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论坛丨时间测试开幕论坛第一单元:西方的录像艺术和媒体艺术

时间: 2016.7.21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梳理中外录像艺术发展脉络的重要展览,该展览于2016年7月2日到8月2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B展厅举行,由两个互有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一是“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二是“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为配合此次展览,2016年7月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开幕学术论坛——“历史、美学与新感知”,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与大陆学者一起,来探讨录像艺术在西方和华人地区的发展,以及在未来的转向。该论坛由三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西方的录像艺术和媒体艺术”,第二单元为“华人地区的录像艺术及地区间的交叉互动”,第三单元为“影像转向”,整个发言与讨论持续一整天,本文将回顾第一单元。

学术论坛“历史、美学、新感知”的第一单元“西方录像艺术和媒体艺术”在2016年7月3日上午9点30分如期举行。本单元的主持人是“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总策划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四位发言人分别为:“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策展人、美国布罗德美术馆副馆长凯特琳·多尔蒂女士;“午夜录像计划”策展人,编辑,顾问奥拉夫·施蒂贝尔先生;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媒体艺术系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陈小文先生;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先生。

首先,主持人王璜生先生做了开幕致辞,对前来支持和参与此次展览及论坛的嘉宾表示了感谢和欢迎,简单介绍了本次展览及学术论坛的议题、发言嘉宾,希望聆听各位学者对于西方录像艺术的产生、发展、未来转向的一些研究梳理和反思思考。

第一位发言人是策展人、美国布罗德美术馆副馆长凯特琳·多尔蒂女士,她主要为大家介绍她所负责的展览单元“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首先凯特琳·多尔蒂女士展示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的图片并进行了简单介绍。她特别提及这个展览是去年刚去世的布罗德美术馆的奠基人、国际公认的影像艺术研究先驱迈克尔·拉什先生生前构思的最后几个展览之一,她继承了迈克尔·拉什先生的遗愿,和团队一起策划了此次展览,并因为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将展览带到了北京。这一展览单元梳理和展示了过去五十年中录像艺术的重要艺术家和艺术作品。1965年对于录像艺术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白南准的行为录像《扣子偶发事件》和安迪·沃霍尔的录像电影《内与外》均创作于1965年,他们率先将录像带入自己的艺术实践活动,再往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录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因此,1965年可视为录像艺术的起点,这两件作品也是展览的第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许多艺术家从录像的技术和观念方面进行实验,将录像与其它以时间为基础的媒介相结合。本次展览的第二部分将呈现这一时间段一些女性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的第三部分是向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克利思·马克(Chris Marker)和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这三位艺术家致敬。最后一部分选取了五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们所挑选出来的对于他们个人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这十件单屏影像作品反映出录像艺术的多样性和持续性。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德国柏林的“午夜录像计划”策展人,编辑,顾问奥拉夫·施蒂贝尔先生。奥拉夫·施蒂贝尔先生的演讲主题是录像艺术在欧洲的发展,他表示正如之前的演讲所说的那样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录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媒介和艺术形式,现在录像艺术已成为独立于绘画和摄影的艺术门类。他认为录像艺术是一切基于录像技术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的集合,包括了以时间为基础的媒介、移动影像等内容。本次讨论的重点在录像艺术与电视、录像艺术与电影、录像艺术与互联网这三个方面。德国见证了录像艺术的诞生,白南准1963年在德国举办了个人展览,里面包含音频设备和电视机,当然这里面还不包含录像艺术,但是这个放置电视机的房间被视为录像艺术的发源地之一。直到1968、1969年,艺术家对电视还没有任何影响能力,艺术家们发现自己仅仅是观众而已,是大众媒体发展下的牺牲品。此后,艺术家开始用电视机来做一些艺术作品。1969年,欧洲、美国的电视台开始与艺术家合作进行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艺术家通过电视这一媒介来推广和传播艺术。1977年,三位艺术家发起了一个反电视专制的盗版运动,做了一个非法电视台。艺术家和电视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朋友。而从录像艺术到实验性电影、数字电影的过渡是非常流畅的,他们使用同样的设备,艺术家越来越多地利用电影形式进行创作,如挪用电影片段进行改编。如今,艺术家的创作与电视、电影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艺术家做自己的专题影片,现在明显的趋势是技术日趋完善,成本越来越高昂。艺术家是所在时代的宠儿,他们与时俱进,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所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也在推行自己的艺术运动,录像艺术也将进入后互联网时代。

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媒体艺术系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陈小文先生的发言围绕三位艺术家Gary Hill、Steina Woody、Martin Arnold谈几个与“美学”、“新感知”相关的问题。陈小文先生提出:“我们必须首先承认视频是一个大众化媒介,从技术到创作方式都体现了波普文化的时代精神。”接着,陈小文教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有了手机,每个人都能成为视频艺术家,那美术学院还能教什么?”他认为,学院是一个用知识来解释知识的地方,他在演讲中主要谈两个关键词:“美学”和“新感知”。视频艺术是时间的艺术,他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关于时间的论述和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空间观念来谈视频艺术的美学问题。陈小文认为新感知的重要定义之一是身体感知,包括身体体验、身体空间、活着体验等。他的结论是,视频艺术美学意义上的“时间”指向的是“生成”,“生命”是此时此刻的体验;视频艺术美学意义上的“空间”是“身体空间”; 视频艺术美学意义上的“材料”是可感知的材料(光、电流能量、噪音、现场空间等)。
本单元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朱青生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美术馆电影的可能性,甚至是反电影的问题;二是录像艺术面临VR技术的挑战,VR技术会打败影像技术,将影像艺术带向末日吗?三是对录像艺术的反思,录像时代、网络时代对人的异化、对人的可能性的剥夺。他总结道,我们作为研究者要建立录像艺术档案,将它们记录下来,我们必须警惕录像技术和网络时代对人的异化,回归人的本性。

文/陈玉莲
图/美术馆全晶、董慧萍
编/余娅