基本内容,从教育角度对中国设计40年进行了补充性的说明。回溯历史,他指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部分恢复设计教育,2002年确定设计学院的建制。初创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学思路,有着几个基本的想法:1.设计为人民服务;2.不要脱离时代,具有“国际性、艺术性、前瞻性、实验性”。接下来,他通过分析中国设计院校的招生人数和集中区域,梳理艺术设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招生人数方面,2012年左右达到了最高峰值,目前处于一个调整、有所收缩的过程和阶段。在教育资源集中区域方面,多在东南沿海。在学校类型的变化方面,从以艺术教育为主到现在变成了综合性院校学术背景之下的设计教育。在国际设计竞争力方面,中国设计领域培养人才已经达到51万,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的1-3万,这是一个绝对悬殊的数字。在深入调研的时候,他发现,其实许多动漫企业情况非常糟糕,前几年出现的高峰,其实仅仅是因为简单的人口因素在推动。所以,教育资源大量增长的同时,对于教育的形成、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影响力究竟如何,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和论证。
奈伦•巴菲尔德(Naren Barfield)(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首席副校长和教务长):合作——未来的全球公民(Collaboration:the Future of Global Citizenship)
奈伦•巴菲尔德先生从未来设计教育方面,给在座的听众带来了有关现代设计环境和国际化背景知识的普及,进而提出了有关设计教育最主要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合作;第二是全球公民。首先,未来飞速的改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技术只是一种与设计合作之后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的手段。设计教育也要重新进行自我的设计、构建新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育将与各行业形成广泛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教育和面对复杂的挑战。其次,“全球公民”是指有责任心,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挑战,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理念的人。全球公民的问题往往是国际性的,是各民族之间共存的,所以要站在国际的大视野和背景下,共同面对设计的未来。设计类院校的挑战是要培养能够解决今天及未来问题的人才,大学设计教育今天要全力打造有利于全球化人才的孕育氛围,比一个所谓严谨、不可逾越的模式更为重要。第四次革命的浪潮下,必须要全球化,必须要合作,必须要有开阔的胸怀,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设计还要有跨学科的理念和知识,能够去解决日益变化的社会当中的一些问题。最后,他对学设计的年轻学子们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设计师通过他们的天才和领导力去改变全世界。
方晓风(清华大学《装饰》杂志主编):主动性与平台化——激发思维创新的教育模式刍议
方晓风先生主要就这些年他对设计教育思考的结果进行了汇报。首先,他通过一些比较具体的案例,说明了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即大多数设计院校的教育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年轻人没有想象力,没有理解形态背后基于形态更深层的一些东西。随后,他就此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一个原因是信息技术的普及;第二个是中国对能源的思考不是特别多;第三个是人工智能。传统的造物知识的核心体系,其实从工艺美术时代开始就非常简单,即材料、工具、工艺,教学基于此展开。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是有一个延展,人工材料替代天然材料,工具则是机械化的制式工具,工艺则具有工业时代非常重要的特点,即规范化、标准化。到了信息时代,工具变成了智能化的工具,而工艺的重要特点则是集约化,“信息”成为对象。如今讲创新一定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系统是人定义出来的,与定义需求有关。接着,他通过星座图、DNA图、全球最大的星巴克、E-box、3D打印纤维做的鞋子等实例,说明当今更重要的是从“任务驱动”转向“问题驱动”,必须打破惯性的桎梏,去发现问题,强调主动性、搜寻能力和路径能力。因为,同样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成百上千种不同的人才,这些都需要思维上的打开。所以,ONLY TO DO IS TO DO IT.我们要去做,勇于实现教育上真正的变革。
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跨越包豪斯——同济设计教育之路
娄永琪先生通过历史,回溯了同济和包豪斯的特别渊源,其后谈到同济大学设计学院的变迁,最后以创新的教育之路,完成了一次对包豪斯的“跨越”。同济大学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有了建筑与设计教育。在1986年的时候,设计单独从建筑分离出来,成立了工业造型设计,到2009年成立了设计创意学院。他指出:一些东西一直在变,而有些东西未必在变,比如戴复东先生的“为人民的幸福设计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美好环境,是我们崇高的责任!”不管外面环境怎么变,这句话所指示的意思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所更新,但它是不变的东西。随后,他又通过自己切身的经历,讲述自己办学校的时候,发现物质环境这块的设计是不够的,又在“设计丰收”项目中,关注怎么利用设计推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互。从需求到创造,立体T型创新人才培养框架、PBL学习、“设计四秩序”、DesignX、NICE2035、同济黄埔设计创意中学……这些新型概念、项目、课程乃至中学的设计创新,他的实践都回应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院训:“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有些需求原来并不存在,直到被创造出来!
五位嘉宾发言结束之后,何洁先生邀请浙江树人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卢少夫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先生上台与五位发言嘉宾一起围绕“教育•未来”的相关设计议题进行了热切的讨论和交流,并在简短的讨论之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关于未来,我们理应尊重差异,社会这本大书就在你我周边,重点是我们愿不愿意走出来,去创新、去践行、去迎接一个大设计的新时代。
文/朱橙、黄露瑶、齐梓萱、龙宇欣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