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行走之姿态 仰望之憧憬:“态——王少军艺术展”启幕

时间: 2015.12.27

2015年12月2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协会主办的“态——王少军艺术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展览分“事儿”、“角儿”、“趣儿”三个版块,展现了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先生多年以来的创作实践和学术思考,以及他本人所因循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追寻、回望古代哲学思想与关注、关怀当今社会中,所呈现的“新文人态”。

下午三点展览开幕,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包括中央美术学院院系领导:院长范迪安、原党委书记杨力、党委副书记孙红培、造型学院院长马路、雕塑系主任吕品昌、雕塑系教授隋建国等;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艺术家:董祖怡、苏高礼、司徒兆光、文国璋等先生;以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陈云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素等。

王少军在中央美术学院这所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府中,一路成长并走上了教学和领导的工作岗位。“在中央美院同仁的印象中,王少军先生一向为艺真诚、为人朴实、行事低调。”范迪安院长在开幕致辞中再次提及为展览所撰前言中的该段话,他高度赞扬了王少军的艺术追求和为人。

范院长指出,王少军在自我与社会,雕塑本体语言与创新方面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从而使得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语言内涵。他一方面尊重中国和西方雕塑传统。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的寻找能够真实地反映自身艺术思想与社会关系的艺术道路。同时,王少军还将自己对“存在”与“状态”的感悟融到艺术形象的提炼之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语言。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致辞中提到,从人文肖像的创作实践到人文理想的表达,王少军实现了从“技”到“艺”的转变和过渡。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把西方的优秀雕塑成果引进而来,同时又汲取了中国文化的肥沃养分。吴馆长谈及,中央美术学院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大师,而在这一环境中成长的王少军同样吸收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并拥有了高远的艺术理想。王少军的艺术创作十分严谨,同时也十分大胆,他敢于探索并勇于否定自己,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呈现了新的突破。

作为教学同仁,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教授首先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和中国雕塑学会对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随后,隋建国教授谈及王少军近些年的创作是对中国传统雕塑的重新审阅,是对“写意”雕塑的再次思考。隋建国教授认为王少军的写意雕塑是在类似丰子恺方向上的又一摸索,这与从民国二三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平民意识”文化传统相关。另外,王少军又拥有中央美术学院的写实和写生传统,并吸取了中国玉石、摆件的文化养分,从而呈现出了一种雕塑语言上的“绘画性”探索与尝试。

“王少军的雕塑正如其人,具有一种前进和冥想的状态。”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在致辞中回忆,他与王少军这一代的艺术家往往对外界信息接触并不多,思维也不太活跃,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真诚。这种真诚体现在大家在绘画和雕塑的创作中带着一股情怀和理想。此外,马路还谈到王少军的雕塑置于架上,架子的“空”正好对比了雕塑的“实在”,同时这种“实”和“空”又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情感。

吕品昌代表雕塑系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致辞,他谈及,王少军的艺术来自于超逸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气质,来自于宽阔的视野以及深度的艺术思想,同时还来自于对当下文化把握。他着重提到,在雕塑界和当代艺术圈,王少军不是弄潮儿,但他的作品却有足够的分量和厚度。他从来不迎合时尚潮流,而是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去审视发展中的东西方文化。另外,王少军又是一位勤奋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实践也提供了一个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可能性的具体案例,即无论何种形式的当代艺术都脱离不开本土的时代文脉。

开幕式尾声,由艺术家王少军最后发言。王少军对在座的领导、师长、同仁朋友的支持表示感谢。“今天的展览不只是展示作品,而是希望能更好地与我的朋友们去交心。”王少军如是说。他谈到,人要有自省意识,但自省过度是不自信,而自省不够则是自傲。王少军希望借由此次展览,能实现一种改变,使其能更主动的与人交流和交心。

三大版块:事儿 · 角儿 · 趣儿

事儿

“事儿”的命名,标志了艺术家对于地域文化身份的重视和敏感:作为典型的北方人,生于天津,成长于北京的王少军,对北方文化情有独钟。此版块集中展出了王少军1990年代前后写实形态的雕塑作品,以单体人物肖像为主,涉及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名人塑像及社会各阶层人物雕像。与此相呼应展出的架上绘画为艺术家在2011-2013年援疆期间对新疆风土人情进行写生的水彩作品;穿插于两种艺术形态之间的王少军言说摘录则是艺术家关于写实绘画、具象雕塑、艺术与现实等方面的随笔,作为艺术家艺术思考与创作过程的语言性载体呈现。

角儿

在原初的意义上,“角儿”是对有绝活的戏曲演员的尊称,延续到现在,这个词一般是指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此版块集中展出王少军2011-2013年援疆期间创作的心灵日记性的水彩作品以及根据这批素材进行雕塑创作的大中型雕塑作品,同时穿插艺术家多年来关于人生、艺术、文化、历史、现实等多维度多视角的宽广的思想漫游札记。此版块是王少军现阶段的新作,也是本次展览的高潮部分,集中呈现王少军当下艺术思考与创作的状态,展示一段特殊的人生历程与创作历程。这些作品揭示了艺术家关于生的意义、人的意义的思考,人的生命历程中,无论主动、被动,无论身体、灵魂的历练,终究会转化为生命内在的精神力量。

趣儿

“趣儿”,作为一种新的美感,一种有滋有味儿、有情有趣儿的乐在其中,揭示了艺术家生活、创作中出戏、入戏的一种“态”。此版块集中展出王少军多年来创作的自娱作品,是艺术家生活经历中、生命历程中最为隐蔽和私密的部分。之所以拿出来集中展示,是为了回应多年来人们对文玩把件所持的偏见。在王少军看来,时至今日,如果还有人在误读文玩,实在是当代人在文化层面上的悲哀。这些文玩表面上看类似传统,却并不是对传统的缅怀和重塑,而是出于艺术家对传统的迷恋和本能,生命的本能、艺术创作冲动的本能。

文/余娅
图/杨延远
编/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