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毕业季丨以青春的风采向学术致敬:人文学子共聚“青春学术”研讨会

时间: 2016.6.23

2016年6月16日、1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青春学术”——艺术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经组委会遴选的18位2016届人文学院本科毕业生以及10位研究生,首次以青年学者的身份登台演讲,为大家带来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为人文学院的美术史、文化遗产、艺术管理及美术教育等多方面的研究带来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博士研究生专场由郑弌主持,邵学成、张晨、刘韬、许彤四位博士毕业生与大家分享了毕业论文的主旨内容,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答疑互动。

邵学成:《大佛重现--东西方学者对巴米扬佛教美术的研究》

文章对东西方学者对巴米扬佛教美术的研究情况作了详实可靠的学术史梳理,是目前中国该课题的第一篇博士论文。现场学者老师与学生听众对此文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问环节精彩连连。邵学成也坦承碍于客观安全因素,自己未能亲身前往巴米扬,希望今后能够弥补遗憾并在此课题上作进一步推进研究。

张晨:《身体•空间•时间--德勒兹艺术理论研究》

文章以德勒兹的艺术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其中的重要概念:“身体”以及与“空间”、“时间”的相互关系,展现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艺术观点,并将其延伸至对于艺术史的思考,对于当代艺术理论的建构,以及对于具体作品的案例分析等方面。最后,文章尝试借助其他理论家对于德勒兹的研究,也借助德勒兹自己的总结话语,对其以“身体”为核心的艺术理论做出概括,并思考这一始终围绕“身体”、“感觉”、“生命”等的哲学观点,对于艺术创作、社会政治及未来生活的启示。

刘韬:《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研究》

文章对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以图像学、风格学与样式论等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文章分为上下两编。第一编在尽可能系统调查与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划分龟兹石窟中的唐风洞窟与回鹘风洞窟并复原壁画。下编在上述洞窟壁画复原基础上,重构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塑像并探索壁画的题材、布局、格局与年代。龟兹唐风洞窟壁画是以唐代内地佛教壁画为主体,同时在龟兹本土传统影响下改进的结果: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是回鹘民族在吸收龟兹与内地佛教艺术过程中将本民族审美风尚融入其中并逐步形成的。

许彤:《乾隆皇帝与北京西山图像的关系研究》

文章集中探讨了乾隆皇帝与北京西山图像的关系。针对乾隆朝宫廷绘制的西山图像,第一,文章从西山图像所体现的功能角度分析了乾隆帝在西山之水享乐的背后对水德和干旱现实的焦虑,也通过西山图像中诸多仿建自各地的景观元素形象体现出西山容纳八方的特点。第二,乾隆朝西山图像所具有实景、全景式的图示特点,同时期宫廷绘画中也还有不少描绘其他地区景观的绘画也具有相同的特点,这与实景、全景图自身传统的延续性有关,也与舆地图有关,同时也和时代背景下重实证、考据的学术思潮相辅相成。

硕士研究生专场由吴雪杉主持,张丹妮、苏欢、蒋艺、杜世茹、魏百让、邹佳睿等六位硕士毕业生与大家分享了毕业论文的主旨内容,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

张丹妮《尘世与隐情--赵孟頫致中峰明本禅师书札研究》

文章以《赵孟頫致中峰明本禅师书札》为研究对象,在对存世书札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考证与图像分析的方法,在对此书札重新梳理、文本详细释读之后,继而将此批书札放入赵孟頫书法作品的范围之中,以书札中的字体与赵孟頫同期行书作品的比对异同,分析出此批书札书法风格的真实特点、演变规律。结合书札内容与赵孟頫的生活经历,探究书家书写此批书札背后的诸多隐情。

苏欢《“行好”的内驱力--内丘东庙“一船人”与“东关庙会”的关系研究》

文章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东关庙一个特殊的妇女民间信仰群体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田野调查,收集了丰富的一手田野资料。该论文以内丘县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为历史背景,以内丘县全体民众的天地全神信仰为活态背景展开研究,运用到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这一特殊信仰群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与庙、庙会之间发生的联动关系进行梳理,呈现出内丘乡村妇女的民间信仰生活,并对内丘民间信仰的内驱力做出思考。

蒋艺《宋代江南地方精英日常用瓷研究--以江西地方精英墓为例》

文章聚焦宋代江南地区的地方精英,并以宋代江西地方精英纪念墓中出土的日常用瓷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了解江西地区的地方精英在日常用瓷上的趣味和选择,并借以窥探宋代江南地方精英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第一章主要是对宋代江南地方精英墓和其中出土的日常用瓷进行梳理和汇总。第二章对典型墓和其中的随葬日常用瓷进行了探讨。第三章结合同时期的图像和文献资料,对日常用瓷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还原,并与同时期的北方地方精英及宫廷贵族的提倡用瓷比较,进一步揭示了宋代江南地方精英于日常用瓷上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与审美趣味。

杜世茹《汉代桥梁图式研究》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代绘画中的桥梁图式进行探讨:首先,对汉代的桥梁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考察,然后回归图像,对汉代绘画中出现的桥梁进行分类梳理,将视觉材料加以量化,从而使材料所呈现的信息更为清晰明朗。其次,探讨了“如何表现”桥梁,探讨在汉代墓葬美术中,桥梁是如何被呈现在画面中的,如选择了哪种形制的桥梁形象进入墓葬画面中,在将立体的桥梁转化为平面图像时,汉人对桥梁的整体和细部是如何表现和取舍的。同时,文章着重讨论了“为何如此表现”的问题。在考察桥梁在汉代绘画中“如何表现”的基础之上,结合桥梁图式所展现的人物活动情景、故事情节,更加深入地分析桥梁在汉代绘画中所呈现的细节、特点,探讨当时人们选择如此表现这些桥梁背后的原因。

魏百让《朱塞佩•阿尔钦博尔多研究--组合肖象探源》

文章以阿尔钦博尔多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他的人生经历,探讨了他生活和创作的社会、政治、文化和艺术环境,归纳了他的组合肖像作品的基本特征:“独特的艺术语言”、“精确写实的细节”、“多层次的寓意”。“独特的艺术语言——组合式头像”可以从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工艺品中找到源头;“精确写实的细节”既得益于伦巴第艺术中的自然主义传统以及达芬奇的影响又离不开帝国宫廷中的自然科学研究热潮;“多层次的寓意”主要是受到十六世纪宫廷文化中文学和哲学因素的影响——最显著的表现是他本人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宇宙的活用。

邹佳睿《在革命的旗帜下--李桦建国前后对水墨画的态度及成因》

文章聚焦李桦在建国前后对水墨画态度的差异和变化,并将这种差异和变化放置到他的艺术人生和他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中去讨论其成因,从而探究李桦更为复杂和丰满的个性形象。第一章从李桦早期的水墨画入手探讨李桦在建国前的水墨实践及其对水墨画的认识和定位。第二章是发现问题的部分。第三章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文章认为李桦建国后对水墨画的观点实际是政治和文艺背景下,从自发到比较自觉的变化;而他的水墨实践和言论之间的差异一方面和他的个性思想有关,另一方面和水墨画社会宣传功能与木刻相比较弱的特点,以及蕴藉的文人精神适合于他的个人表达需求有关。

作为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学术研讨会继承了第一届研讨会的两个关键词“学术青春”与“青春学术”,以学术的方式展现青春的风华,以青春的风采向学术致敬,是为人文学院毕业生量体打造的、展示学习成果的独特方式。同时,它与毕业季的总主题“发生•发声”彼此一致,通过为毕业生提供的“发声”平台为毕业季活动的“发生”带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王宣懿
编/林佳斌
图/人文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